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

Ctrl+D 收藏本站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蜉蝣》一诗,是诗人面临巨大社会变革,感到精神家园崩溃而唱 出的一首哀歌。它哀叹人生的短促,哀叹了短促人生的未知归宿,哀 叹了感到短促人生未知归宿时精神上的失落感。
        全诗三章,反复吟咏,诗意重叠。每章诗的开头两句都以蜉蝣起 兴。诗人描绘了蜉蝣这种朝生暮死、生命极其短暂的小虫形象。它那振 飞的“羽”“翅”,“楚楚”“采采”,真是又体面,又华美,但是,刚刚“掘 阅”出世的蜉蝣,就已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了。诗中“掘阅”一词为穿穴而 出之意,“阅”同“穴”。所以,在诗人眼里的蜉蝣,是那样令人伤感,乃 至它身上华美的半透明的双翅,都让人想到丧葬时所穿的如雪的麻衣。 紧接着“引起所咏之辞”每章的后两句都是诗人由彼及此,由蜉蝣联想到 自身的抒情议论。诗人感叹人生短促也如蜉蝣,进而表达了不知哪里为 人生归宿的迷惘。黑格尔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 种东西。至此,蜉蝣不仅在诗中用于起兴,而且意在譬喻了。
        为什么诗人会发出这种人生短暂的哀叹? 这当然与他生活的社会环 境有关。春秋中叶,我国社会正发生着根本变化。由于生产力日益发 展,私田越来越多,地主阶级逐渐兴起,奴隶主贵族走向没落。旧的土 地国有制逐渐被破,旧的社会关系被破坏,旧的社会观念被打破,奴 隶主贵族的安乐暇逸也将彻底被打破。精神支柱倾斜了,带来了内心世 界的不平衡,造成了一种朦胧迷惘的失意。的确,那些作威作福、锦衣 华盖、体面而堂皇的贵族,正如蜉蝣一般面临着朝不保夕、不知身死何 处的命运。他们的精神如在旷野漂泊流荡,找不到自己的家园。这个 家园当然不是指的某国某地那样具体的家园,而是内心的家园、生命的 根本。
        叶适曾这样评价《诗经》:“美而非谄,刺而非讦(攻击),怨而非 愤,哀而非私。”其中“哀而非私”用于《蜉蝣》一诗十分恰切。它不是一 人一姓之哀,它是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产生的一种较普遍的情绪体验,一 种思而不得其因的危悚。
        人是不能没有精神家园的。尽管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层、不同的 人有着不同的精神家园,但是在寻不到精神家园或精神家园忽然崩溃之 后,都会产生共同的不幸与焦虑。这种不幸与焦虑往往表现在对人生易 老的感叹上。白居易诗“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便是明证。李白的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苏轼的“寄蜉 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无穷”等,同样是 诗人在坎坷竭噘之中寻找精神家园的感叹。
        现代人也是一样,在节奏加快,竞争加强,周围一片嘈杂、充斥着 诸多刺激的情况下,不知什么时候,也许会忽然间触景生情,面对着一 片星空、一棵老树、一片落英、一条溪水,就会感慨岁月的流逝与人 生的短暂,渴望着一种素朴与安宁。可见,这种情绪体验一直沿续到今 天。
        《孟子·离娄》中说:“诚者天之道也; 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 动者,未之有也; 不诚,则未有能动者也”。所以,《蜉蝣》一诗传百代 而不衷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 (托尔 斯泰《艺术论》)。它已经超出了社会、阶级、地域的界限,成为整个 人类所共有的艺术财富。从这个角度看来,蜉蝣这种小虫已经成为一个 特别的情感公式,成为一种能立刻直接唤起人们内心相同情感的东西。 因而,蜉蝣在诗中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越出比兴的范畴了。我们今天读 《蜉蝣》绝不会为了哀叹奴隶主贵族的没落,而是作为一种审美体验, 体验作品中复杂微纱,有时还是难以言传的一种审美情感。
        基于诗人寻求精神家园的情绪体验,诗人对于蜉蝣的描绘有独到的 匠心。他抓住蜉蝣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刻,抓住蜉蝣生命力表现得最集 中、最有力的双翅,抓住了双翅最突出的整洁鲜明、光艳华丽等特征, 只用了“楚楚”、“采采”、“如雪”等寥寥数词的摹状,便能引起读者丰富的 联想与想象。诗人有意将蜉蝣的这些生动的特征与暮之将死的短暂生命 力形成一个强烈的反差,造成一种令人惊悸的强烈的悲剧效果。这正如 托尔斯泰所说:“只有传达出人们没有体验过的新的感情的艺术品才是真 正的艺术作品。”
        《蜉蝣》是真正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