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国风》中众多的描述古代人民有关婚嫁礼俗的诗歌,其中 《桃夭》表达了古代人民对新婚女子的纯真美好的祝愿。人民的生活象 一条河,虽然是百转千回,我们现代生活的许多习俗,仍可以在千百年 前古代人民生活中找到它们的源头。历代的封建经师总是强调《诗经》 的“神圣”,为它加上了“后妃之德”等种种堂皇的外衣,但在封建时代 中,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有所突破,抛开那些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陈词滥 调,注意到《诗经》各类诗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象清代的方玉润,他 在《诗经原始》中,关于《芣苢》,他说:“今世南方妇女登山采茶,结 伴讴歌,犹有此遗风焉。”关于《汉广》,他说:“此诗即为刈楚刈蒌而 作,所谓樵唱是也。近世楚粤滇黔间,樵子入山多唱山讴,响应林谷, 盖劳者善歌所以忘劳耳。”关于《桃夭》,他说:“此亦咏新婚诗,与《关 雎》同为房中乐,如后世催妆、坐筵等词。特《关雎》从男求女一面 说,此从女归男一面说,互相掩映,同为美俗。”方玉润的这些论断,既 说清了这些诗歌的民俗特征,又沟通了古今生活的联系,为我们今天理 解、鉴赏古代诗歌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真正的艺术,不是在作者头脑中 产生的,更不靠“圣人”的伦理道德的点化,它深深植根于人民生活的土 壤中。
《桃夭》祝贺女子出嫁,为了适应于婚礼上演唱,采用的是民间歌 谣的复沓形式,三章反复表达的是对新娘的祝愿: 婚后家庭美满和谐。 由于对比兴材料的恰当运用,使这一祝愿表达得十分生动形象,使全诗 词采绚烂、气韵天成,很好地体现了古代人民所特有的纯朴、健康的气 质和他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桃夭》全诗以桃树的枝、花、叶、实为比兴的材料,而加之以一 定的修饰语,仅就其状物的作用来说,它已形象地表现了它们的特有的 俏丽:“夭夭”,《毛传》说:“夭夭,其少壮也。”闻一多在其《诗经通义》 中将这一解释加以引申,他说:“《说文》曰‘夭,屈也。’……夭训屈, 凡木初生则柔韧而易屈,故谓之夭。”他又在引乐府《长歌行》“凯风吹长 棘,夭夭枝叶倾,黄鸟飞相逐,咬咬弄声音”后,说:“语意全本《诗· 风》,第二句正以‘枝叶倾’申《诗》‘夭夭’之义。”“桃之夭夭”所表现的是 初春时分,桃树初生的枝条随风摇曳的样子。“灼灼”,字从火,本意为 明亮。诗中用来形容桃花,不仅使人想见盛开桃花的浓艳,而且使人想 见其繁茂而充满生机。“
”, 旧说多释为果实的圆大。 于省吾在《泽螺 居诗经新证》中说:“
、
、 颁与贲古通。 金文作
。 ……颁、 贲并应 读作斑。《礼记·檀弓》注‘斑白’,释文:‘斑,本又作颁。’《易·贲》 释文引傅氏云:‘贲,古斑字,文章貌。’郑云:‘变也,文饰之貌。’毛公鼎 ‘
��
’刘心源谓‘斑��斑
’, 是也。 然则‘有
其实’即有斑其实。 桃 实将熟, 红白相间, 其实斑然。”二说可以互为补充,“有
其实”, 不仅 形容了果实的丰硕圆润,而且可以使人想见桃实的色彩,嗅到了它的香 味,“蓁蓁”,形容桃叶的茂密。蓁,古读平声,属真韵,它的声音浏亮 悠长。“其叶蓁蓁”,诵读声中又仿佛置身于枝繁叶茂的桃树荫蔽下,浓 郁的清香扑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
《桃夭》各章的前二句,是全诗的兴句,一般说来,作为“兴”的手 法在民歌中运用,只是为了开个头,使得诗人感情的抒发含蓄委婉,而 不过分直露,即朱熹所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 集传》) 兴的手法演到末流,形成了固定的“套语”,它只是从语势或韵 脚上引起下文,与诗人所抒发的感情毫无关系。《国风》中也有这样的 情形,如《山有扶苏》的起兴,恐怕与旧时都市行乞艺人执竹板所唱的 “打竹板,迈大步,眼前来到××铺”之类相同。但艺术创作的形象思 想,常常是连贯的,诗人采用什么事物来起兴,乃是自觉、不自觉地选 择的结果,与下文所要表达的感情是密切相关的。以《桃夭》来说,各 章前二句的起兴状物的工巧,固然表现了作者对事物观察的细致,表现 的准确,但这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它以生动鲜明的形象,点明婚礼 举行的时令,烘托出婚礼的热烈、欢畅的气氛,并给予人们以丰富的联 想。那艳丽盛开的桃花,那随风摇曳、婀娜多姿的桃枝,不是可以使人 联想到新娘姿容的秀丽和身材的窈窕吗?那压低枝头的桃实和浓重的绿 荫,不是可以使人联想新娘体魄的健美吗?这也正是未来多子多孙、家 族兴旺的预兆。正是因为有了对桃树的生动描写,以及由此引发出的联 想,才使诗的后二句祝颂之词“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后二章换成“有 室”、“家人”,是为了叶韵,意思相同),有了生命,有了光彩,变抽象 为具体,既自然贴切,又含蓄婉转,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清代姚际恒在 其所著《诗经通论》中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 人之祖。”以对后世的影响来说,古代诗词中的“面如桃花”,“艳如桃李” 等,以及“人面桃花”的传奇故事,可能是受《桃夭》的一定启发,但由 于它已单纯变成一种明白的比喻,虽然也还生动,却不能如《桃夭》那 样给人以多方面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