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名句

分类:

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

(内篇 大宗师) “君子”是怀仁行义的人。“小人”是违背道德的人。仁和义都是人为的,是有所为而为的。处人为的人间之人,不算是真正的人,而必须是顺从天道自然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能算是君子。 因此,从天的观点看为小人的,从人的观点看来是君子;从人...

[!--writer--]朗读
()

外(其)形骸。

(内篇 大宗师) 这是说:尊重义理,把肉体、生命、以及形而下的东西,都置之度外,而混同生死。...

[!--writer--]朗读
()

求时夜。

(内篇 大宗师) 要求鸡鸣而告时,对物而言,这是一桩重大的职务。如果天神也把我当作鸡一样,赋予我重责大任,那么,就该把命运委托于此,即使因此而病累,也不该抱怨。 “求时夜”另有个意义:那就是用计过早。例如:还没有抓到狐狸,就已想到如何利用狐狸皮...

[!--writer--]朗读
()

游方之外。

(内篇 大宗师) 若想超越一定的形式,和道德范围内的行动,繁离的世俗礼仪的束缚,那就需要弃一切于不顾,使自己处身世俗之外,而委身于无为的自然当中。能够如此,就无死无生,不为道德礼教所拘束,所以能游心于宇宙之外。(这是引用孔子所说的话) 。 “游方...

[!--writer--]朗读
()

不祥之金。

(内篇 大宗师) “祥”是善。 “不祥之金”即不吉祥的金属。 例如说:“名工将要溶解金属来铸剑的时候,这个金属如果请求说:“我不愿作成菜刀,而要成为镆铘那样的宝刀”。那么,名工一定会认为这是不吉祥的金属的。 人也是同样的,偶然为人,就感到欣喜,且...

[!--writer--]朗读
()

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

(内篇 大宗师) 人应时而生,又依自然而死,这是顺自然的道理。也就是说,我们依序而来,又照自然之理而去,即使有生有死,那就必须平静的接受。换句话说,如果能安于命,而服从自然的秩序,就根本不会有什么值得悲哀和快乐的事情。能安于时就不会因生而高兴...

[!--writer--]朗读
()

莫逆于心。

(内篇 大宗师) 这是说子祀等人,彼此观点一致,心里的想法也相同,完全没有冲突的地方。因此,四人相顾而笑,这种高兴的心情,称为“莫逆于心”。 心意相合而无二的亲友,就叫做“莫逆之友”。这也就是后代所称“莫逆之交”的出处。...

[!--writer--]朗读
()

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

(内篇 大宗师) 有一次,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个人在一起,他们互相商量:如果有这么个人,他的头是无,身躯是生,臀部是死。这种人从无限的世界来,又从无限的世界回去。视死生为一体,那么他才是我们真正的朋友。说完后,四人相顾而笑。 人是来自虚无,...

[!--writer--]朗读
()

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

(内篇 大宗师) 所谓“杀生”,就是对人的生命不过度用心,而把生死置之度外。能够这样,人就永远不死,因为他的精神长存人间。相反的,如果一味“生生”,就是过度为人的生而劳心,固执我生,想要使自己永远活下去,这样的人,反而会失去生命。 总之,老庄学...

[!--writer--]朗读
()

藏天下于天下。

(内篇 大宗师) 把天下隐藏在天下里,这样的话,就没有自己的东西和他人的东西的区别了。因此,人是不能把东西带到任何其他的地方去的,自然也就不该有被偷掉财产的烦恼。 原来,我们为保持自己的东西,就将所有的东西都藏在自己家里。因为所抱的思想太狭隘了...

[!--writer--]朗读
()

“参寥”闻(之)疑始。

(内篇 大宗师) 如果想要知道真正道的话,一定要抱着怀疑的态度,不从疑开始,是行不通的。 人的知识是从什么地方来呢?那就是从读书开始的。那么,书又是从那里生出来的呢?那就是世人所说的话的记录。说话是以看和听为根本,而其见闻,又是由对人间事务的体验...

[!--writer--]朗读
()

(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内篇 大宗师) 自然是要使我们安逸的。就是说,它为了给予我们以快乐,才使我们有年老的闲逸。为了给予我们休息,所以才使我们死灭还无。 “大块”是指自然。自然的力量是支配一切的。人入老年,是无能的,所以自然使老人得以闲逸。...

[!--writer--]朗读
()

鱼…相忘乎江湖。

(内篇 大宗师) 住在大河或大湖的鱼,逍遥自在,浑然忘怀了自己是在水中生活。人也应该要生活在广阔的世界,海阔天空,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鱼被带到陆上时,因为没有水而感到痛苦,只能相互吸取同伴的气而呼吸。可是一旦把他们放回长江或大湖的时候,却又都...

[!--writer--]朗读
()

与天为徒。

(内篇 大宗师) 作为天道自然的同伴,与自然同化而成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真人了。...

[!--writer--]朗读
()

自适其适。

(内篇 大宗师) 人应该要求适应自己的真心而行事,也就是表现真正的自我。 假如由于他人的毁谤或称誉,自己就因而悲伤或欢喜,这是违背自然的。 所谓自适,就是真人的真正姿态。...

[!--writer--]朗读
()

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

(内篇 大宗师) 古时候的真人,因为把生死看作一体,所以,虽然活着也不欢喜,虽然死了也不会有遗恨。而是在该欢喜的时候欢喜,在该生气的时候才生气,就如同到了春天,天气就暖和,到了秋天,天气就凉快一样的自然。...

[!--writer--]朗读
()

喜怒通四时。

(内篇 大宗师) 这是说:圣人明道而合时节的变化,与寒暑同冷暖,而未尝有多虑。 圣人无所用心,有感于时节而顺应天气的变化,如秋天降霜,本无心于杀生。春天和暖,万物生长,也是无心施惠的,所以说,宇宙间的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变化而来。...

[!--writer--]朗读
()

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内篇 大宗师) 真人心性和缓,泊然寂然,无出无入。他的气息也很迟缓,来自脚根,是多么的深静。而平凡的人,心灵浮躁,言语喘息,都由咽喉出入。这样的情不能深静,气不能调和,故咽喉间的声音往往会受到阻碍。 这是根据道家的呼吸调息法。...

[!--writer--]朗读
()

人水不濡,人火不热。

(内篇 大宗师) 人,达到了真人的境域,就是进入水中,身体也不会濡湿的。进入火中,身体也不会烧伤。这是因为真人已融生死为一体,所以能入水火而不侵。 这也是说,真人不以热为热而未尝赴火,不以湿为湿而未尝蹈水,不以死为死而未尝丧生。...

[!--writer--]朗读
()

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内篇 大宗师) 有了真人,而后天下的知才能得其真而不乱。 所谓“真人”,他的一切都信托自然,处在无为的生活中。对于成败,既不得意,也不后悔。登高而不惧,更不怕水火的灾害,脱却了利害得失,而达到道的境域。“真知”就是这种真人所具有的智慧。...

[!--writer--]朗读
()

以坚白鸣。

(内篇 德充符) 这是指名家的主张,是以无用的议论来扰乱世间,倾向诡辩学派的作风。 春秋时代,盛行这派学说,以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而言,如果我们只说要买马,白马黑马都可以买。可是如果说要买白马,便不能买黑马,所以说:白马非马。同样的,指坚硬的石头...

[!--writer--]朗读
()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内篇 德充符) 一个人如果在道德上有其优点和长处,即使他的容貌怪异,仍然能为人所仰慕。 从前,有跛脚、驼背、无下唇的三个残废的人,去游说卫灵公,卫灵公非常觉识他们;看到四肢身体都很健全的人时,反而觉得怪异。又有领项长着大瘤的两个人,去游说齐桓...

[!--writer--]朗读
()

和而不唱。

(内篇 德充符) 只是对他人的意见表示赞同,而自己完全不作主张。 卫国有个人叫做哀骀它,面貌十分丑陋。惊骇天下,可是内德充实,为万物所归依。人们忘了他的丑陋,仰慕他的人很多。这都是由于他才全德满,谦卑居下的缘故。...

[!--writer--]朗读
()

鉴明则尘垢不止。

(内篇 德充符) 如果镜子很干净的话,在那里连一粒灰尘也无从停留。也就是说,如果把心磨练得清净的话,肮脏的想法就不会滋生了。 “鉴”就是镜子。镜子明净时,灰尘污垢就不会存积,如果镜上存有灰尘污垢,就不能算是明镜了。这也就是说,如果和贤人长久的相...

[!--writer--]朗读
()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内篇 德充符) 流动的水,因为水波荡漾,是不会反映出真正的影子,所以不应把流水作为镜子。唯有在水波静止的水里,才会真正的光可鉴人。 世间的事也是相同的,如果自己的心因名利好恶而动摇,那么,那颗心就无法透视社会的真相。如不能将社会的真相正确地映...

[!--writer--]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