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名句

分类: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谋攻》) 鉴 赏 这是孙子对用兵方法最简练的概括,是他战略思想的清楚表述。所谓“上兵”,是上等的、最好的用兵方法。“伐谋”是以谋伐敌,即用机智的谋略进行攻伐,用较少的兵力和时间即能取胜,而不...

[!--writer--]朗读
()

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作战》) 鉴 赏 这是孙子在《作战》篇最后对军队将帅重要性的总结言论。所谓“司”,即主持、掌握。全句意为: 知道如何用兵的将领,是掌握民众性命的人,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张预注:“民之死生,国之安危...

[!--writer--]朗读
()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谋攻》) 鉴 赏 孙子用兵打仗,有两手策略: 一为“战胜策”,即用战争手段击破敌人使其屈服;二为“全胜策”,即用威势或道德的...

[!--writer--]朗读
()

兵贵胜,不贵久

兵贵胜,不贵久。 ————(《作战》) 鉴 赏 这是孙子对《作战》全篇思想的总结。所谓“贵胜”,就是贵在速胜。孟氏注:“贵速胜疾还也。”梅尧臣注:“速则省财用、息民力也。”张预注:“久则师老财竭,易以生变,故但贵其速胜疾归。”按照孙子的战略思想...

[!--writer--]朗读
()

兵者,诡道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计》) 鉴 赏 孙子认为:“兵者,诡道也...

[!--writer--]朗读
()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作战》) 鉴 赏 在阐述了用兵作战要求速胜,“久则钝兵挫锐”,“久暴师则国用不足”,以及久拖不决“则诸侯乘其弊而起”便无法收拾等论题后,孙子总结道:“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其意是说,长久用兵作战而对...

[!--writer--]朗读
()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计》) 鉴 赏 孙子在《计》篇中论述“兵者,诡道也”,然后从“能而示之不能”到“亲而离之”,列举大量运用“诡道”而胜敌的方法,最后总结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writer--]朗读
()

兵者,国之大事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计》)鉴赏 这是《孙子兵法》开首《计》篇的第一句话。应该说,此言是一个警句。孙子用深沉的语调告诫人们:“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原指兵器。《说文解字》...

[!--writer--]朗读
()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墨子》佚文) 鉴 赏 《墨子》“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的名言,显示出中华民族绝妙的辩证哲理。辞义隽永,韵味无穷。“甘瓜”和“苦蒂”,相互依赖、渗透、联结和转化,是《墨经》所谓“同异交得”(对立统一)的一例。...

[!--writer--]朗读
()

利中取大,害中取小

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也,非取害也,取利也。其所取者,人之所执也。遇盗人,而断指以免身,利也。其遇盗人,害也。 ————(《大...

[!--writer--]朗读
()

凡兴利,除害也

凡兴利,除害也,其类在漏壅。 ————(《大...

[!--writer--]朗读
()

民生为甚欲

今王公大人,欲王天下,正诸侯,夫无德义,将何以哉?其说将必挟震威强,今王公大人,将焉取挟震威强哉?倾者民之死也!民生为甚欲,死为甚憎。所欲不得,而所憎屡至。自古及今,未尝有以此(指民所欲之生不得,而所憎之死屡至)王天下,正诸侯者也。今王公大人欲...

[!--writer--]朗读
()

一目视,不若二目视

古者有语焉,曰,一目之视也,不若二目之视也。一耳之听也,不若二耳之听也。一手之操也,不若二手之强也。 ————(《尚同下》) 鉴 赏 墨子引用古语说“一目视,不若二目视”,是中华民族固有传统认知学说的至理名言,是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朴...

[!--writer--]朗读
()

驾而不脱,张而不弛

程繁问于子墨子曰:“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息于瓴缶之乐。今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此譬之犹马驾而不脱,弓张而不弛,无乃有血气者之所不能至邪?” ————(《三辩》)...

[!--writer--]朗读
()

心无备虑,不可应猝

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猝。是若庆忌无去卫之心,不能轻出。夫桀无待汤之备,故放。纣无待武之备,故杀。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皆灭亡于百里之君者,何也?有富贵而不为备...

[!--writer--]朗读
()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

[!--writer--]朗读
()

俭节则昌,淫逸则亡

凡此五者,圣人之所俭节也,小人之所淫逸也。俭节则昌,淫逸则亡。此五者,不可不节。夫妇节而天地和,风雨节而五谷孰,衣服节而肌肤和。 ————(《辞过》) 鉴 赏 墨子“俭节则昌,淫逸则亡”的名言,是从无数盛衰兴亡的事实中总结出来的历史规律,具有极...

[!--writer--]朗读
()

天下从事,不可无法仪

子墨子曰: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悬,平以水。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犹逾...

[!--writer--]朗读
()

染苍则苍,染黄则黄

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

[!--writer--]朗读
()

太盛难守

今有五锥,此其铦,铦者必先挫。有五刀,此其错,错者必先靡。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 ————(《亲士》)...

[!--writer--]朗读
()

江河水非一源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夫恶有同方不取,而取同己者乎?盖非兼王之道也。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其直如矢,其平如砥,不足以覆万物。是故溪陕者速涸,逝浅者速竭,峣埆者其地不育。...

[!--writer--]朗读
()

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七十七章》) 鉴 赏 “损有余而补不足”被...

[!--writer--]朗读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八十一章》) 鉴 赏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语出《老子·八十一章》,它的意思是说,真诚的话不一...

[!--writer--]朗读
()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七十三章》) 鉴 赏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是现代汉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writer--]朗读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

[!--writer--]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