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名句

分类: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主父偃“谏伐匈奴书”) 不论国家多么强大,领导者好战的国家一定会被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安定,但不可忘记勤加防备,否则也将会有危险。 国家强盛,往往想向外扩展权势,穷兵黩武的结果,民不聊生,败亡将至,但天下太平,若是只知安逸享乐,忘记备战,也很...

[!--writer--]朗读
()

应天顺人。

(班彪“王命论”) 能承应天意,顺服民心,是处事的基本态度;也是二帝三王所以拥有天下的原因。 故君王若想得天命而有天下,首先就要顺应人心。...

[!--writer--]朗读
()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韩非“说难”) 很多事由于能保守秘密而成功,有很多事却因为无意间泄露而遭受失败。 韩非阐明讲话技巧的重要,必须斟酌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讲话的技巧。对于无心所犯的过错,更需要小心提防。...

[!--writer--]朗读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李斯“谏逐客书”) 泰山之所以那么高大,是因为能不排除细碎的土壤。河海之所以那么深广,是因为能容纳各种细小河流。 国家之所以强盛不衰,是因为民心之所趋。所以帝王能不舍弃卑微的人民,才能显扬他的盛德。...

[!--writer--]朗读
()

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 要有异于常人的本领,才能完成不平凡的事情;有不平凡的事迹,才能建立不朽的功业。 人们若要树立不朽的德业,除了天时之外,必须再加上本身不凡的才干,才能留名后世,千古传颂。...

[!--writer--]朗读
()

知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韩非“说难”) 同样的事,因为各人的立场不同,所得到的评论也不一样。 宋国有一个富翁,因为下雨围墙倒塌。富翁的儿子对父亲说:若不尽快修好,则小偷容易进来。隔壁邻人的父亲也这样说。到了晚上,果然小偷把财物偷走。事后富翁称赞自己的儿子有先见之明...

[!--writer--]朗读
()

居之,一岁,种之以谷。十岁,树之以木。百岁,来之以德。

(司马迁“货殖列传”) 如果只想在一个地方住一年,就种植短期易熟的谷物。若想居住十年,就该种些高大的树木,绿化自己的田园。如果希望百年以后,还能被人们深深怀念,就要树立永久的德望。 谷物树木的生命到底有限,百年以后,人的躯壳连同树木都将殒灭成...

[!--writer--]朗读
()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曲调愈高,能跟着唱和的人愈少。 宋玉藉着楚襄王的问话,说明圣人具有伟大德行,美好操守,不与世人雷同。自己的德行这私高超,一般肤浅的俗人,怎能了解我而引起共鸣,正是曲高和寡,圣贤之人唯有孤芳自赏了。...

[!--writer--]朗读
()

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偷天宫以私己乎。

(王符“潜夫贵忠论”) 偷窃别人的财物,我们还可称之为盗贼。那些奉天命而掌权的官吏,为自己的私念,剥削人民,不是比盗贼更过分吗?两句话表示对贪官污吏的不满,认为他们的行径无异于盗贼,甚且过之。...

[!--writer--]朗读
()

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苏东坡“刑赏忠厚之至论”) 行仁可以过分,行义却不可过度。 仁具有同情心,太过于仁慈,还不失为君子。义要顺从事理裁断,太过于严厉,则属性情残忍。所以行仁过度无妨,义则不可。奖赏可稍宽容,刑罚却不可太严厉。...

[!--writer--]朗读
()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苏东坡“刑赏忠厚之至论”) 罪的轻重有可疑时,要从轻发落。功的轻重有可疑时,应从重奖赏。刑罚有可杀可不杀的,则宁可不杀无辜的人,而负失刑的责任。 苏东坡说明行使赏罚,要用心忠厚,才能使人民向善,使刑罚发挥最高的效用。 “不经”指与法律条款不一...

[!--writer--]朗读
()

赏疑从与。

(苏东坡“刑赏忠厚之至论”) 赏赐臣子,虽有疑惑,依然要赏他,藉以推广恩泽。相反的,刑罚如有可疑,宁可不罚,所以审慎刑罚。 赏罚全要以民为主,必须实行有利的地方,一方面推广朝廷德政,一方面免于伤害无辜。...

[!--writer--]朗读
()

为可,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不可,为于不可为之是,则凶。

(扬雄“解嘲”) 可行的事情,要在适当的时机实行,才能顺利完成。不可行的策略,偏偏在不适当的时间实行,结果一定失败。举汉高祖时,陈平出奇计制胜为例,说明顺应时机的重要。时机不对,事情不易成功,有时甚至会招致凶险。...

[!--writer--]朗读
()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触而醉月。

(李太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琼筵”比喻筵席的珍贵。“羽触”指鸟形的酒爵。大家围坐在花丛中,摆开丰盛的筵席;拿着鸟形的酒爵,轮流传递;共享美酒珍肴,陶然共醉于月下。 李白藉春夜设宴桃李园,抒发自己的胸怀。但觉人生忽即瞬逝,且莫辜负天地赐予的良...

[!--writer--]朗读
()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李太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逆”是迎接。“旅”是旅人。“逆旅”指旅舍。 天地像包容万物的旅馆,光阴是历史的过客。以天地的广阔衬托万物的渺小,以光阴的永恒隐喻人生的短暂。人生苦短,浮生若梦,所以要及时行乐。...

[!--writer--]朗读
()

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扬雄“解嘲”) 高明的世家,无论处于何处,连鬼神都想窥视其室内情景。比喻名声响亮的豪奢之家,容易招致别人嫉陷,或是宵小的窥探。 扬雄解人嘲讽,说明自己已潜心修德,位不高显,故无需担心别人的嫉羡与伤害。...

[!--writer--]朗读
()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屈原“渔父辞”) 自己守身如玉,所以有高洁的德操,就好像刚沐浴过,不愿蒙受尘埃一般。屈原心意已死,生死何足计较,宁可清白以终,不愿被世俗的污浊所感染。 这是屈原对渔父表明自己的态度志向。...

[!--writer--]朗读
()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李太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大块”指天地。暖阳阳的春天,烟雾缥缈的景致,正召唤着我。而广阔的天地,明媚的风光,给我许多灵感。 暖春烟漫吸引着我,予我自然的文采。...

[!--writer--]朗读
()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屈原“渔父辞”) 真正的圣人,并不固守既有的法则,并不拘泥于物理;而能顺应时势的变迁而修正自我的行为。此即俗语所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writer--]朗读
()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辞”) 世人都为追逐功名利禄而变得污浊不堪;只有我不为名利所动,志节清高。世人都浑浑噩噩,沉醉在酒中;只有我保持着清醒,想为国尽忠。 这是屈原回答渔父,自己为何被贬谪的原因。...

[!--writer--]朗读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卜居”) 比喻器物的使用,各有所偏,难以兼备。尺比寸长,但测量小东西时,反倒无用;寸虽较短,但也有它的长处。故器物各有所用,即使龟甲蓍草恐怕也不能全然解决疑问。 屈原“卜居”一章采用对答方式,非真有其事,只不过藉以表明自己的心迹罢了。所...

[!--writer--]朗读
()

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

(司马迁“屈原列传”) 人在痛苦难捱之时,没有不呼喊父母的。百姓到苦难无告之时,也没有不呼天喊地的。 司马迁说明屈原处境艰难,忠心耿耿,却被君王怀疑,贬官远放,正是怨怼无助。...

[!--writer--]朗读
()

吐辞为经,举足为法。

(韩文公“进学解”) 说出来的话就是经典;一举手一投足,被天下视为楷模。此乃引用孟荀两大儒者,生前坎坷之际遇为例,说明自己命运之乖戾,正如孟荀当时决心显扬儒学,留名后世一样。...

[!--writer--]朗读
()

命与仇谋,取败几时。

(韩文公“进学解”) 命运之神与仇敌都设计谋害于你,因此不知自将遭遇失败。这是韩愈的学生对他的批评,怀疑学识之意义和价值,因为韩愈虽然尊崇儒学,修养德性;仍不受朝廷重用,命运坎坷,进学又有何益?...

[!--writer--]朗读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文公“进学解”) 学业精进,由于勤勉进取;荒废,则由于嬉戏怠惰。德行的完成,由于深思谨求;德行的颓败,则由于苟且随便。 成功必由努力而来,不可心存侥幸之念。因此一旦荒疏学业?必会退步;德行不勤加修持,必会败坏。...

[!--writer--]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