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俩就像这些春天的树丫——
在繁茂的鲜花丛中绽开幼芽。
地下的树根将枝干供养。
可是,突然有一根树丫被折断:
它像世间消逝的万物一般永不复返……
(李玉译)
【赏析】
阿拉伯贾希利叶时期的著名女诗人韩莎以写哀悼诗著称。古代阿拉伯的哀悼诗内容上往往是对死者生前美德和业绩的赞颂,当然作为哀悼诗自然还包含悼念的成分,即描绘如何因死者的离去而给部落、给亲朋好友留下悲伤与痛苦,一般说来只有部落中有名望的人,如首领、战死疆场的英雄才有可能获得诗人们对他的哀悼。因此,哀悼诗在战争时期还被赋予另一种功能,那就是,通过哀悼诗激发本部落将士的战斗激情,号召他们化悲痛为力量,为死者报仇而奋勇杀敌。
韩莎的哀悼诗跌宕起伏,感情真实,属于阿拉伯最感人的哀悼诗之一。这首诗歌从内容上看可以推断是韩莎写给弟兄的哀悼诗。因为,诗歌中把“我俩”比喻成“春天的树丫”,让我们感受到的是这个“我俩”是一种平等与伙伴的关系,这种口气,就像她与兄弟倾谈,述说着他们的美好,非常形象地描绘出了韩莎与弟兄之间的友爱关系。
春天的树丫,正如诗人所描写的,它们在繁茂的鲜花丛中绽开幼芽。这是生气勃勃的象征,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满心希望与喜悦。诗人年轻时代即有诗名,而他的弟兄也都是部落中有名的骑士,品质高尚: 勇敢、忠诚、志向远大,并且非常关心体贴韩莎。他们的家庭也是有权有势,原本他们应该是非常幸福的。因而,诗人说:“地下的树根将枝干供养。/我们获得幸福、爱情和健康……”可以说,这样的比喻新颖而生动。
当韩莎从心底吟唱出美好的挚爱之情时,突然,一个“可是”,诗人向我们传达了另一种情感。“有一根树丫被折断”——似乎,咔嚓一声,我们的心也随着一根树丫被折断而一阵剧痛。然后诗人进一步加强了悲伤:“它像世间消逝的万物一般永不复返……”永远失去亲人的痛苦,是令人难以排遣的。
伤痛之情是韩莎诗歌的基础和源泉。而韩莎又能通过形象的比喻,丰富的联想,柔和的语言来传达她的这种感情,因而她的诗歌感情真挚,跌宕起伏,又浑然有致,既有美好的追忆,又有低回的泣述,所以虽然是悼亡诗,但内涵丰富,不显单调。
(黄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