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道类) 发生事情时害怕受人怀疑、尽量逃避嫌疑乃是人之常情。不过此种反应乃是其修养不够所使然。一个有修养的人对于自己所相信的事情,必然具有贯彻到底的决心,而不理会世间的闲言闲语。...
(凡人)避嫌者,皆内不足也。。(家道类) 发生事情时害怕受人怀疑、尽量逃避嫌疑乃是人之常情。不过此种反应乃是其修养不够所使然。一个有修养的人对于自己所相信的事情,必然具有贯彻到底的决心,而不理会世间的闲言闲语。
(出处类) 如果彼此之间的友谊,是在不正当的动机下所建立的,那么绝对不会长久。(出自易睽卦 象传)...
不正而合,未有久而不离者也。。(出处类) 如果彼此之间的友谊,是在不正当的动机下所建立的,那么绝对不会长久。(出自易睽卦 象传)
(出处类) 纵然在生活遭遇困难不幸的时候,仍应当遵守正道贯彻到底。(出自易否卦中之程传) “否”即遭遇不幸、穷困潦倒之意。...
身虽否而道之亨也。。(出处类) 纵然在生活遭遇困难不幸的时候,仍应当遵守正道贯彻到底。(出自易否卦中之程传) “否”即遭遇不幸、穷困潦倒之意。
(家道类) 我们必须努力修养心性,消除轻浮的态度,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严。若非如此,则与人接触时,不但无法使对方对自己心服口服,反而会招致家人、属下的抱怨。(出自易家人卦中之程传)...
威严不先行于己,则人怨而不服。。(家道类) 我们必须努力修养心性,消除轻浮的态度,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严。若非如此,则与人接触时,不但无法使对方对自己心服口服,反而会招致家人、属下的抱怨。(出自易家人卦中之程传)
(家道类) 顺从乃是侍奉父母的基本态度。(这是程伊川所说的话)...
顺,事亲之本也。。(家道类) 顺从乃是侍奉父母的基本态度。(这是程伊川所说的话)
(存养类) 保持心灵平静,以谦虚忠厚的态度来接物,即为修养仁道的基...
敦笃虚静者,仁之本也。。(存养类) 保持心灵平静,以谦虚忠厚的态度来接物,即为修养仁道的基
(克己类) 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如果能够摒除私欲,而遵循理行事的话,那么不论在任何时候内心都会非常充实。(这是程伊川所说的话)...
(动箴曰……)顺理则裕,(从欲惟危。)。(克己类) 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如果能够摒除私欲,而遵循理行事的话,那么不论在任何时候内心都会非常充实。(这是程伊川所说的话)
(存养类) 对人类而言,最平常、最切身,而又最重要的事情,便是饮食与言语。(引自易颐卦之程传)...
事之至近而所系至大者,莫过于言语饮食也。。(存养类) 对人类而言,最平常、最切身,而又最重要的事情,便是饮食与言语。(引自易颐卦之程传)
(存养类) 平心静气的观察天地万物,便可发现到处都欣欣向荣的在繁生滋长,仿佛春天来临一般。此种气象与仁者之心完全一致。(这是程伊川所说的话)...
静后见万物,自然皆有春意。。(存养类) 平心静气的观察天地万物,便可发现到处都欣欣向荣的在繁生滋长,仿佛春天来临一般。此种气象与仁者之心完全一致。(这是程伊川所说的话)
(存养类)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谨慎言辞,以修养品德,注意饮食以保养身体。虽然二者均为平凡易解的事情,然而却是修养品德、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法则。(引自易颐卦之程传中)...
慎言语以养其德,节饮食以养其体。。(存养类)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谨慎言辞,以修养品德,注意饮食以保养身体。虽然二者均为平凡易解的事情,然而却是修养品德、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法则。(引自易颐卦之程传中)
(存养类) 写字本身就是一门修养的学问。(这是程明道所说的话) (参考)明道先生曰:“某写字时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
写字……此是学。。(存养类) 写字本身就是一门修养的学问。(这是程明道所说的话) (参考)明道先生曰:“某写字时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
(致右类) 学者在读书之后,必须牢记书中所记载的一切,然后将其消化吸收,使其变成自己的学问,充实自己的心灵。如果只是为了广博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见闻,而研究学问,那便违背了求学的本旨。(这是程伊川所说的话)...
学者要自得。。(致右类) 学者在读书之后,必须牢记书中所记载的一切,然后将其消化吸收,使其变成自己的学问,充实自己的心灵。如果只是为了广博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见闻,而研究学问,那便违背了求学的本旨。(这是程伊川所说的话)
(致知类) 我们研究学问,并不一定要广泛涉猎许多书籍,最主要的还是在切实掌握书中的要义。(这是程伊川所说的话)...
书不必多看,要知其约。。(致知类) 我们研究学问,并不一定要广泛涉猎许多书籍,最主要的还是在切实掌握书中的要义。(这是程伊川所说的话)
(致知类) 我们在遇到疑难的时候,往往会拘泥于旧有的成见,因此大家若欲解决疑难,就必须先澄清旧有的成见,以谦虚客观的态度尽量接受新的意见。(这是张横渠所说的话)...
(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致知类) 我们在遇到疑难的时候,往往会拘泥于旧有的成见,因此大家若欲解决疑难,就必须先澄清旧有的成见,以谦虚客观的态度尽量接受新的意见。(这是张横渠所说的话)
(致知类) 求学问的主要目的即在理解疑难,因此学者在研究学问时,必须先学会如何对事物发生疑问。(这是程伊川所说的话)...
学者先要会疑。。(致知类) 求学问的主要目的即在理解疑难,因此学者在研究学问时,必须先学会如何对事物发生疑问。(这是程伊川所说的话)
(致知类) 我们本身与其他万物,亦即宇宙中的一切事物,本源并无二致。天理与人性乃是完全相同的东西。 这是宋儒的思想。...
物我一理。。(致知类) 我们本身与其他万物,亦即宇宙中的一切事物,本源并无二致。天理与人性乃是完全相同的东西。 这是宋儒的思想。
(致知类) 我们必须观察天地万物得知其共通之理,然后再运用于自己的身上,将万事万物之理与自己的行为互相对照,如此方能达到致知的地步。因为天理与人心本源为一,能使物我一贯。(这是程伊川所说的话)...
观物察己。。(致知类) 我们必须观察天地万物得知其共通之理,然后再运用于自己的身上,将万事万物之理与自己的行为互相对照,如此方能达到致知的地步。因为天理与人心本源为一,能使物我一贯。(这是程伊川所说的话)
(致知类) 研究学问开始于对切身问题的思考。(这是程伊川所说的话) 一般人很容易误认为判断事情时,只需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即可明白一切事理。事实上仅凭眼睛和耳朵,并不能完全了解所有的道理,必须再根据切身问题予以深入的思考才行,若非如此,便不...
学原于思。。(致知类) 研究学问开始于对切身问题的思考。(这是程伊川所说的话) 一般人很容易误认为判断事情时,只需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即可明白一切事理。事实上仅凭眼睛和耳朵,并不能完全了解所有的道理,必须再根据切身问题予以深入的思考才行,若非如此,便不
(为学类) 为永恒的未来打开太平盛世的局面。我们不可只研究仅能适用于一时的学问,而忽略了后世长远的需要。 请参照“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为学类) 为永恒的未来打开太平盛世的局面。我们不可只研究仅能适用于一时的学问,而忽略了后世长远的需要。 请参照“为往圣继绝学”。
(为学类) 为已去世的圣人宣扬即将绝灭于世的学行教化,换言之即重新将圣人之道阐明于世。(这是张横渠所说的话) (参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往圣继绝学。。(为学类) 为已去世的圣人宣扬即将绝灭于世的学行教化,换言之即重新将圣人之道阐明于世。(这是张横渠所说的话) (参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学类) 贫困、忧戚的环境能够磨练一个人,使其成为一块有价值的宝玉。(这是张横渠所说的话)...
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为学类) 贫困、忧戚的环境能够磨练一个人,使其成为一块有价值的宝玉。(这是张横渠所说的话)
(为学类) 研习学问时,如果心存一丝希望借此获得名利的想法,则其所学即为虚伪的学问。...
有意近名,则是伪也。。(为学类) 研习学问时,如果心存一丝希望借此获得名利的想法,则其所学即为虚伪的学问。
(为学类) 谈到研究学问,便须以遵奉天道为志向;谈到做人,便须以效法圣人,达到圣贤境界为目标。(这是程伊川所说的话)...
言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为学类) 谈到研究学问,便须以遵奉天道为志向;谈到做人,便须以效法圣人,达到圣贤境界为目标。(这是程伊川所说的话)
(为学类) 涵养即修养,修养心性须以敬为首要之功。所谓敬即主一无适之意,我们如果能够养成对万事万物均存有尊敬之心,那么即使在没有尊敬的对象时,也必然会自动谨慎自己的言行。...
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为学类) 涵养即修养,修养心性须以敬为首要之功。所谓敬即主一无适之意,我们如果能够养成对万事万物均存有尊敬之心,那么即使在没有尊敬的对象时,也必然会自动谨慎自己的言行。
(为学类) 虽然用言语无法表现出来,但是只要内心能够有所领悟,有所体会,那么这便是真正的自得。...
(学)不言而自得者,乃自得也。。(为学类) 虽然用言语无法表现出来,但是只要内心能够有所领悟,有所体会,那么这便是真正的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