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问最不可依赖死记硬背。那样会影响很多问题的理解,已经理解的也很容易忘记。...
强记最不可恃,书之未见者甚多,已见者亦甚易忘。。做学问最不可依赖死记硬背。那样会影响很多问题的理解,已经理解的也很容易忘记。
做学问的不知怀疑, 这是大毛...
学人不疑,是谓大病。唯其疑而屡破,故破疑即是悟。。做学问的不知怀疑, 这是大毛
君子对于学习, 经过内心思考、 探求来获得知识。...
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君子对于学习, 经过内心思考、 探求来获得知识。
只怕不去读书, 不怕读书获取的知识没有用处。...
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也。。只怕不去读书, 不怕读书获取的知识没有用处。
会读书的人,开始时博览广取,末了时集中攻读,以求精粹。...
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会读书的人,开始时博览广取,末了时集中攻读,以求精粹。
学习注重通过内心获得见识, 精心探求所认为是错的, 即使其言论出自孔子之口, 也不能就认为他对, 何况那些不如孔子的人! 精心探求所认为是对的, 即使其言论出自平常人之口, 也不能认为它错, 何况是出自孔子一类的贤圣之口!...
夫学贵得之心, 求之于心而非也, 虽其言之出于孔子, 不敢以为是也, 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 求之于心而是也, 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学习注重通过内心获得见识, 精心探求所认为是错的, 即使其言论出自孔子之口, 也不能就认为他对, 何况那些不如孔子的人! 精心探求所认为是对的, 即使其言论出自平常人之口, 也不能认为它错, 何况是出自孔子一类的贤圣之口!
做人要存有良好的用心, 读书要弄明白道理。...
做人要存心好, 读书要见理明。。做人要存有良好的用心, 读书要弄明白道理。
读书不能从头至尾读完, 就不能贯通理解事理, 这如同截断的水流不能通达流畅一样;读书不能广博,也就无法探求事理,这正如靠牛蹄窟里装的水不能灌溉田地一样。...
读书无源委,有如断港流,濡润涔(cen岑)蹄间,不能溉田畴。。读书不能从头至尾读完, 就不能贯通理解事理, 这如同截断的水流不能通达流畅一样;读书不能广博,也就无法探求事理,这正如靠牛蹄窟里装的水不能灌溉田地一样。
读书所求的是什么? 是把学到的知识用来通晓事理。...
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读书所求的是什么? 是把学到的知识用来通晓事理。
分辨学术观点, 谈论理义研究, 一直要穷究到极点, 不能相让。 所谓对宗庙朝廷之事也可展开讨论, 这是因为道理是贯通古今的道理, 政事是治理国家的政事, 一定要探求出正确之处才能停止。...
辨学术、 谈治理, 直须穷到至处, 让人不得。 所谓宗庙朝廷便便 (pian骈) 言者, 盖道理古今之道理, 政事国家之政事, 务须求是乃已。。分辨学术观点, 谈论理义研究, 一直要穷究到极点, 不能相让。 所谓对宗庙朝廷之事也可展开讨论, 这是因为道理是贯通古今的道理, 政事是治理国家的政事, 一定要探求出正确之处才能停止。
读书重要的是领会其精神实质, 不要死守章节句子。...
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读书重要的是领会其精神实质, 不要死守章节句子。
能辨别出真假,是一种大学问。千年万代只有“真”这个字,磨灭不了, 掩盖隐藏不了。...
能辨真假,是一种大学问。万古惟有真之一字,磨灭不了,盖藏不了。。能辨别出真假,是一种大学问。千年万代只有“真”这个字,磨灭不了, 掩盖隐藏不了。
凡是将诗文编辑成集的, 暂且不要印刷刊行。 因为一时间你认为是对的, 老师朋友却认为不对, 又说服不了你, 但时问长了你自会猛然醒悟, 那时你不会不羞愧得汗流夹背。 应该等待一二年,其间朝夕反复揣摩修改,再请教高明人士,加以审查验证,然后付梓刊行。...
凡诗文成集,且勿梓(zi子)行。一时所是,师友言之不服,久之自悟, 未必不汗流夹背也。 俟一二年朝夕改订, 复取证于高明, 然后授梓。。凡是将诗文编辑成集的, 暂且不要印刷刊行。 因为一时间你认为是对的, 老师朋友却认为不对, 又说服不了你, 但时问长了你自会猛然醒悟, 那时你不会不羞愧得汗流夹背。 应该等待一二年,其间朝夕反复揣摩修改,再请教高明人士,加以审查验证,然后付梓刊行。
不去读书,不能明白道理。要想了解历史,应当去读历史书籍。...
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不去读书,不能明白道理。要想了解历史,应当去读历史书籍。
读书只要内心豁然明白, 就好比是源头有活水流淌。 从昆仑山发源的河流能处处贯注, 又流向四海, 正在于它的本源有活水流淌。...
读书只要心里明白便是源头活水。 昆仑一脉, 处处贯注, 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读书只要内心豁然明白, 就好比是源头有活水流淌。 从昆仑山发源的河流能处处贯注, 又流向四海, 正在于它的本源有活水流淌。
事情不论大小,只评论正确与否。学者应当使事事合乎道理,每一件事都不可忽略。 所以说: 正大刚直之气, 是从积聚众多的道义正理中生发出来的。...
事不论大小,只论是非。学者须令事事合理,一事不可忽略。故曰: 浩然之气, 是集义所生者。。事情不论大小,只评论正确与否。学者应当使事事合乎道理,每一件事都不可忽略。 所以说: 正大刚直之气, 是从积聚众多的道义正理中生发出来的。
读经书要结合情理和事实检验道理和事物的规律, 读史书要根据道理和事物的规律判定是非曲直。...
读经要就情事参理道,读史要就理道定是非。。读经书要结合情理和事实检验道理和事物的规律, 读史书要根据道理和事物的规律判定是非曲直。
读书应当用平正之心观览, 不可穿凿附会; 应当从明朗的地方去分析, 不可主观臆测, 牵强探寻内容中隐藏的含义。 圣人贤士著述言论,大都是与人说的平常易懂的话,如果话语深奥曲折,高深莫测, 却叫当时人怎么理解?...
观书当平心以观之, 不可穿凿, 看从分明处, 不可寻从隐僻处。 圣贤立言, 多是与人说话, 若是峣 (yao摇) 崎, 却教当时人如何晓?。读书应当用平正之心观览, 不可穿凿附会; 应当从明朗的地方去分析, 不可主观臆测, 牵强探寻内容中隐藏的含义。 圣人贤士著述言论,大都是与人说的平常易懂的话,如果话语深奥曲折,高深莫测, 却叫当时人怎么理解?
如今的人喜好舞文弄墨, 只知尽情挥笔涂抹, 不知古人比喻写状纸的讼师磨墨润笔为磨刀。 又有这样的话说: 求你笔下让我超脱升天。 可知下笔原不是轻易草率的事。 写的好则好了, 写的不好,我恐怕有案头神灵暗中窥探我啊!所以使用笔砚虽然方便,但千万不要轻易拿...
今人好弄文墨, 出动染翰涂抹, 不知古人喻讼师之濡笔为磨刀。又有云,求笔下超升,则知下笔原非轻易,书之善则善矣,书之不善, 吾恐案头有神默将伺我也, 故笔。如今的人喜好舞文弄墨, 只知尽情挥笔涂抹, 不知古人比喻写状纸的讼师磨墨润笔为磨刀。 又有这样的话说: 求你笔下让我超脱升天。 可知下笔原不是轻易草率的事。 写的好则好了, 写的不好,我恐怕有案头神灵暗中窥探我啊!所以使用笔砚虽然方便,但千万不要轻易拿
能广泛读书,才学必定广博;能修养性情,气量必定宏大。这二者不可偏废。...
能读书,才必博;能养气,量必宏。二者不可偏废。。能广泛读书,才学必定广博;能修养性情,气量必定宏大。这二者不可偏废。
读书不可不继承老师传授的学问,立论不能没有正确的依据。...
读书不可无师承,立论不可无依据。。读书不可不继承老师传授的学问,立论不能没有正确的依据。
著书缺乏根据, 不合乎情理,就不能称之为书籍;说话缺乏根据, 不合乎情理, 也不能称之为言论。说话、 写文章都有上述的毛病, 那么它们都是太多余了。...
书不经,非书也;言不经,非言也。言、书不经,多多赘矣。。著书缺乏根据, 不合乎情理,就不能称之为书籍;说话缺乏根据, 不合乎情理, 也不能称之为言论。说话、 写文章都有上述的毛病, 那么它们都是太多余了。
文辞或言辞有好多看似错误而实际是正确的, 也有好多看似正确的而实际是错误的。正确与错误的界限,不可不分辨清楚。这是圣人也谨慎对待的。 既是这样, 那么如何做到谨慎对待呢? 应当根据物类和人事的情理来考察所听到的传闻, 这样就能得到真实情况。...
辞多类非而是, 多类是而非。 是非之经, 不可不分。 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文辞或言辞有好多看似错误而实际是正确的, 也有好多看似正确的而实际是错误的。正确与错误的界限,不可不分辨清楚。这是圣人也谨慎对待的。 既是这样, 那么如何做到谨慎对待呢? 应当根据物类和人事的情理来考察所听到的传闻, 这样就能得到真实情况。
写文章,只要文辞表达清楚思想,把道理表述透彻就行了,所以叙写不能冗长、 拖沓。...
要辞达而理举, 故无取乎冗长。。写文章,只要文辞表达清楚思想,把道理表述透彻就行了,所以叙写不能冗长、 拖沓。
一下笔就能使风雨惊动,写成的诗篇能使鬼神哭泣。...
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一下笔就能使风雨惊动,写成的诗篇能使鬼神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