【注释】 选自《尚书·说命上》。史官记录下宰相傅说的命辞和讲话,故称《说命》,共三篇。 若:如果。 金:指兵器,一说指铁。 汝:指贤人傅说(yuè)。 砺:磨刀石。 济:渡。 霖雨:连绵大雨,此以傅说比喻济世之臣。 【赏析】 殷王武丁即位后,想复兴殷国...
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注释】 选自《尚书·说命上》。史官记录下宰相傅说的命辞和讲话,故称《说命》,共三篇。 若:如果。 金:指兵器,一说指铁。 汝:指贤人傅说(yuè)。 砺:磨刀石。 济:渡。 霖雨:连绵大雨,此以傅说比喻济世之臣。 【赏析】 殷王武丁即位后,想复兴殷国
【注释】 选自《尚书·盘庚上》。《史记·殷本纪》:“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是为帝小辛。帝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司马迁认为,《盘庚》为小辛时的史官所追记。 若:好像。 纲:提网的总绳。 紊:乱。 服田:在田野上劳作。服,从...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注释】 选自《尚书·盘庚上》。《史记·殷本纪》:“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是为帝小辛。帝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司马迁认为,《盘庚》为小辛时的史官所追记。 若:好像。 纲:提网的总绳。 紊:乱。 服田:在田野上劳作。服,从
【注释】 选自《尚书·微子》。纣王无道,微子屡次进谏,不听。微子想死或出走,同太师和少师商量。太师劝他离开。史官记录了微子和太师、少师的问答,是为《微子》。 其:或许,恐怕。表测度。 沦丧:灭亡。 若:好像。 涉:徒步渡水。 其:殆,几乎。 津涯...
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注释】 选自《尚书·微子》。纣王无道,微子屡次进谏,不听。微子想死或出走,同太师和少师商量。太师劝他离开。史官记录了微子和太师、少师的问答,是为《微子》。 其:或许,恐怕。表测度。 沦丧:灭亡。 若:好像。 涉:徒步渡水。 其:殆,几乎。 津涯
【注释】 选自《尚书·太甲中》。太甲初立,不守成汤的法典,被右相伊尹放逐思过。太甲悔过自新,复位,伊尹多次开导他。史官记录下这些重要训话,写成上中下三篇《太甲》。 孽:灾。 违:避。 逭(huàn):逃。 【赏析】 汤在伊尹的辅佐下,统一了天下。汤死...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注释】 选自《尚书·太甲中》。太甲初立,不守成汤的法典,被右相伊尹放逐思过。太甲悔过自新,复位,伊尹多次开导他。史官记录下这些重要训话,写成上中下三篇《太甲》。 孽:灾。 违:避。 逭(huàn):逃。 【赏析】 汤在伊尹的辅佐下,统一了天下。汤死
【注释】 选自《尚书·伊训》。训,教导。成汤去世,右相伊尹扶立其嫡长孙太甲为帝。伊尹作《伊训》,教导太甲。当是史官记录伊尹的话。 与:对于。 人:别人。 求备:求全责备。 检:检查,检点。 身:自己。 不及:不够。 【赏析】 成汤灭掉残暴的夏桀后,...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注释】 选自《尚书·伊训》。训,教导。成汤去世,右相伊尹扶立其嫡长孙太甲为帝。伊尹作《伊训》,教导太甲。当是史官记录伊尹的话。 与:对于。 人:别人。 求备:求全责备。 检:检查,检点。 身:自己。 不及:不够。 【赏析】 成汤灭掉残暴的夏桀后,
【注释】 选自《尚书·太甲下》。 自:从。 陟:登,行。 遐:远。 迩:近。 【赏析】 成汤死后,其嫡长孙太甲即位。太甲不遵守成汤法典,被右相伊尹放逐到桐邑(今河南省虞城县东北)思过。三年后,太甲悔过修德,回到亳都复位。伊尹再三告诫太甲,希望他勉力...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注释】 选自《尚书·太甲下》。 自:从。 陟:登,行。 遐:远。 迩:近。 【赏析】 成汤死后,其嫡长孙太甲即位。太甲不遵守成汤法典,被右相伊尹放逐到桐邑(今河南省虞城县东北)思过。三年后,太甲悔过修德,回到亳都复位。伊尹再三告诫太甲,希望他勉力
【注释】 选自《尚书·舜典》。 诗言志: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志意的。志:意,思想。 歌永言:歌是延长诗的语言,舒缓地徐徐地咏唱,以突出诗的意义。永,长。一说通“咏”。“永言”即咏唱诗的语言。 声依永:声音的高低又和舒缓的咏唱相配合。声:五声,即宫...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注释】 选自《尚书·舜典》。 诗言志: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志意的。志:意,思想。 歌永言:歌是延长诗的语言,舒缓地徐徐地咏唱,以突出诗的意义。永,长。一说通“咏”。“永言”即咏唱诗的语言。 声依永:声音的高低又和舒缓的咏唱相配合。声:五声,即宫
【注释】 选自《尚书·大禹谟》。 惟:语气助词,无实义。 危:凶险。 道心:指伦理道德的准则。 微:精微。 精:精心。 一:一意。 允:真诚。 厥:其。 稽:考核。 弗:不。 询:询问,探讨。 庸:用。 【赏析】 舜帝认为,在洪水泛滥的时候,大禹完成了治...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注释】 选自《尚书·大禹谟》。 惟:语气助词,无实义。 危:凶险。 道心:指伦理道德的准则。 微:精微。 精:精心。 一:一意。 允:真诚。 厥:其。 稽:考核。 弗:不。 询:询问,探讨。 庸:用。 【赏析】 舜帝认为,在洪水泛滥的时候,大禹完成了治
【注释】 选自《尚书·仲虺之诰》。仲虺,成汤的左相。诰,告。成汤灭夏,建立殷朝,天下平定,但成汤仍然自惭不如古代帝王,仲虺针对成汤的思想加以解释说的一番话,名叫《仲虺之诰》。 好问:多问。 裕:足,丰富。 自用:自以为是。 【赏析】 夏朝末年,...
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注释】 选自《尚书·仲虺之诰》。仲虺,成汤的左相。诰,告。成汤灭夏,建立殷朝,天下平定,但成汤仍然自惭不如古代帝王,仲虺针对成汤的思想加以解释说的一番话,名叫《仲虺之诰》。 好问:多问。 裕:足,丰富。 自用:自以为是。 【赏析】 夏朝末年,
【注释】 选自《尚书·大禹谟》。谟,谋。本篇记叙大禹、伯益和舜一起谋划政事,故名《大禹谟》。 汝:你。 惟:只要。 矜(jīn):自夸贤能。 莫:没有。 伐:自夸功劳。 【赏析】 大禹是舜的臣子,治理洪水,立了大功,后人尊称为大禹。舜帝在位33年,决定...
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注释】 选自《尚书·大禹谟》。谟,谋。本篇记叙大禹、伯益和舜一起谋划政事,故名《大禹谟》。 汝:你。 惟:只要。 矜(jīn):自夸贤能。 莫:没有。 伐:自夸功劳。 【赏析】 大禹是舜的臣子,治理洪水,立了大功,后人尊称为大禹。舜帝在位33年,决定
【注释】 选自《尚书·大禹谟》。 满:骄傲自满。 招:引来。 【赏析】 舜帝时期,苗民不依教命,舜帝便命禹率大军去征讨他们!禹会合各地诸侯,征伐苗民,经过30天战斗,苗民还是不服。这时,伯益主动求见禹,向他建言说:应该对苗民施行德政,施行德政可以...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注释】 选自《尚书·大禹谟》。 满:骄傲自满。 招:引来。 【赏析】 舜帝时期,苗民不依教命,舜帝便命禹率大军去征讨他们!禹会合各地诸侯,征伐苗民,经过30天战斗,苗民还是不服。这时,伯益主动求见禹,向他建言说:应该对苗民施行德政,施行德政可以
【注释】 选自《尚书·尧典》。史官记叙尧的事迹的书,故称《尧典》。 允:诚信。 恭:恭谨。郑玄说:“不懈于位曰恭。” 克:能够。 让:让贤。 光:通“广”。一说作“光耀”解。 被:及,到。 四表:四方极远的地方,四海之外。 格:至。 上下:指天地。...
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注释】 选自《尚书·尧典》。史官记叙尧的事迹的书,故称《尧典》。 允:诚信。 恭:恭谨。郑玄说:“不懈于位曰恭。” 克:能够。 让:让贤。 光:通“广”。一说作“光耀”解。 被:及,到。 四表:四方极远的地方,四海之外。 格:至。 上下:指天地。
国主之有民也,犹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 ————(《泰族训》) 鉴 赏 语出《泰族训》。它的意思是说,树木的根扎得越深,这棵树就越牢固;城墙的墙基砌得越好,这堵墙就越坚实。《淮南子》作者在这里以此来譬喻君主与百姓的关系,表达...
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国主之有民也,犹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 ————(《泰族训》) 鉴 赏 语出《泰族训》。它的意思是说,树木的根扎得越深,这棵树就越牢固;城墙的墙基砌得越好,这堵墙就越坚实。《淮南子》作者在这里以此来譬喻君主与百姓的关系,表达
【注释】 选自《尚书·舜典》。史官记叙舜的事迹的书,故称《舜典》。 予:我,我们。 石:指磬,古代乐器,用石或玉雕成,挂于架上,击之即鸣。 拊(fǔ):轻轻敲击。 百兽:指模仿各种野兽的姿态。一说即是各种野兽。 率:都,一概。 【赏析】 舜是中国原始...
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注释】 选自《尚书·舜典》。史官记叙舜的事迹的书,故称《舜典》。 予:我,我们。 石:指磬,古代乐器,用石或玉雕成,挂于架上,击之即鸣。 拊(fǔ):轻轻敲击。 百兽:指模仿各种野兽的姿态。一说即是各种野兽。 率:都,一概。 【赏析】 舜是中国原始
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 ————(《说林训》) 鉴 赏 此语出自《说林训》。泰山虽然很高,如果背对着它,人就是有再好的视力也什么都看不见;秋毫的末端虽然很微小,如果盯着它,人们也还是可以看得清楚的。《淮南子》作者在这里试图告诉我...
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 ————(《说林训》) 鉴 赏 此语出自《说林训》。泰山虽然很高,如果背对着它,人就是有再好的视力也什么都看不见;秋毫的末端虽然很微小,如果盯着它,人们也还是可以看得清楚的。《淮南子》作者在这里试图告诉我
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有差;尺寸虽齐,必有诡。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用规矩准绳者,亦有规矩准绳焉。 ————(《说林训》) 鉴 赏 此语出自《说林训》。“规”、“矩”和“准绳”都是中国古代的度量器具,“规”是用来校正圆形的工具,“...
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水虽平,必有波;衡虽正,必有差;尺寸虽齐,必有诡。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用规矩准绳者,亦有规矩准绳焉。 ————(《说林训》) 鉴 赏 此语出自《说林训》。“规”、“矩”和“准绳”都是中国古代的度量器具,“规”是用来校正圆形的工具,“
祸生而不蚤灭,若火之得燥,水之得湿,浸而益大。痈疽发于指,其痛遍于体。故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谓也。 ————(《人间训》) 鉴 赏 语出《人间训》。它的意思是说,痈疽虽然长在手指上,但它引起的疼痛却会遍及全身。《淮南子》作者在这里借此以...
痈疽发于指,其痛遍于体。祸生而不蚤灭,若火之得燥,水之得湿,浸而益大。痈疽发于指,其痛遍于体。故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谓也。 ————(《人间训》) 鉴 赏 语出《人间训》。它的意思是说,痈疽虽然长在手指上,但它引起的疼痛却会遍及全身。《淮南子》作者在这里借此以
见虎一文,不知其武;见骥一毛,不知善走。 ————(《说林训》) 鉴 赏 此语出自《说林训》。它的意思是说,人们只是根据虎皮上的一点斑纹,是不会知道老虎的威武的;同样的,只是看到骐骥身上的一根毛,也是不会知道它善跑的。在这里,《淮南子》作者通过以...
见虎一文,不知其武;见骥一毛,不知善走。见虎一文,不知其武;见骥一毛,不知善走。 ————(《说林训》) 鉴 赏 此语出自《说林训》。它的意思是说,人们只是根据虎皮上的一点斑纹,是不会知道老虎的威武的;同样的,只是看到骐骥身上的一根毛,也是不会知道它善跑的。在这里,《淮南子》作者通过以
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说林训》) 鉴 赏 此语出自《说林训》。这句话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箴言,它的意思是说,与其站在河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织网以便打鱼。我们经常用这句话告诉人们,光有愿望而迟迟不行动,这样是永远办不好事情的。《淮...
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说林训》) 鉴 赏 此语出自《说林训》。这句话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箴言,它的意思是说,与其站在河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织网以便打鱼。我们经常用这句话告诉人们,光有愿望而迟迟不行动,这样是永远办不好事情的。《淮
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 ————(《说林训》) 鉴 赏 此语出自《说林训》。它的意思是说,狡猾的兔子被抓到以后,抓兔子的猎狗就该被宰烹了;高飞的禽鸟被射杀光,强有力的弩也该被收藏不用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性的,这种条件性赋予了该事...
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 ————(《说林训》) 鉴 赏 此语出自《说林训》。它的意思是说,狡猾的兔子被抓到以后,抓兔子的猎狗就该被宰烹了;高飞的禽鸟被射杀光,强有力的弩也该被收藏不用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性的,这种条件性赋予了该事
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矣。 ————(《说山训》) 鉴 赏 在鉴赏《淮南子》关于“学”与“暇”的这则名言之前,我们首先有必要对这里的“学”字作一确切的了解,因为古人所说的“学”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客观知识的学习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异的。我们不妨从我们...
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矣。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矣。 ————(《说山训》) 鉴 赏 在鉴赏《淮南子》关于“学”与“暇”的这则名言之前,我们首先有必要对这里的“学”字作一确切的了解,因为古人所说的“学”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客观知识的学习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异的。我们不妨从我们
蓼菜成行,瓶瓯有堤,量粟而舂,数米而炊,可以治家,而不可以治国。涤杯而食,洗爵而饮,浣而后馈,可以养家老,而不可以飨三军。非易不可以治大,非简不可以合众。 ————(《诠言训》) 鉴 赏 此语出自《诠言训》。它的意思是说,不平易不能办大事,不简...
非易不可以治大,非简不可以合众。蓼菜成行,瓶瓯有堤,量粟而舂,数米而炊,可以治家,而不可以治国。涤杯而食,洗爵而饮,浣而后馈,可以养家老,而不可以飨三军。非易不可以治大,非简不可以合众。 ————(《诠言训》) 鉴 赏 此语出自《诠言训》。它的意思是说,不平易不能办大事,不简
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龋,桀跖之徒,君子不与。杀戎马而求狐狸,援两鳖而失灵龟,断右臂而争一毛,折镆邪而争锥刀,用智如此,岂足高乎! ————(《说山训》) 鉴 赏 此语出自《说山训》。它的意思是说,掘开内室来捕捉老鼠,割开嘴...
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龋,君子不与。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龋,桀跖之徒,君子不与。杀戎马而求狐狸,援两鳖而失灵龟,断右臂而争一毛,折镆邪而争锥刀,用智如此,岂足高乎! ————(《说山训》) 鉴 赏 此语出自《说山训》。它的意思是说,掘开内室来捕捉老鼠,割开嘴
君好智,则倍时而任己,弃数而用虑。天下之物博而智浅,以浅澹博,未有能者也。独任其智,失必多矣。故好智,穷术也。 ————(《诠言训》) 鉴 赏 《淮南子》通过“独任其智,失必多矣”这则名言所要表达的一个基本道理是: 相对于广博的天下事物来说,“智...
独任其智,失必多矣。君好智,则倍时而任己,弃数而用虑。天下之物博而智浅,以浅澹博,未有能者也。独任其智,失必多矣。故好智,穷术也。 ————(《诠言训》) 鉴 赏 《淮南子》通过“独任其智,失必多矣”这则名言所要表达的一个基本道理是: 相对于广博的天下事物来说,“智
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勿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本,在于节欲;节欲之本,在于反性;反性之本,在于去载;去载则虚,虚则平。平者,道之素也;虚者,道之舍也。 ————(《诠言训》) 鉴 赏 此语出于《诠言训》。这...
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勿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本,在于节欲;节欲之本,在于反性;反性之本,在于去载;去载则虚,虚则平。平者,道之素也;虚者,道之舍也。 ————(《诠言训》) 鉴 赏 此语出于《诠言训》。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