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

Ctrl+D 收藏本站

【注释】

选自唐·李华《吊古战场文》。

萦带:像带子一样环绕。萦,环绕。

纠纷:杂乱交错的样子。

黯:暗淡无光。

悴:忧伤

曛(xūn):落日的余光。这里指昏暗不明。

蓬:草名。飞蓬,枯后根断,遇飞旋。

凛:寒冷。

不下:不敢下落。

铤:快跑的样子。。

亡群:失群。

【赏析】

李华的《吊古战场文》,从文体上看,属于哀吊类。它祭吊的是一个古战场,以及那些千千万万远离家乡、为戍边卫国而战死疆场的无名将士。从眼前这个古战场上,作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联想到了所有的古战场,以及古代边庭所发生的那些战争,具有一种深沉历史纵深感,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

作者从古战场眼前的空旷荒凉想象昔日战争的惨烈,表达了对阵亡者的痛惜、对穷兵黩武的不满以及对和平祈盼。其最突出的艺术成就表现在情融于景,夹叙夹议,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描绘出古战场悲凉空旷、惨绝人寰的历史画卷,惊心动魄,催人肝肠。

“河水萦带,群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飞不下,兽铤亡群。”

意思说:(古战场上)河水像带子一样环绕流过,四面群山杂乱交错。日光黯淡,透出凄惨悲伤的情调,风哀哀地吹过落日余晖映照的原野。蓬断草枯,寒气凛凛清晨的寒霜。这里连飞鸟也不敢落下,野兽经过这里也会离群逃走。

本句实写古战场的悲凉、空旷,其中有静态的描写,也有动态的描写:浩渺无涯的大漠,人迹罕至,唯有无声山川萦绕;河水呜咽,一片空寂荒凉;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这些是静态描写,衬托出古战场的死寂肃杀、一片愁云惨雾的情境。而狂风悲号,枯草飘旋乱飞,凛冽如霜落之晨;禽鸟惊飞不定,野兽疾走失群,则属于动态的描写。让人感到古战场上似乎郁结着千千万万的阴魂在那里呼号游荡,因而连飞鸟也不敢落脚,野兽路过这里也会吓得惊恐地四散奔逃。可以看出,这一句景、情描写,作者成功地用有生命的飞禽、走兽,反衬古战场的死寂可怖,营造出了一种极度压抑、怵魂惊心和催人肝肠的的凝重气氛,益发显出它的悲凉和凄清

接着,当地亭长沉痛地指出:这古战场便是千百万士兵葬身的坟场,“往往鬼哭,天阴则闻”,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杜甫《兵车行》中“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湿声啾啾”的情景

然而,渲染古战场愁惨的情状不是目的,而是意在反思战争的得失是非,借吊古之名,行讽谏之实:唐玄宗天宝年间,统治集团好大喜功,边将轻启边衅,开疆拓土,战争频仍。在西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大将哥舒翰奉旨强攻吐蕃石堡城,“士卒死者六万”。天宝九年,高仙芝攻占石国,掳其丁壮,杀其国王,导致西域诸国背叛,引来大食国攻唐朝。天宝十年,高仙芝征大食失败,三万人死之十八。在北陲,安禄山大规模征讨契丹,六万人全军覆灭。在南疆,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征南诏,大败于泸南,八万将士“死者六万人”。这些战争给国家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也大大加深了作者对守边士卒和穷苦百姓同情

因此,作者怀着对国家命运忧患意识,吊古讽今,其批判的锋芒,直指统治集团的穷兵黩武政策。同时主张仁义治天下,实现王道政治,绥服远人,解决边境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李华的《吊古战场文》与杜甫的《兵车行》、《出塞》等名作有着相同的思想意义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