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名句

分类:

政宽则民慢。

(昭公二十年) 政治过于宽柔,老百姓就会轻慢居上位者。...

[!--writer--]朗读
()

守道不如守官。

(昭公二十年) 想坚守道德就必须保重官位,没有比固守官位更能保有道德了,因为居官始可以化民。...

[!--writer--]朗读
()

夫学殖也。

(昭公十八年) 学问好象种植草木,使草木生长更为繁殖茂盛。又比喻学之进德,如农之殖苗,日增而月益也。 学问使人的内涵慢慢丰富,让人生变得多彩多姿。“学”、“殖”韵相通。...

[!--writer--]朗读
()

天道远,人道迩。

(昭公十八年) 天道和天理对我们来说是很远的,相较之下,人和事仿佛就在身边,非常贴切。意思就是说,知人道易,窥天道难。必须先知人道,从易而推知天道。...

[!--writer--]朗读
()

牛虽瘠债于豚上,其畏不死。

(昭公十三年) 牛不管怎么瘦,要是倒在猪身上,猪总是会害怕的,有的还会被牛压死。 大的东西要倒下时,其发出的威力是相当的大。...

[!--writer--]朗读
()

无过乱门。

(昭公十九年) 不要走近混乱的家庭,否则一定有灾害降临身上。...

[!--writer--]朗读
()

大福不再,祗取辱焉。

(昭公十三年) 幸运是不会来第二次的,若一味的守株待兔,奢望幸运之再来,难免自取其辱。...

[!--writer--]朗读
()

弃旧不祥。

(昭公十五年) 因为用不上就把旧的东西任意抛弃,这是不妥当。 同理,对于故旧或骨肉至亲,没理由的疏远,也是不可以的。...

[!--writer--]朗读
()

择子莫如父,择臣莫如君。

(昭公十一年) 儿子的好坏,最清楚的莫过于父亲,臣子的忠、奸,最了解的莫过于国君。...

[!--writer--]朗读
()

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

(昭公七年) 父亲能砍柴,孩子不一定能背负得起。 父亲所创下的事业基础,儿子不一定能保守得...

[!--writer--]朗读
()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昭公十一年) 若树木的枝叶繁茂,而树干细弱,一定会折断。若野兽的身体小,尾巴大,那么尾巴就不能摇摆自如。 臣下的势力太强大,国家一定会败亡。 “尾大不掉”这句话导源于此。...

[!--writer--]朗读
()

不思亲,祖不归也。

(昭公十一年) 对不思念父母亲的儿子,他们的祖宗也不会接受所供奉的祭品。...

[!--writer--]朗读
()

币重而言甘,诱我也。

(昭公十一年) 带了很多礼物并且以甜言蜜语来拜访的人,必定是来引诱我的,须特别注意他。...

[!--writer--]朗读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昭公七年) 天所覆盖的都是王者的土地,不管住在怎样偏僻地方的人,无不是王者的百姓。...

[!--writer--]朗读
()

国将亡必多制。

(昭公六年) 趋于败亡的国家,经常是朝令夕改,迁变无常。 “老子”说:“天下多忌讳,民弥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滋昏。” “制”是法令、制度、繁文。有时被认为是亡国的前兆。...

[!--writer--]朗读
()

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昭公五年) 为政的人,对替自己办理私事的人予以嘉奖,或为自己的私怨而惩罚人,都是有违治道的。赏罚要站在公正的立...

[!--writer--]朗读
()

恃险与马之不可以为固也。

(昭公四年) 仅依赖地形的险要和兵员的充足,这个国家是不会巩固的。 国家安定强因的基础在于道义。...

[!--writer--]朗读
()

发短,而心甚长。

(昭公三年) 年纪越大头发就越容易脱落,但他的阅历识见却更为深邃。...

[!--writer--]朗读
()

敬无灾

(昭公三年) 有恭敬的心是避免一切灾害的良方。...

[!--writer--]朗读
()

非宅是卜,唯邻是卜。

(昭公三年) 不要为造房子坐向或动工的时间去问卜,应该为是否选到好邻里而问卜,也正是里仁为美的道理。 古人造房子,或者选择土宜,都要问卜。...

[!--writer--]朗读
()

凶人不终命也。

(昭公二年) 凶残暴戾的人,很少有善终的。...

[!--writer--]朗读
()

公事有公利,无私忌。

(昭公三年) 做公家的事,要以公家的利益为本。不能因自己的便易,把事情弄坏。 “私忌”是个人的利益。...

[!--writer--]朗读
()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襄公三十一年) 老百姓所希望的,上天一定会顺从满足他们。 此说和现在的民主思想不谋而合。...

[!--writer--]朗读
()

不义而强,其毙必速。

(昭公元年) 违背道义而能强盛的国家,一定很快的趋于败亡。 强盛一定要基于道义,才近正道。此说引申于个人和社会,亦同其义。...

[!--writer--]朗读
()

人心之不同也,如其面焉。

(襄公三十一年) 人心的不同就像每个人的面孔一样,个个都不相同。...

[!--writer--]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