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性恶》) 鉴 赏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其实,人的本性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同上),并无所谓善恶,但若一味顺其性发展则必然会走向恶,而人之所...
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性恶》) 鉴 赏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其实,人的本性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同上),并无所谓善恶,但若一味顺其性发展则必然会走向恶,而人之所
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 ————(《性恶》) 鉴 赏 荀子说,擅长谈论古代事情的人必定会用今天的事情作为验证。对于荀子思想的研究,一直有着“法先王”和“法后王”之争...
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 ————(《性恶》) 鉴 赏 荀子说,擅长谈论古代事情的人必定会用今天的事情作为验证。对于荀子思想的研究,一直有着“法先王”和“法后王”之争
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 ————(《解蔽》) 鉴 赏 荀子将人心比作装满水的盘子,盘中的水只有在平静清澈的状态下才能照见物体。北宋哲学家邵雍在《观物吟》诗中说道:“天下之平,莫若止水。”又说“人心...
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 ————(《解蔽》) 鉴 赏 荀子将人心比作装满水的盘子,盘中的水只有在平静清澈的状态下才能照见物体。北宋哲学家邵雍在《观物吟》诗中说道:“天下之平,莫若止水。”又说“人心
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 ————(《解蔽》) 鉴 赏 人从一生下来就有认识能力,我们的眼睛能看到五色,耳朵能听到五音,嘴巴能品尝五味,我们的五官可以接收外界各种信息并且把这些信息储藏并记忆在...
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 ————(《解蔽》) 鉴 赏 人从一生下来就有认识能力,我们的眼睛能看到五色,耳朵能听到五音,嘴巴能品尝五味,我们的五官可以接收外界各种信息并且把这些信息储藏并记忆在
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 ————(《天论》) 鉴 赏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正酝酿着一场大变革,思想空前解放。此时私学兴起,打破了当时“学在官府”的限制,不再是只有王公贵族的子弟才有资格接受教育,各阶层...
万物为道一偏。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 ————(《天论》) 鉴 赏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正酝酿着一场大变革,思想空前解放。此时私学兴起,打破了当时“学在官府”的限制,不再是只有王公贵族的子弟才有资格接受教育,各阶层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天论》) 鉴 赏 天有其时,这里的天是指自然意义上的“天”——自然界。天上的日月星辰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 地球围绕太阳一周为一年,一年中又分成春夏秋冬四时;月...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天论》) 鉴 赏 天有其时,这里的天是指自然意义上的“天”——自然界。天上的日月星辰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 地球围绕太阳一周为一年,一年中又分成春夏秋冬四时;月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天论》) 鉴 赏 在浩瀚的天空中,众星相随旋转,太阳和月亮轮流将光辉洒向大地,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着出现。阴阳是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荀子的时...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天论》) 鉴 赏 在浩瀚的天空中,众星相随旋转,太阳和月亮轮流将光辉洒向大地,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着出现。阴阳是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荀子的时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祅怪不能使之凶。 ————(《天论》) 鉴 赏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先秦时期,人们认为天和人一样,是有意识的,并主宰着人...
强本而节用,养备而动时,修道而不贰。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祅怪不能使之凶。 ————(《天论》) 鉴 赏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先秦时期,人们认为天和人一样,是有意识的,并主宰着人
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 ————(《议兵》) 鉴 赏 这句话出自《荀子·议兵》。荀子和临武君在赵孝成王面前讨论用兵之道,临武君认为天时、地利或是权谋变诈才是用兵要道,荀子反驳说这都不如用仁心使人民归附自己,君臣一心,军民同力,“故仁人之兵聚则成...
爱民者强。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 ————(《议兵》) 鉴 赏 这句话出自《荀子·议兵》。荀子和临武君在赵孝成王面前讨论用兵之道,临武君认为天时、地利或是权谋变诈才是用兵要道,荀子反驳说这都不如用仁心使人民归附自己,君臣一心,军民同力,“故仁人之兵聚则成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 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 分。分何以能行?曰: 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
人最为天下贵。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 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 分。分何以能行?曰: 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
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今君人者急逐乐而缓治国,岂不过甚矣哉!譬之是由好声色而恬无耳目也,岂不哀哉! ————(《王霸》) 鉴 赏 这里是说治国与享乐的关系。荀子认为,君主应该先治国,后享乐,而不应先享乐,后治国。先治国,...
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今君人者急逐乐而缓治国,岂不过甚矣哉!譬之是由好声色而恬无耳目也,岂不哀哉! ————(《王霸》) 鉴 赏 这里是说治国与享乐的关系。荀子认为,君主应该先治国,后享乐,而不应先享乐,后治国。先治国,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 ————(《非十二子》) 鉴 赏 这是荀子的“耻”论。 应该说,儒家是很看重“耻”的。“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 ————(《非十二子》) 鉴 赏 这是荀子的“耻”论。 应该说,儒家是很看重“耻”的。“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道百举而百陷也。 ————(《儒效》) 鉴 赏 知行关系,一直是中国哲学...
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道百举而百陷也。 ————(《儒效》) 鉴 赏 知行关系,一直是中国哲学
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 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恈恈然唯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也。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恈恈然唯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义...
义之所在,是士君子之勇。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 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恈恈然唯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也。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恈恈然唯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义
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 ————(《不苟》) 鉴 赏 《诗·小雅·鱼丽》云:“物其有矣,唯其时矣。”君子所崇尚的行为、言语、名望,都须与自身所处时代潮流相适应,并且与自己的志向操守相契合,如若不然,则不取也。荀子...
君子唯其当之为贵。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 ————(《不苟》) 鉴 赏 《诗·小雅·鱼丽》云:“物其有矣,唯其时矣。”君子所崇尚的行为、言语、名望,都须与自身所处时代潮流相适应,并且与自己的志向操守相契合,如若不然,则不取也。荀子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 ————(《荣辱》) 鉴 赏 大分,最大分界。常体,通常的体现。 这是讲荣辱与义利的关系以及由此而来的处世之道。荀子并不如汉儒一样否定利:...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 ————(《荣辱》) 鉴 赏 大分,最大分界。常体,通常的体现。 这是讲荣辱与义利的关系以及由此而来的处世之道。荀子并不如汉儒一样否定利:
君子絜其辩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故马鸣而马应之,非知也,其势然也。故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弹其冠,人之情也。其谁能以己之潐潐,受人之掝掝者哉! ————(《不苟》) 鉴 赏 《易·乾卦·文言》:“子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
君子絜其辩而同焉者合,善其言而类焉者应。君子絜其辩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故马鸣而马应之,非知也,其势然也。故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弹其冠,人之情也。其谁能以己之潐潐,受人之掝掝者哉! ————(《不苟》) 鉴 赏 《易·乾卦·文言》:“子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
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 ————(《修身》) 鉴 赏 古代社会的信息传递能力极其低下,掌握知识的途径除了向贤师求教学习,阅读典籍效法古人之外,最根本的就是依靠自身的社会经历,多听多看,乃至多思多想,通过自己的阅历与识见获得新的知...
多闻曰博,多见曰闲。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 ————(《修身》) 鉴 赏 古代社会的信息传递能力极其低下,掌握知识的途径除了向贤师求教学习,阅读典籍效法古人之外,最根本的就是依靠自身的社会经历,多听多看,乃至多思多想,通过自己的阅历与识见获得新的知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修身》) 鉴 赏 王侯公卿多为人所敬畏,富与贵多为人所欲求,凡此爵禄财富,皆为身外之物,君子多淡然处之。荀子说,意志修立就可傲视富贵;以道义为己任,自身气势厚重,则可以轻视王侯公卿;内...
志意修则骄富贵。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修身》) 鉴 赏 王侯公卿多为人所敬畏,富与贵多为人所欲求,凡此爵禄财富,皆为身外之物,君子多淡然处之。荀子说,意志修立就可傲视富贵;以道义为己任,自身气势厚重,则可以轻视王侯公卿;内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修身》) 鉴 赏 “礼”之一字,在先秦儒家典籍中多有涉及。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孟子则说:“辞让之心,礼之...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修身》) 鉴 赏 “礼”之一字,在先秦儒家典籍中多有涉及。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孟子则说:“辞让之心,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