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名句

分类: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二十一章) 由至诚而自然明白善道,称为全然天性;由明白善道而至于诚,称为人为的教化。...

[!--writer--]朗读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二十章) 修养之道,在于诚心,得到诚心的方法有五,一是广博的学习,二是详细的请教,三是慎重的思考,四是明白的分辨,五是切实的实行。有了这五项体会才算是诚,才算是真学问。...

[!--writer--]朗读
()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二十四章) 国家将要兴盛时,一定有吉祥的预兆,例如:青年的意气高昂,人情敦笃。国家将要灭亡时,一定有妖异出现,例如:官吏堕落,邪教流行。 “祯祥”,吉祥之预兆。“妖孽”,祸患之预兆。...

[!--writer--]朗读
()

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二十章) 任何事情,预先有准备就能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writer--]朗读
()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二十章) 别人学一遍就会的,我学它一百遍;别人学十遍就会的,我学它一千遍。 凡事都能这样做,虽然是非常愚钝的人,也会变成聪明,虽然是柔弱的人,也会变成刚强。...

[!--writer--]朗读
()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二十章) 诚实,是天理的本然,就像天道的运行一样,春去夏来,秋去冬来,白昼尽,黑夜来。然而大多数人因受到私心的影响,容易违背天理,故努力实践天理,就是诚,也就是人道的当然。...

[!--writer--]朗读
()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二十章) 欲认识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明了善为何物?不明白本性的善,便不能使自身诚实。 站在儒教的立场说,天理是普遍分布在天地之间,包括万物和人心,所以修养天理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夜深人静时分,扪心自问,探求内在的天理,亦即良心。另一种方法是广...

[!--writer--]朗读
()

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二十章) 凡是治理天下国家有九种经常不变的法则。一是修养己身,二是尊重贤人,三是亲爱亲族,四是礼敬大臣,五是礼恤群臣,六是爱民如子,七是招徕百工,八是宽恤远方的来人,九是怀柔诸侯。然而赖以实行的只有一个“诚”字。...

[!--writer--]朗读
()

继绝世,举废国,……所以怀诸侯也。

(二十章) 使世系断绝的诸侯再继续,政事已废的国家再振兴。为其平治祸乱,扶持危难,定时的朝贡聘问,送往的礼物要优厚,收受的礼物不嫌薄,这是感服各国诸侯的方法。...

[!--writer--]朗读
()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二十章) 有的人一生下来 ,就知道做人的道理,有的人经过学习才知道,有的人要下苦功才知道;人的秉赋虽有差别,一旦领悟,却都是一样。...

[!--writer--]朗读
()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二十章) 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交往,这五种是天下所共行的要道。...

[!--writer--]朗读
()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二十章) “知、仁、勇”是天下所通行的三达德,喜欢研究学问便接近智,努力行善便接近仁,知道羞耻便接近勇。实行三者虽有困难,但只要诚心去做,总有一天会实现。...

[!--writer--]朗读
()

为政在人。

(二十章) 为政的根本在乎人,必使在其位者称其职,然后政之。布行,得尽其善。...

[!--writer--]朗读
()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二十章) 知、仁、勇,这三项就是天下所通行的德性,无论何时何地,做人都必须实践它。...

[!--writer--]朗读
()

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十七章) 有崇高德行的人,必定得到最尊贵的地位,必定得到最丰厚的福禄,必定得到最高的声名,也必定得到最长的寿命。...

[!--writer--]朗读
()

义者宜也。

(二十章) 所谓义,就是做事合宜,“义”和“宜”同音同义。 仁者爱人,其心过于强烈会变成溺爱,义可济其不足,使一切事皆合情合理。...

[!--writer--]朗读
()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政举;其人亡,则政息。

(二十章) 文王、武王施政的方法,都记载在典册上,他们在位时,政治才能施行,他们死了,这种政治也就湮灭了。...

[!--writer--]朗读
()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

(十九章) 所谓孝,就是善于继承先人的志向,善于完成先人的事业。 “人”,指祖先。《论语》说:“三年弗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与此同义。...

[!--writer--]朗读
()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十四章) 君子能安心居于平易的地位,等候天命的到来;小人却要冒险妄求,希望能偶然得到。 “居易”,不过安逸的生活,乃实践安全之道。...

[!--writer--]朗读
()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

(十三章) 要实践平常的道德,谨慎平常的言语,圣贤的言行亦不出二者。 “庸”,平常也。例如:子女孝顺父母亲是平常之事。...

[!--writer--]朗读
()

行远必自迩。

(十五章) 要到远的地方,必须从近处开始。就是说,不论做任何事,皆要有顺序。...

[!--writer--]朗读
()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十四章) 君子只求在现有的地位上去行事,不愿去贪慕范围以外之事。 “素”,犹现在也。《论语》说:“君子思不出其位”与此同义。...

[!--writer--]朗读
()

言显行,行显言。

(十三章) 说话时要反省,所说的话是否与日常行为一致。同时反省,行为与言语是否相矛盾。 此句是君子对人生的态度。...

[!--writer--]朗读
()

忠恕违道不远。

(十三章) 忠恕即对人有体念之心,这是达到仁的第一步。体念他人之心是伴随人性而来的,所以“违道不远”。...

[!--writer--]朗读
()

君子以人治人。

(十三章) 君子治人是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能够改正就停止。...

[!--writer--]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