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选自《左传·哀公十一年》。 木:树木。 岂:怎么,哪里。 【赏析】 鲁哀公十一年,卫国发生内乱。大臣卫文子打算攻打太叔疾,向孔子求教。孔子婉言拒绝说:“祭祀的事,我曾学习过。打仗的事,我没听到过。”退出门后,令弟子套车赶路,说: “鸟...
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注释】 选自《左传·哀公十一年》。 木:树木。 岂:怎么,哪里。 【赏析】 鲁哀公十一年,卫国发生内乱。大臣卫文子打算攻打太叔疾,向孔子求教。孔子婉言拒绝说:“祭祀的事,我曾学习过。打仗的事,我没听到过。”退出门后,令弟子套车赶路,说: “鸟
【注释】 选自《左传·僖公十四年》。 安:哪里。 傅:通“附”,附着,依附。 【赏析】 鲁僖公十三年冬,晋国发生大饥荒,派人向秦国求购粮食。秦穆公征调粮食,运往晋国,运粮的船队从秦雍都到晋绛都接连不断,被称为“泛舟之役”。第二年冬,秦国发生饥荒...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注释】 选自《左传·僖公十四年》。 安:哪里。 傅:通“附”,附着,依附。 【赏析】 鲁僖公十三年冬,晋国发生大饥荒,派人向秦国求购粮食。秦穆公征调粮食,运往晋国,运粮的船队从秦雍都到晋绛都接连不断,被称为“泛舟之役”。第二年冬,秦国发生饥荒
【注释】 选自《左传·定公十三年》。 肱: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 良医:高明的医生。 【赏析】 晋国大臣范吉射、荀寅攻打大臣赵鞅,发动祸乱,按晋国法律,应当处死。十三年冬十一月,晋定公与大臣荀跞、韩筒子、魏襄子商议,派兵攻打范吉射、荀寅,没有战...
三折肱知为良医。。【注释】 选自《左传·定公十三年》。 肱: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 良医:高明的医生。 【赏析】 晋国大臣范吉射、荀寅攻打大臣赵鞅,发动祸乱,按晋国法律,应当处死。十三年冬十一月,晋定公与大臣荀跞、韩筒子、魏襄子商议,派兵攻打范吉射、荀寅,没有战
【注释】 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一鼓:擂第一通鼓,战斗开始。 再:两次。擂第二通鼓。 竭:...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注释】 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一鼓:擂第一通鼓,战斗开始。 再:两次。擂第二通鼓。 竭:
【注释】 选自《左传·隐公六年》。 失:丧失,失去。 长:滋长。 【赏析】 鲁隐公六年五月,郑庄公派兵入侵陈国,俘获大批人员、物资。 以前,郑庄公曾派使者出使陈国,请求与陈国结好。陈桓公不同意。陈国大臣五父劝谏说:“亲近仁义,和睦邻邦,是国家的...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注释】 选自《左传·隐公六年》。 失:丧失,失去。 长:滋长。 【赏析】 鲁隐公六年五月,郑庄公派兵入侵陈国,俘获大批人员、物资。 以前,郑庄公曾派使者出使陈国,请求与陈国结好。陈桓公不同意。陈国大臣五父劝谏说:“亲近仁义,和睦邻邦,是国家的
【注释】 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孔子语。 言:言辞,文章。 志:思想、感情、抱负、意志。这里指文章表达的内容。 文:文采,辞藻,文饰和表现技巧。 行:流传。 【赏析】 这是孔子谈论言与文的关系的一句话。载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他说: “...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注释】 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孔子语。 言:言辞,文章。 志:思想、感情、抱负、意志。这里指文章表达的内容。 文:文采,辞藻,文饰和表现技巧。 行:流传。 【赏析】 这是孔子谈论言与文的关系的一句话。载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他说: “
【注释】 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官有权位的人。 鄙:眼光短浅,鄙陋。 【赏析】 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鲁两国战于长勺。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军事实力较弱的鲁国战胜了前来进攻的强大的齐国。究其原因...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注释】 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官有权位的人。 鄙:眼光短浅,鄙陋。 【赏析】 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鲁两国战于长勺。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军事实力较弱的鲁国战胜了前来进攻的强大的齐国。究其原因
【注释】 选自《左传·僖公九年》,引自《诗经》。 白圭:白玉制作的圭。寺是一种玉质礼器,长条形,上圆下方。古代帝王或诸侯举行典礼时拿在手里,用以表示身份。 玷:玉之瑕疵,污点。后指毛...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注释】 选自《左传·僖公九年》,引自《诗经》。 白圭:白玉制作的圭。寺是一种玉质礼器,长条形,上圆下方。古代帝王或诸侯举行典礼时拿在手里,用以表示身份。 玷:玉之瑕疵,污点。后指毛
【注释】 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侈:奢侈。 力:力量,实力。这里指强大。 毙:倒下,灭亡。 专:专横。 【赏析】 鲁襄公二十九年,齐国大夫高子容、宋国司徒华定进见晋国的智伯,晋国的司马女齐在场作相礼。进见结束,宾客离开后,司马女齐向智伯说...
侈将以其力毙,专则人实毙之。。【注释】 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侈:奢侈。 力:力量,实力。这里指强大。 毙:倒下,灭亡。 专:专横。 【赏析】 鲁襄公二十九年,齐国大夫高子容、宋国司徒华定进见晋国的智伯,晋国的司马女齐在场作相礼。进见结束,宾客离开后,司马女齐向智伯说
【注释】 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无:不论。 易:轻视。 无备:没有戒备。 恃:凭恃,依靠。 【赏析】 僖公二十二年春,鲁国进攻邾国,夺取了须句之地。为此,邾国人出兵进攻鲁国。鲁僖公轻视邾国,不做任何防御准备,就去抵御它。大夫臧文仲担心鲁国...
国无小,不可易也;无备虽众,不可恃也。。【注释】 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无:不论。 易:轻视。 无备:没有戒备。 恃:凭恃,依靠。 【赏析】 僖公二十二年春,鲁国进攻邾国,夺取了须句之地。为此,邾国人出兵进攻鲁国。鲁僖公轻视邾国,不做任何防御准备,就去抵御它。大夫臧文仲担心鲁国
【注释】 选自《左传·成公九年》。 恃:依仗。 陋:简陋,偏僻。 备豫:防备。备,防备。 不虞:意外之事。 【赏析】 鲁成公九年冬十一月,楚军从陈国出发攻打莒国,包围了渠丘。渠丘城墙破败,防备空虚,守城军士一触即溃,纷纷逃往莒城。楚军又包围莒城。...
恃陋而不备,罪之大者也;备豫不虞,善之大者也。。【注释】 选自《左传·成公九年》。 恃:依仗。 陋:简陋,偏僻。 备豫:防备。备,防备。 不虞:意外之事。 【赏析】 鲁成公九年冬十一月,楚军从陈国出发攻打莒国,包围了渠丘。渠丘城墙破败,防备空虚,守城军士一触即溃,纷纷逃往莒城。楚军又包围莒城。
【注释】 选自《左传·僖公十年》。 罪:罪过,罪名。 其:岂,难道。 辞:托词,借口,理由。 【赏析】 晋献公死后,晋大夫里克、丕郑想接纳晋文公(重耳)为君,便带领三公子申生、重耳、夷吾的党羽,杀死储君奚齐。奚齐死后,大夫荀息立公子卓为君。十一月...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注释】 选自《左传·僖公十年》。 罪:罪过,罪名。 其:岂,难道。 辞:托词,借口,理由。 【赏析】 晋献公死后,晋大夫里克、丕郑想接纳晋文公(重耳)为君,便带领三公子申生、重耳、夷吾的党羽,杀死储君奚齐。奚齐死后,大夫荀息立公子卓为君。十一月
【注释】 选自《左传·闵公二年》。 修己:注重自身修养。 责:责怪,怨恨。 【赏析】 晋献公问大臣里克:“寡人有好几个儿子,不知立哪一个做继承人好?”里克没有正面回答。退下来后,里克去进见太子申生。太子担心地问道:“我恐怕要被废黜了吧?”里克回答...
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注释】 选自《左传·闵公二年》。 修己:注重自身修养。 责:责怪,怨恨。 【赏析】 晋献公问大臣里克:“寡人有好几个儿子,不知立哪一个做继承人好?”里克没有正面回答。退下来后,里克去进见太子申生。太子担心地问道:“我恐怕要被废黜了吧?”里克回答
【注释】 选自《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听于民:听从百姓。 听于神:听从神灵。 【赏析】 鲁庄公三十二年秋天,据说有“神灵”在虢国的莘地降临。虢公派太祝应、宗人区、太史嚚(yín)去祭祀,向“神灵”请求土地。“神灵”答应了他的要求。对此,太史嚚深感...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注释】 选自《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听于民:听从百姓。 听于神:听从神灵。 【赏析】 鲁庄公三十二年秋天,据说有“神灵”在虢国的莘地降临。虢公派太祝应、宗人区、太史嚚(yín)去祭祀,向“神灵”请求土地。“神灵”答应了他的要求。对此,太史嚚深感
【注释】 选自《左传·桓公十年》。 匹夫:平民。 怀:怀藏。 璧:美玉。 【赏析】 虞国虞公的弟弟虞叔有一块宝玉,虞公向其索要,虞叔不给。后来虞叔后悔了,他引用了一句西周谚语,表明自己担心引祸上身的忧虑。他说: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意思是:...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注释】 选自《左传·桓公十年》。 匹夫:平民。 怀:怀藏。 璧:美玉。 【赏析】 虞国虞公的弟弟虞叔有一块宝玉,虞公向其索要,虞叔不给。后来虞叔后悔了,他引用了一句西周谚语,表明自己担心引祸上身的忧虑。他说: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意思是:
【注释】 选自《左传·隐公元年》郑庄公语。后人对该篇取名《郑伯克段于鄢》。 行:做。 不义:违背正义、不合道义之事。 自毙:自取灭亡。毙,灭亡。 【赏析】 公元前722年,郑国宫廷内部发生了一场争夺权力的斗争。斗争的双方是郑庄公和他的弟弟共叔段。共...
多行不义必自毙。。【注释】 选自《左传·隐公元年》郑庄公语。后人对该篇取名《郑伯克段于鄢》。 行:做。 不义:违背正义、不合道义之事。 自毙:自取灭亡。毙,灭亡。 【赏析】 公元前722年,郑国宫廷内部发生了一场争夺权力的斗争。斗争的双方是郑庄公和他的弟弟共叔段。共
【注释】 选自《左传·僖公四年》。 风:一说牛马牝牡相诱相逐;一说放逸,走失。 【赏析】 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为称霸天下,亲率齐、鲁、宋、卫、郑、许、曹、陈八国军队攻打楚国。楚国当时正处于强盛时期,面对齐桓公大兵压境的严峻形势,毫不...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注释】 选自《左传·僖公四年》。 风:一说牛马牝牡相诱相逐;一说放逸,走失。 【赏析】 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为称霸天下,亲率齐、鲁、宋、卫、郑、许、曹、陈八国军队攻打楚国。楚国当时正处于强盛时期,面对齐桓公大兵压境的严峻形势,毫不
【注释】 选自《周易·系辞下》。 藏:收藏,储藏。 器:器具,引申为才能。 时:时机。 【赏析】 这是《周易·系辞下》中的一句话: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意思是:君子胸怀博学伟才,等待时机,一展宏图。 儒家对社会政治持积极入世的态度。但一个...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注释】 选自《周易·系辞下》。 藏:收藏,储藏。 器:器具,引申为才能。 时:时机。 【赏析】 这是《周易·系辞下》中的一句话: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意思是:君子胸怀博学伟才,等待时机,一展宏图。 儒家对社会政治持积极入世的态度。但一个
【注释】 选自《周易·系辞下》。 归:归宿,结局。 殊:不同。 涂:通“途”,道路。 一致:同一目的。 百虑:各种不同的思考。 【赏析】 这是《周易·系辞下》中的一句话: “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意思是:天下万事万物,通过不同的途径,可以...
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注释】 选自《周易·系辞下》。 归:归宿,结局。 殊:不同。 涂:通“途”,道路。 一致:同一目的。 百虑:各种不同的思考。 【赏析】 这是《周易·系辞下》中的一句话: “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意思是:天下万事万物,通过不同的途径,可以
【注释】 选自《周易·系辞下》。 积:积累增多。 【赏析】 这是《周易·系辞下》中的一句话: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意思是:不积累善行就不能成名,不积累恶行就不会毁灭自己。 《周易·大有》提出了“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的观...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注释】 选自《周易·系辞下》。 积:积累增多。 【赏析】 这是《周易·系辞下》中的一句话: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意思是:不积累善行就不能成名,不积累恶行就不会毁灭自己。 《周易·大有》提出了“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的观
【注释】 选自《周易·系辞上》。 书:文字的记录。 尽:表达穷...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注释】 选自《周易·系辞上》。 书:文字的记录。 尽:表达穷
【注释】 选自《周易·系辞上》。 慢藏:懒于收藏财物,收藏财物不谨慎。 诲:教唆,诱导。 冶容:妖艳的容貌。冶,过分打扮。容,容貌。 【赏析】 这是《周易·系辞上》中的一句话: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意思是:收藏财物时疏忽不慎,无异于教人来偷...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注释】 选自《周易·系辞上》。 慢藏:懒于收藏财物,收藏财物不谨慎。 诲:教唆,诱导。 冶容:妖艳的容貌。冶,过分打扮。容,容貌。 【赏析】 这是《周易·系辞上》中的一句话: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意思是:收藏财物时疏忽不慎,无异于教人来偷
【注释】 选自《周易·系辞上》。 利:以刀断禾。锋利。此指利刃。 断:截断。 臭(xiù):气味。 【赏析】 这是《周易·系辞上》中的一句话: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意思是:两人心意相同,就如利刃可以切断坚金。两人同心的语言,就...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注释】 选自《周易·系辞上》。 利:以刀断禾。锋利。此指利刃。 断:截断。 臭(xiù):气味。 【赏析】 这是《周易·系辞上》中的一句话: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意思是:两人心意相同,就如利刃可以切断坚金。两人同心的语言,就
【注释】 选自《周易·系辞上》。 阴:背日为阴。 阳:向日为阳。 【赏析】 这是《周易·系辞上》中的一句话: “一阴一阳之谓道。” 意思是:一阴一阳的矛盾变化,就是规律——“道”。 阴、阳原指日照的向背,背日为阴,向日为阳。《周易》加以引申,认为...
一阴一阳之谓道。。【注释】 选自《周易·系辞上》。 阴:背日为阴。 阳:向日为阳。 【赏析】 这是《周易·系辞上》中的一句话: “一阴一阳之谓道。” 意思是:一阴一阳的矛盾变化,就是规律——“道”。 阴、阳原指日照的向背,背日为阴,向日为阳。《周易》加以引申,认为
【注释】 选自《周易·系辞上》。 知:通“智”。 【赏析】 这是《周易·系辞上》中的一句话: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意思是:仁者看见仁的方面,智者看见智的方面。 《周易》认为,天地万物都存在阴阳两个对立面,而阴阳的矛盾变化规律称之...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注释】 选自《周易·系辞上》。 知:通“智”。 【赏析】 这是《周易·系辞上》中的一句话: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意思是:仁者看见仁的方面,智者看见智的方面。 《周易》认为,天地万物都存在阴阳两个对立面,而阴阳的矛盾变化规律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