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六日得家书,知新置田获秋稼五百斛,甚喜。而今而后,堪为农夫以没世矣。要须制碓制磨,制筛箩簸箕,制大小扫帚,制升斗斛。家中妇女,率诸婢妾,皆令习舂揄蹂簸之事,便是一种靠田园长子孙气象。天寒冰冻时,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嗟乎,嗟乎!吾其长为农夫以没世乎!
【注释】郑板桥:名燮(xié),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属江苏)人,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扬州八怪”之一。曾任范县、潍县等地知县,曾因开仓赈民而得罪大吏,遂乞病归农。斛:hú,古量器名,10斗为1斛,后改为5斗为1斛。没世:终身,终老。碓:duì,捣米的器具,用木、石制成。簸箕:扬糠去秽的工具。舂揄(yóu)蹂簸:语出《诗经·生民》,指加工粮食。
【译文】十月二十六日收到家中寄来的信件,知道家中最近又添置了田地,秋收又进了五百斛粮食,非常高兴。从今以后,可以做一个农夫了。家中还要进一步添制碓、磨、筛箩、簸箕、扫帚及升、斗、斛等器具。家中妇女要率领全体婢妾都学会加工粮食,这就形成了一种靠田园养育子孙的气象。冰冻寒天,亲戚朋友前来串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到他们手中,再添上一小碟酱姜给他们喝茶,这就是温暖老人和贫者的最好礼仪。空闲的时候,嚼点碎米饼,煮些糊涂粥,两手捧碗,缩颈啜吸,尤其是在下霜或下雪的早晨,喝下它们令人周身温暖起来。哎呀!我真应该长期当农夫以至终身呀!
【评析】鼓励家人进田增收、添物制器,旨在谋求一块能够不依附于他人而能自食其力的自在热土。在这片热土上,寒天泡米,霜晨捧粥,更能演绎出一片和乐、质朴、清新的田园风情。我们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地把这种田园风情指斥为出自一种封建的小农意识,应该看到:这种田园风情是在充满依附、买卖和陷害的官场映衬下才显得格外生机盎然。这种田园情结,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在既不屈服于黑暗官场又不愿抛弃生命的责任的理性归趋。写这封信时,板桥先生正处在范县知县的官署中,从字里行间不难听到田园生活已经向他发出了越来越近的声声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