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名句

分类:

粒粒皆辛苦。

(五言古风短篇李绅“悯农”) 我们的饭食,得来不易,每一粒都有着农夫的汗水,饱含时获的辛劳。 (参考)锄禾日当午,汁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writer--]朗读
()

遍身绮罗者,不是养蚕人。

(五言古风短篇无名氏“蚕妇”) 从养蚕制丝,到绮罗成匹,不是一段轻松的过程。养蚕人付出了所有的辛劳与岁月,换来的却不是玉食锦衣;穿着七彩锦罗的,却不是当初劳苦辛勤,为一丝一线不眠不休的养蚕人。没有为绮罗而劳苦的人,反倒享受了绮罗的丰泽。 (参考)...

[!--writer--]朗读
()

春水满四泽。

(五言古风短篇陶渊明“四时”) 一到了春天,河里湖里的水都涨得满满的,到处呈现一片生机,“春光摇曳,春水遍地”,这就是春日殊景。 (参考)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writer--]朗读
()

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五言古风短篇 李邺“读李斯传”) 一个人的手,也许掩得了一个人的眼睛,但要想遮掩天下人的眼睛,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一个人所见有限,难免没有疏忽,而众人的注目则不然。因此,做了坏事,不要以为轻易能瞒天过海,狐狸尾巴在众目睽睽之下,总会败露的。...

[!--writer--]朗读
()

新凉人郊墟,灯火稍可亲。

(劝学文韩退之劝学文) 读书当然也要趁时;譬如说,刚刚进了秋天,暑热已退,凉意微来,灯火不熄不寒,郊外的山岗清爽宜人,这就是一个最好的读书夜了。...

[!--writer--]朗读
()

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

(劝学文朱文公劝学文) 对一个凡事拖延,不肯力行的人来说,明天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明天永远只是一个藉口,而不是一个实践的日子。事情今日不完成,明日也同样完成不了,因为明天还有明天,永远有明天也就等于始终没有今天。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学问是学不完...

[!--writer--]朗读
()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教子孙愚。

(劝学文白乐天劝学文) 再肥沃的土地,也要适时耕耘,才有收获。否则即使良田千顷,不事稼穑,仓廪自必空虚。同样的道理,家里藏书万册,而不令子弟研读,这样的子弟,怎能渊博而不坠于騃呢!...

[!--writer--]朗读
()

读书万倍利。

(劝学文王荆公劝学文) 读书是一种投资,不论就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而言,读书都是一笔有盈无亏的生意。读好了书,自然能够千名求禄,即使不然,书本带给自己的益处,也是难以数计,受用无穷的。...

[!--writer--]朗读
()

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

(劝学文司马温公劝学文) 生而不养,养而不教,对下一代会造成放纵和惰落。不但父母对子女有责任,老师对学生也有责任。老师若不能严督劝教,便是失职。...

[!--writer--]朗读
()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六一居士“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个朝代的兴盛衰亡,虽说是由天命注定,但难道跟人为的因素没有关系吗? 欧阳修引用后唐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史例,说明盛衰的关键是因人事而非天命。谨慎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个人丧身,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正如...

[!--writer--]朗读
()

古文真宝

“古文真宝”二十卷,相传为宋黄坚所编,作者自战国迄宋不等。前集(十卷)大抵以书为主,后集(十卷)则以文为主。 前集以宋真宗劝学文起首,后集则以诸葛亮出师表和李密陈情表为经纬,劝学励善,是一部教忠教孝的典籍。 书中所选,多为诗文典籍中之精髓。...

[!--writer--]朗读
()

虎啸而风冽,龙兴而致云。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 虎啸时伴着冽冽的风声,龙腾时涌现层层云彩。 比喻先有圣主才会有贤臣,也惟有在贤臣辅佐之下,君主才显得出圣明。同样的只有在圣主治理之下,贤臣才敢无所顾忌的发挥所长。此言君臣相辅相成的道理。...

[!--writer--]朗读
()

勤于求贤,而逸于得人。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 做君主的人,要拼命努力的寻访贤人。当朝廷中得到贤人辅政,各种官职都有适当的人担任,才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也就是说明君若能任用贤臣,使朝政上轨道,才能安逸度日。...

[!--writer--]朗读
()

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

(谢枋得“却聘书”) 对时局不满,慷慨而赴死难,是很容易的。要想从容地就义而死,却是很难的。 宋亡后,文天祥正气凛然的就死。元世祖不杀谢枋得,谢枋得也不想受元朝礼聘,宁可为宋臣以终。上书婉转的表明心迹,并引用司马迁“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writer--]朗读
()

兵法乘劳。

(诸葛孔明“后出师表”) 兵法上讲求趁人之劳,而现在正是进攻的时刻。 诸葛亮表明讨伐之举,刻不容缓。...

[!--writer--]朗读
()

智者不倍时而弃利。

(鲁仲连“遣燕将书”) 明智的人,不会做违背时机而抛弃大利的事情。智者视天时地利而行事,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writer--]朗读
()

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

(司马光“谏院题名记”) 那些急于求名的人,就和那些急于求利的人一样。司马迁劝戒谏官,要为国家利益着想,不要追逐自己的名声。谏官集全国上下得失于一身,能不谨慎吗?...

[!--writer--]朗读
()

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诸葛孔明“后出师表”) 不去讨贼,王业将要灭亡。与其坐着等敌人攻伐而灭亡,倒不如冒险主动地去攻伐敌人。 诸葛亮说明汉贼不能两立,王业不能偏安四川的道理虽然蜀汉力量薄弱,但讨贼势在必行,不必瞻望犹疑。...

[!--writer--]朗读
()

民贫则奸邪生。

(龟错“论贵粟疏”) 人民一旦贫乏,则奸邪的事就会不断孳生。人民生活不富足,乃由于为政者不注重农耕之故。 汉朝初年,工商发达,操纵经济之权,并吞农民土地,使农民无法安居乐业。龟错上疏力主“重农抑商”,才能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抑止奸邪之横生泛滥...

[!--writer--]朗读
()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

(乐毅“报燕惠王书”) 君子纵使与人绝交,也不口出恶言。忠臣一旦去官,离国而去,也不刻意洗刷自己的罪名。 乐毅曾替燕国立下盖世战功,攻克齐国七十城池。后来却遭小人的毁谤,君主怀疑,乃亡命他国。内心自有愤懑,但他仍秉着磊落的胸襟,敦厚的情怀写了...

[!--writer--]朗读
()

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生本来就有一死,有的死得有价值,像泰山一样重;有的死得没有价值,比鸿毛还轻。 人要死得有价值,司马迁说明自己所以能忍受腐刑的痛苦而不死,是因为想留下一本历史钜著,以藏于名山,传于后人。...

[!--writer--]朗读
()

损有余,补不足。

(龟错“论贵粟疏”) 搜取富人的余财,来补助穷困的农人。使农人能专心耕作,安居乐业,才是为政的真谛。...

[!--writer--]朗读
()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司马迁“报任安书”) 士人只为了解自己的人辛劳奔走,女子只为自己喜爱的人打扮修饰。 钟子期死后,伯牙终身不再弹琴。司马迁感慨知己难遇,君王不加重用。...

[!--writer--]朗读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中山靖王“闻乐对”) 舆论的力量确实可怕,就像众人的毁谤能熔化金子一般,累积的谗言也能销蚀骨肉。 也就是说舆论力量之强大,不容忽视其他成语,诸如:“三人成虎”、“积非成是”、“千夫所指,无疾而终”等等意思都相同。...

[!--writer--]朗读
()

欲人之勿闻,莫若勿言。欲人之勿知,莫若勿为。

(枚乘“谏吴王书”) 不希望让别人听到的事,最好自己不要讲出去。不希望别人知道的事,就不要去做。此即俗语所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这是枚乘劝谏吴王,要他自我省察。...

[!--writer--]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