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 收藏本站

〔俄—苏〕 沃兹涅先斯基

我的爱,尤其当我描绘你的时候,

我是多么爱你!

但是万一我借你的躯体爱上别的妇女?

万一你的美是我的臆想呢?

为什么你跟朋友们亲近而我嫉妒?

就连你喜欢大理石雕和炭画我也妒忌?

当我塑造你的时候,我双倍地爱你,

当我准确地运用诗韵,我三倍地爱你。

我看到真正的美,

我看到不为大多数人注意的

生活中确实存在的东西。

我像狩猎人那样急忙瞄准射击。

神圣的东西透过艺术的棱镜

就更神圣无比!

(王守仁 译)

这是一首写恋情的诗,虽然没有分节,但全诗层次清晰可辨,以感情为发展线索,渐次加深地表达了对意中人的深挚恋情。

诗的第一个层次意在表现恋人的外在美;“尤其当我描绘你的时候/我是多么爱你!”这里虽然没有具体地再现出恋人的肖象,但在这种虚笔的渲染之中,却已经完全能使读者想象到“她”的倾国倾城貌了。“她”已经美到了只要“我”一旦描绘“你”的时候,就会增加一方对“你”的爱恋。而且这种爱恋的感情已到了颠狂的程度,竟致于产生了这样的担忧:“万一我借你的躯体爱上别的妇女?”进而甚至到了胡思乱想的地步:“万一你的美是我的臆想呢?”这种几近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既含蓄而又形象地揭示出“她”的无以伦比的美貌了。这里,诗人通过侧面烘托的虚笔,达到了比实写更高的艺术效果,艺术家表现生活的功力已是先声夺人了。

这位俄罗斯现代诗人的艺术手段,不禁让我们想起中国汉代乐府诗《陌上桑》来,该诗中对罗敷女也是不著一个直描容貌的文字,而她的美貌却已尽在“不言”中了:“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鬚/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位使见到她的各种人物都达到忘形程度的美人究竟怎么个美法呢?各种各样的读者,都会凭籍各自的经验,在自己的心中去再现“美”的化身了。艺术毕竟是人类共通的东西,中外艺术家在表现人物上的惊人一致,说明不同民族乃至不同时代的人们,对某些艺术的规律,有着共同的认识与理解。

在第二个层次中,作者通过抒情主人公内心矛盾的揭示,不仅进一步烘托了恋人的美貌,而且深化了对恋情的开掘。由于对“你”的恋之深,爱之切,所以才有了“你跟朋友们亲近而我嫉妒/就连你喜欢大理石和炭画我也妒忌”,这种由爱而恋、由恋而私、由私而妒的感情变化,真实地再现了抒情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他岂止是“双倍地”、“三倍地”爱“她”,简直是把“她”视为心中的太阳了。一句话,“她”成了他生活的依据,成了他的一切。

或许有人会问,他对她的爱恋就因为她有一付美丽的面庞吗?当然不完全如此。因为作者接下来就告诉我们“他”还别有所见:“我看到真正的美”,这种真正的美是什么呢?那便是“不为大多数人注意的/生活中确实存在的东西”,进而指出这是一种“神圣”的东西。显然,这是对恋人精神世界的开掘了。而一个人形体美和精神美的统一才真正称得上是美的“神圣”,诗最后自然而然地揭示出生活的哲理:“神圣的东西透过艺术的梭镜/就更神圣无比!”这才是抒情主人公爱之源、恋之根呢!

其实,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人类对异性美的判断、都是不尽相同的,并无绝对的标准。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一旦发现异性对象身上具有某些美德,看到了对方精神世界的闪光点,便会为之动情;而异性间一旦有了感情的联系,即便对方外貌上有某些不足,也会把他(她)视为天下美人的,这就是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生活哲理吧! 本文作者何尝不是由此而对意中人给以至高无尚的美化呢?正因为如此,“恋”这首诗的题旨才具有更为深刻的思想意义。

全诗感情的率真与表现手法的含蓄形成了独具的特色;而语言的质朴与节奏的鲜明,又构成了这首诗别样的艺术美感。这对发展我国的现代诗歌无疑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