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祖》

Ctrl+D 收藏本站

     嗟嗟烈祖(20),赞叹先祖多荣光,


有秩思祜(21)。齐天洪福不断降。


申锡无疆(22),无穷无尽重重赏,


及尔斯所。恩泽遍及宋封疆



既载清酤(23),供上清酒祭先祖,


赉我思成(24)。赐我疆土兴宋邦。


亦有和羹,还有调匀美味汤,


既戒既平(25)。五味平正阵阵香。



鬷假无言(26),心中默默暗祷告,


时靡有争。次序井井不争抢。


绥我眉寿,赐我长命寿百年,


黄耇无疆(27)。满头黄发福无疆。



约軧错衡(28),彩绘车衡皮缠毂,


八鸾鸧鸧(29)。 四八铃响叮��。


以假以享(30),宋君赴庙来致祭,


受命溥将(31)。受周之命封地广。



自天降康,安定康乐自天降,


丰年穰穰(32)。五谷丰登粮满仓。


来假来飨(33),先祖降临来受飨,


降福无疆。赐我福分大无量



顾予烝尝,秋冬致祭请赏光,


汤孙之将。宋君奉献情意长。


(采用程俊英译诗)



[注释] ①猗、那:形容乐队美盛的样子。与:通“欤”,叹美词。②鞉(tao)鼓:一种有柄的摇鼓。③简简:谐和、洪大的鼓声。④衎(kan):欢乐。烈祖:功业显赫的祖先,此指成汤。⑤汤孙:成汤的子孙。奏假:进言祷告。假,读作“嘏”,告。⑥绥:遗,赠予。成:指生长成功地方。⑦渊渊:鼓声。⑧嘒(hui)嘒:清亮的管乐声。⑨依我磬声:指鼓声、管声随着击磬声而高下疾徐。磬,玉制打击乐器。古乐队以磬声止众乐。⑩於(wu)赫:显赫。於,叹美词。(11)穆穆:和美的样子。(12)庸:通“镛”,大钟。 (yi):盛大。(13)万舞:舞名,即大舞,以干羽舞。 奕:舞态从容的样子。(14)夷怿:喜悦。夷,通“怡”,悦。(15)有作:有所作为。(16)温恭:温文恭敬。(17)恪:恭敬。(18)顾:光顾。烝尝:祭名。冬祭曰烝,秋祭曰尝。(19)将:奉献。(20)嗟嗟:叹词,表示赞美。(21)秩:大。祜:福。(22)申:重复、一再。锡:同“赐”。(23)载:陈、设置。酤(gu):酒。(24)赉(lai):赐。(25)既戒既平:指“和羹”既具备五味,又味道适中。戒,《方言》:“备也。”平,平整、适中。(26)鬷(zong)假:即奏假,祈祷。(27)黄耇(gou):指黄发老人,长寿者之称。(28)约軧(qi):用皮革缠束车毂并涂以红漆。軧,车毂。错:纹。衡:车辕前的横木。(29)鸾:鸾铃,系在镳上的小铃。鸧(qiang)鸧:鸾铃声。(30)假:通“格”,来到。享:祭献。(31)溥将:广大而长远。(32)穰穰:丰盛、众多。(33)来假来飨:指祖先之神来到庙中享用供品。



[赏析] 《周礼·春官·大司乐》一节记载,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贵族子弟),舞《云门大卷》、《大咸》、《大 (韶)》、《大夏》、《大濩》、《大武》”。这六个舞蹈,历史上称为“六代大舞”,分别歌颂六个传说和历史人物:黄帝、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武王。


春秋时代,吴国的公子季札于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访问鲁国时,曾观看鲁国保存的“周乐”,当看到《韶濩》(即《大濩》)舞表演时,他说:“圣人之弘(宽宏大量)也,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后世解经者认为,这里所说的“惭德”是指“汤放桀”的事件而言。季札看到《大武》舞表演时说:“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比季札稍晚的孔子评论《大武》舞时说:“尽美矣,未尽善也。”大概他认为《大武》的艺术形式是美的,但内容却有“武王伐纣”的情节,宣扬武功,因而不能算是完善的。


《大武》舞包括“六成”,一成即指乐舞的 一段。经学者考证,配合的这六段乐舞的六篇诗歌分散在《周颂》中,目前能确定下来的有《酌》、《武》、《般》、《赉》和《桓》五篇;对另一篇,学者的意见仍有分歧


季札观乐事,见于《左传》一书,细节未必完全可信,但可以反映在战国前期成书的《左传》中,已保存着对于《大濩》舞的这种看法。配合《大濩》乐舞的诗歌,是不是也可以在《商颂》中探索出一些踪迹呢? 清代学者孙诒让说:“万舞为大舞,文武兼备,即太师乐《云门大卷》以下六代舞之通名。《夏小正》(《大戴礼记》篇名)之‘万用人学’,谓《大夏》也;《商颂·那》之‘万舞有奕’,谓《大濩》也。”(《周礼正义》卷之二)孙诒让认为,《那》诗中所说的万舞是指《大濩》而言。方玉润也认为,《那》诗所描写音乐“即《大濩》之声”(《诗经原始》卷十八)。这些见解都是合理的推论。但万舞不一定以六代大舞为限,或者是规模较大的舞蹈的通称。


“濩”字见于商代的甲骨文,和祭祀商汤的活动有关。《大濩》作为商民族歌颂商汤的乐舞专名,不知始于何时,想必有悠久的流传历史。它的音乐、舞蹈和歌词,在流传过程中也必然不断地发生变化。《那》诗是春秋时代商民族后裔宋国公室祭祀商汤时所用的乐歌,它很可能就是当时配合《大濩》舞的歌词。旧本都把这篇诗定为一章,现在我把它分为五章,每章四句,分别押韵(四、五两章韵同),最后剩两句,大概属于“和声”,即歌咏结束或告一段落时增加的朗诵的祝词。第一章说,多么美好啊! 鞉鼓(即摇鼓)都已陈列出来。敲鼓的声音非常洪大,来娱乐先祖之灵。第二章说,商汤的子孙祷告祈福。鼓声而外,又有管乐的声音。第三章说,玉磬也发出清柔的音响,汤孙的事业显赫,祭祀的音乐和美。第四章说,钟声和鼓声互相配合,节奏明朗和谐。万舞的规模是何等盛大! 贵宾看了没有不兴高采烈的。第五章是“乱”。“乱”是乐曲的高潮部分,往往安排在较长乐曲的末尾,并由多种乐器联合演奏。从全诗对音乐的描写看,这一章正是处在这样的位置。它可能是商民族的传统格言,一方面颂扬先祖,一方面用以自勉。它在内容上,是诗歌的一个重点;在音乐上,“洋洋盈耳”,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这种乐曲形式可以给人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最后两句祝词的大意是:“祈求先祖降临,享用供品,这是商汤的子孙奉献的。”祝词可以加强祭祀的神秘气氛和宗教的效果。


《烈祖》也是祭祀商汤的乐歌。旧本都把它定为一章,现在也可以分为五章,最后剩余两句。章句结构和《那》相同,只有第四章末句多一字。诗的最后两句和《那》的最后两句文字也相同。第一章颂扬先祖赐给大福的恩德,并且祈求永远赐福。第二章说,献上清酒,祷告祈福。献上的和羹,具备五味,调和适口。第三章说,默默地祷告,肃穆无声,祈求赐给长寿的福气。第四章说,助祭人都乘坐华丽的马车,在阵阵铃声中到达。我于是迎神祭奠,我承受的天命既重大而又长久。第五章说,上天使人们安康,年年丰收。先祖降临,享用供品,赐给我无限福祉。按照《那》诗的结构,它的第五章是“乱”,那么,《烈祖》的这一章也应当是“乱”。全诗分为五章,另加祝词,各章的大意相当清楚。诗中的“我”字,当指主祭人,即宋国国君,汤孙的代表人。


这两篇诗,如果认为都是配合《大濩》的歌词,它们和《大武》各章表达的方式不同。《大武》各章反映出周武王及其辅臣的一些具体活动,而《那》和《烈祖》只是概括地称道商汤对他的后世子孙的恩德,没有涉及他的事迹,特别是关于“汤放桀”的重大事件没有一点迹象,因而不曾显示出季札所说的“惭德”。这也许是歌词有意在回避,也许是《左传》所记的季札评论有失实之处。《那》着力描写的是奏乐舞蹈的情景,《烈祖》着力描写的是举行典礼的情况,而两诗的主旨则在祈福一事,所以多次表示这种愿望。作品可能出于巫祝等人之手,文质朴,使用了不少祭祀场合的习惯用语,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通过这两篇诗,我们大致可以了解或想象当时祭祀商汤的场面,以及在乐舞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典礼上所采用的仪式和乐舞中,或许还保存着商民族世代相传的《大濩》舞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