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篇 敬身) 爬到高城之上,不可任意以手指向远方,也不可高声大喊,因为城者乃众人会聚之所,见闻者众,不指、不呼乃唯恐惑人耳目,骇人听闻。...
登城不指,城上不呼。。(内篇 敬身) 爬到高城之上,不可任意以手指向远方,也不可高声大喊,因为城者乃众人会聚之所,见闻者众,不指、不呼乃唯恐惑人耳目,骇人听闻。
(内篇 敬身) 骄傲之心不可伸长,男女之欲不得放纵,心志不能期求全部达成,快乐也要有所节制。因为骄傲则丧德,纵欲则败身,志满则人离,乐极而生悲,如此则有害于身志,学者应引以为戒。...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内篇 敬身) 骄傲之心不可伸长,男女之欲不得放纵,心志不能期求全部达成,快乐也要有所节制。因为骄傲则丧德,纵欲则败身,志满则人离,乐极而生悲,如此则有害于身志,学者应引以为戒。
(内篇 敬身) 钱财有当得与不当得者,不当得者而任意收取,则有害义理;危难有可免与不可免者,不可免而任意逃避,则违背天道。...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内篇 敬身) 钱财有当得与不当得者,不当得者而任意收取,则有害义理;危难有可免与不可免者,不可免而任意逃避,则违背天道。
(内篇 敬身) 孔子说,亲,犹木之本;子,犹木之枝。子出于亲,如枝出于本也,根本若是受了伤害,则枝叶无从生长而逐渐枯萎死亡,故根本之重要于此可见。...
伤(其)本,枝从而亡。。(内篇 敬身) 孔子说,亲,犹木之本;子,犹木之枝。子出于亲,如枝出于本也,根本若是受了伤害,则枝叶无从生长而逐渐枯萎死亡,故根本之重要于此可见。
(内篇 敬身) 偏爱某一个人,如果对方有过错,也应加以规劝阻止,不稍加溺爱;厌恶一个人,如果对方有优点,也绝不予以掩饰,而有所偏恶。...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内篇 敬身) 偏爱某一个人,如果对方有过错,也应加以规劝阻止,不稍加溺爱;厌恶一个人,如果对方有优点,也绝不予以掩饰,而有所偏恶。
(内篇 明伦) 人们都喜欢在不必要的时候发言辩论;又在不必认真的时候,详加审查,其实这两者皆无济于事,是应该舍弃的。...
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内篇 明伦) 人们都喜欢在不必要的时候发言辩论;又在不必认真的时候,详加审查,其实这两者皆无济于事,是应该舍弃的。
(内篇 敬身) 庄敬之心如果胜于怠惰之心,则凡事莫不肃然以赴,无有不吉者;反之,则松懈放弛,百事皆废,无有不灭者。 《丹书》,这是周武王的老师太公望上呈武王的一本书。 (参考)丹书曰……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即言天理若是胜过人欲,则凡事出于义理,...
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内篇 敬身) 庄敬之心如果胜于怠惰之心,则凡事莫不肃然以赴,无有不吉者;反之,则松懈放弛,百事皆废,无有不灭者。 《丹书》,这是周武王的老师太公望上呈武王的一本书。 (参考)丹书曰……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即言天理若是胜过人欲,则凡事出于义理,
(内篇 明伦) 人们每当宦途有所成就之时,则志得意满,而不修德业,怠忽其职守。小病初愈,则恣意放纵,而复得疾病,以至于始终不见好转,身体嬴弱不堪。...
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小愈。。(内篇 明伦) 人们每当宦途有所成就之时,则志得意满,而不修德业,怠忽其职守。小病初愈,则恣意放纵,而复得疾病,以至于始终不见好转,身体嬴弱不堪。
(内篇 明伦) 君子之人皆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所以不要要求别人竭尽其心力来款待我们,也不能因为对方态度之诚恳而任意非为,若能如此谦虚、节制,才能够建立永远之友谊。...
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内篇 明伦) 君子之人皆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所以不要要求别人竭尽其心力来款待我们,也不能因为对方态度之诚恳而任意非为,若能如此谦虚、节制,才能够建立永远之友谊。
(内篇 明伦) 对待朋友的方法是,对方如有过错,必须尽己之心以循循善诱之;对方不听,则不再多言,否则过份唠叨,无异于自取其辱。其实此处之不再多言,并非全然不再进言,乃等待对方自己觉悟,而不强其必从,见其若有悔意,犹可继续伺机而进。...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内篇 明伦) 对待朋友的方法是,对方如有过错,必须尽己之心以循循善诱之;对方不听,则不再多言,否则过份唠叨,无异于自取其辱。其实此处之不再多言,并非全然不再进言,乃等待对方自己觉悟,而不强其必从,见其若有悔意,犹可继续伺机而进。
(内篇 明伦) 孝顺父母始于不敢毁伤身体,以侍奉双亲,中于在朝为官,替天行道,以侍奉国君;至于立身,奉行圣贤,如此贯彻始终,才算尽到孝道。...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内篇 明伦) 孝顺父母始于不敢毁伤身体,以侍奉双亲,中于在朝为官,替天行道,以侍奉国君;至于立身,奉行圣贤,如此贯彻始终,才算尽到孝道。
(内篇 明伦) 有尊贵的客人在座,不要大声喝斥狗,恐怕客人听了吃惊,如此才算尽到待客之道。...
尊客之前不叱狗。。(内篇 明伦) 有尊贵的客人在座,不要大声喝斥狗,恐怕客人听了吃惊,如此才算尽到待客之道。
(内篇 明伦) 孝之始,以爱身为先。而身者得自于父母,故但凡身体发肤,都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毁伤;若有毁伤,则无异于毁伤父母。 若能爱护其身,且奉行圣贤之正道,自然能扬名于后世,光耀父母,则孝之终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内篇 明伦) 孝之始,以爱身为先。而身者得自于父母,故但凡身体发肤,都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毁伤;若有毁伤,则无异于毁伤父母。 若能爱护其身,且奉行圣贤之正道,自然能扬名于后世,光耀父母,则孝之终也。
(内篇 明伦) 地位显贵则容易骄傲,骄傲则容易遭至危险,所以凡是地位居于一国臣民之上者,不以显贵而矜,如此虽在高位,也不至于有倾覆危难的一天。 至于有财富的人,若能节制财用,谨守法度,则虽有万贯家产,也不至于有盈溢的危险。 为政者若能谨遵以上两...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内篇 明伦) 地位显贵则容易骄傲,骄傲则容易遭至危险,所以凡是地位居于一国臣民之上者,不以显贵而矜,如此虽在高位,也不至于有倾覆危难的一天。 至于有财富的人,若能节制财用,谨守法度,则虽有万贯家产,也不至于有盈溢的危险。 为政者若能谨遵以上两
(内篇 明伦) 古时凡是有所祭拜之前,必定先行齐戒之日。齐戒之时,不饮酒、不茹荤,以示诚敬。同时还要回想父母生前的各种景况,诸如其住所、其谈笑语声、其心志意念、其喜乐嗜好,如此才算尽到了祭拜的礼节。...
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内篇 明伦) 古时凡是有所祭拜之前,必定先行齐戒之日。齐戒之时,不饮酒、不茹荤,以示诚敬。同时还要回想父母生前的各种景况,诸如其住所、其谈笑语声、其心志意念、其喜乐嗜好,如此才算尽到了祭拜的礼节。
(内篇 明伦) 亲在当以远游为戒,若是情非得己而必须远游,则必明告父母远游之所在,而且尽可能不中途转往他处,逾期而归,使得父母为此悬念不已。...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内篇 明伦) 亲在当以远游为戒,若是情非得己而必须远游,则必明告父母远游之所在,而且尽可能不中途转往他处,逾期而归,使得父母为此悬念不已。
(内篇 明伦) 为人子女者,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小心谨慎。不登高临深,以陷于危险之境地,如此才能做到尊亲爱身的要求。...
不登高,不临深。。(内篇 明伦) 为人子女者,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小心谨慎。不登高临深,以陷于危险之境地,如此才能做到尊亲爱身的要求。
(内篇 明伦) 凡是深爱父母的孝子,必定具有温和的气质。既有温和的气质,则表现于脸上的,必定是愉悦表情。既然表情愉悦,则整个人的态度,必定委婉柔顺,毫不粗暴。 若是为人子者,都能做到以上这个地步,则晨昏定省,一切节文,自必发自敬爱之诚心,而流露...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内篇 明伦) 凡是深爱父母的孝子,必定具有温和的气质。既有温和的气质,则表现于脸上的,必定是愉悦表情。既然表情愉悦,则整个人的态度,必定委婉柔顺,毫不粗暴。 若是为人子者,都能做到以上这个地步,则晨昏定省,一切节文,自必发自敬爱之诚心,而流露
(内篇 明伦) 为了子者,当善体父母之心,不可一时怠忽,否则父母受苦,则有违人子之礼。……平常在父母面前讲话时,切忌自己称老,以免父母思想起自己的余日无多而感觉不安。不但如此,也不要言及他人之老,以免父母联想到自己,而徒生伤悲。...
凡为人子之礼……恒言不称老。。(内篇 明伦) 为了子者,当善体父母之心,不可一时怠忽,否则父母受苦,则有违人子之礼。……平常在父母面前讲话时,切忌自己称老,以免父母思想起自己的余日无多而感觉不安。不但如此,也不要言及他人之老,以免父母联想到自己,而徒生伤悲。
(内篇 立教) 幼子天性未泯,可塑性极高,故其模范不可不正,教之以信,则信;教之以伪则伪,能不谨慎而为? 视与“示”同,教育的意思。诳,即欺骗。毋诳,不要欺骗。为人父母或为人师者,必须以身作则,不要轻易地做出欺骗小孩子的事情,因为他们所受的影响将...
幼子常视毋诳。。(内篇 立教) 幼子天性未泯,可塑性极高,故其模范不可不正,教之以信,则信;教之以伪则伪,能不谨慎而为? 视与“示”同,教育的意思。诳,即欺骗。毋诳,不要欺骗。为人父母或为人师者,必须以身作则,不要轻易地做出欺骗小孩子的事情,因为他们所受的影响将
(内篇 立教) 如果一个人想吃就吃、想穿就穿、想玩就玩,而不接受教育的感化和拘范,那么这个人和禽兽又有什么区别?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以其有道也,所以圣人为使人有别于禽兽,乃教之以人伦,以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内篇 立教) 如果一个人想吃就吃、想穿就穿、想玩就玩,而不接受教育的感化和拘范,那么这个人和禽兽又有什么区别?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以其有道也,所以圣人为使人有别于禽兽,乃教之以人伦,以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观圣贤类) 程明道先生在与人交往时,全心都是充满着一团和气。能够浑然一团和气,自然能与人相亲,而无格格不入的现象。...
接人则浑是一团和气。。(观圣贤类) 程明道先生在与人交往时,全心都是充满着一团和气。能够浑然一团和气,自然能与人相亲,而无格格不入的现象。
(内篇 立教) 不教,不为师以教人也。内而不出,蓄其德而不暴于外也。即言博览群书,广泛研究,但并不在于把所学教导别人;又为了确定自己确有所得,故训练自己将一切蕴蓄在心中的工夫。...
博学不教,内而不出。。(内篇 立教) 不教,不为师以教人也。内而不出,蓄其德而不暴于外也。即言博览群书,广泛研究,但并不在于把所学教导别人;又为了确定自己确有所得,故训练自己将一切蕴蓄在心中的工夫。
(观圣贤类) 与别人相处的非常融洽,从不标新立异自命不凡。但也不因此而失去自己的立场,随波逐流不辨是非。(引自《中庸》)...
和而不流。。(观圣贤类) 与别人相处的非常融洽,从不标新立异自命不凡。但也不因此而失去自己的立场,随波逐流不辨是非。(引自《中庸》)
(观圣贤类) 心胸宽广有如一望无际的大海一般。(这是程伊川对程明道的赞词) “浩”即广大无边之意。“沧溟”即大海。...
浩乎若沧溟之无际。。(观圣贤类) 心胸宽广有如一望无际的大海一般。(这是程伊川对程明道的赞词) “浩”即广大无边之意。“沧溟”即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