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

Ctrl+D 收藏本站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 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 载饥载渴。我戌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室靡盬, 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 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 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 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霏霏。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一诗,共分六章,每章八句,它是《诗经·小雅》中的名 篇,是一首描写戍卒生活的诗。关于它的时代背景,向来有两种不同的 说法。《汉书·匈奴传》说:“ (周) 懿王时,王室逐衰,戎狄交侵,暴 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据此,则此诗应作于公元前十世纪左右。 《诗序》说:“《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 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 之,《出车》以劳还,《杕杜》 以勤归也。”据此则此诗应写于殷商的末 年,即公元前十一世纪。历史上相信此说的颇多。朱东润先生主编的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认为《诗序》之说,“殊与诗意不符,当以《汉 书》之说为是。”我们姑且打破对《诗序》的迷信,从《汉书》之说,好 在这对我们欣赏这首诗,并无太大的影响。
        这首诗是用兵士的口吻,在战后归家的途中,追述戍边作战时的苦 况,犹如电影用一连串的回忆镜头,再现从军生活的勤苦悲伤,用痛定 思痛的反思,多层次地表现了行役之苦。
        诗的前三章均以“采薇采薇”开头,用一唱三叹的复沓形式,来反复 吟咏。朱熹认为这是“以采薇起兴”,所谓“兴”,按朱熹的解释,是“先 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诗集传》)。但朱熹解释首章前四句时又说 这是“出戍之时采薇(野豌豆苗) 以食,而念归期之远”。采薇而食,正 是戍边作战生活苦况的反映,是后文“载饥载渴”生活的取影,正是诗中 所咏的主旨之一,这样看来,它已不是“兴”所能概括得了的,而应看作 是赋。一个久戍在外的士卒,连饭也吃不饱,不得不采薇而食,当然会 引起感情的波动,渴望家人团聚,说要回去说要回去,一年快完了, 还是没有回到家,有家归不得,等于无室无家,从军出征,疲于奔命, 无暇休息,对此,难免产生怨嗟之情。但这位士卒是识大体的,他知道 所以离家远戍,是为了征伐猃狁的缘故。前人常说“小雅怨悱而不怒”, 于此可见一斑。诗人将怨嗟的感情归结到猃狁的入侵上,而不指责周天 子和将帅,将满腹的怨,表达得委婉含蓄,这就是前人所说的不失于 “温柔敦厚”之旨。
        二、三章的写法,大体与第一章相似。前四句有的用首章的原句, 有的或易一字,或易一句。后四句基本上是改弦更张,转而表现新的感 情和新的生活场景。这是复沓的特点,也是《诗经》常见的手法,这与 “诗三百篇”皆能被之管弦有关。直到现在,歌词的写作仍有这种特点。 但是,这首诗的复沓(《诗经》几乎所有的诗都如此),有的虽然只易 一字,却表现出多层次的递进。如“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 止”,“作”、“柔”、“刚”三字显示了薇生长期的三个不同阶段,由刚破土而 出,到幼苗的柔嫩,再到成熟期的粗硬,这在时间上是递进的,它象喻 着戍卒的久戍不归。同样,“岁亦莫 (暮) 止”、“岁亦阳止”,从岁暮年终 到夏历十月,时间的流驶,物换星移,不知给征人带来多少痛苦。随着 时间的递进,征人的痛苦也与日俱增,不断递进。首章的“曰归曰归”, 已有“岁亦莫止”的感慨; 第二章在“曰归曰归”之后,迳缀以“心亦忧 止”,“忧心烈烈”,表现征人的痛苦是强烈的,再加上行军途中还要忍受 又饥又渴的痛苦,又加从军在外,本是固定的驻所,无法找人捎回家信 去,与家人音讯隔绝,彼此生存难以预卜,可见二章的痛苦之状比首 章更进一层,而且感情波澜更大。
        三章的描写,在感情上又来了一个回环,想到“王事靡盬 (意谓没 有止息)”,对于“不遑启处”自然也是一种慰藉。古时把从军出塞戍边, 当作“万里勤王事”的行动。那时忠于职守、忠于君王与爱国是联系在一 起的,为王事而奔走,被看作是臣下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军人来说,自 应是军人的天职。想到这一点,也算找到了一根精神支柱。但这个支柱 到头来还是无济于事,诗人的痛苦有增无已,诗人因远行在外,久而不 归,而变得“忧心孔 (非常) 疚 (痛)”了。
        四、五二章追述的是从军作战的紧张战斗生活。“彼尔维何?维常之 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四句,自问自答。“尔”,盛开的意思。这两 句说: 那开得很茂盛的是什么花啊?那是常棣的花。这两句是“兴”,以 引起下文的“彼路 (同辂,大车) 斯何?君子之车。”此两句说: 那高高 大大的车子是谁的呀,那是主帅的兵车啊!“戎车既驾”之后,意味着即 将开始的拼杀。“四牡业业”一句,以驾车雄高大,象喻着从军士卒 雄纠纠气昂昂的精神。这是烘云托月之法。“岂敢定居,一月三捷”两 句,写出了战斗的频仍。
        第五章是战斗场面的描写: 主帅乘坐四匹雄马驾的戎车,在车上指 挥战斗,步兵随在战车后面借以隐蔽身体,并随时准备出击。“四牡翼 翼,象弭 (弓两端受弦之处) 鱼服(“服”是“箙”的借字,盛箭的器具)” 两句,表示军容之盛和军事器械的精良。“岂不日戒,猃狁孔棘”两句, 显示出军情的紧急,因猃狁十分猩獗,不得不日日戒备,不可一日松 懈。
        第六章写士卒在归途抚今追昔,充满着痛定思痛的悲哀,同时对 于生还,也不无喜悦情绪,在六章之中,别构一体。诗人由回忆写到归 途中的情景。回忆起昔日从军时,正值美好春天,万条杨柳,迎披 拂; 今日归来,却遇上雨雪霏霏的冬天,虽已踏上归途,归路漫漫,还 要忍受“载饥载渴”的生活,抚今追昔,想到战斗中的出生入死和征途中 的艰难险阻,谁能知道我的劳苦忧伤呢?诗人的忧伤还有一层,虽未明 言,也是不言而喻的潜台词,那就是忧念家人的情况。常年从军,与家 人音问阻隔,又谁知家人的情况如何呢?“莫知我哀”四字,状写征人的 忧伤之情,以少总多,真是累千百万言所难表达。
        《采薇》一诗,在题材上可称为边塞诗的鼻祖,征人思乡是后代边 塞诗的重要主题,它打动着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但是,这首诗数千年来 所以能赢得读者的喜爱,还在于它艺术上的成功
        此诗在艺术上第一个值得称道地方,是它创造出千古传诵的佳 句。在我们的文学鉴赏史上,人们刚刚知道摘句欣赏的时候,便一下子 发现了《采薇》篇的名章迥句。《世说新语·文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 事:
         谢公(指谢安)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 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谟定命, 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谢安与谢玄叔侄对《诗经》佳句的鉴赏,比较起来还是谢玄的鉴赏更高 明一些,他确实能抓住《诗经》中的最佳名句。他所欣赏的“昔我往矣” 四句,正是历史上交口称赞的名章佳句。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 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 写气图 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 ‘依依’尽杨柳之貌,……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 何易夺。”“杨柳依依”四字,表现杨柳之态,可以说是情貌无遗的。千百 年来,人们常用折柳表示送别时的不忍分别,又常用“依依”二字,表示 惜别之情。“杨柳依依”的意象,一经创造出来,便有了强大的艺术生命 力,虽经千载,也想不出更好的词来代替它,正因为这个原因,“杨柳依 依”数句,成了千古不朽的名句,它在我国的诗史上,如日月经天,江 河行地,永葆艺术的生命力。
        宋祁《宋景文笔记》卷中云:“《诗》曰‘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见 整而静也,颜之推爱之。‘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写物态慰人情也,谢 玄爱之。‘远猷辰告’,谢安以为佳语。”宋祁认为‘杨柳依依”数句,好就 好在物态描写中见人情,物中有我,景中含情,用王国维的话说,这就 叫:“有境界”(《人间词话》)。
        清代王士祯在评论谢安、谢玄及颜之推对《诗经》名句的鉴赏时 说:“玄与之推所言是矣,太傅所谓‘雅人深致’,终不能喻其指。”(《古 夫于亭杂录》二) 王士祯是清代神韵派的诗学大师,他很赞成谢玄的见 解,而认为谢安的说法令人摸不着头脑。我完全赞成王士祯的看法,谢 玄与颜之推可以称为《诗经》鉴赏家,他们的摘句欣赏,能为千古所共 赏,易他句不可。名句在一篇诗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采薇》在艺术上的另一成功之处,在于它创造了“以乐景写哀,以 哀景写乐”的诗歌美学境界。王夫之《薑斋诗话》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 哀景为乐,一倍增其哀乐
        这是人们常常引用的一段话,但却很少有人进一步阐述,探讨其所以 然。试想当征人离家踏上征途之时,正值桃红柳绿的丽春,面对“春风 杨柳万千条”的丽春美景,征人却不得不与亲人分别,也许一别之后永 无相见之日,“杨柳依依”,正含着不忍与亲人分别的依依之情,对于“杨 柳依依”的美景,又那有心思来欣赏它呢? 良辰美景,并无赏心乐事, 所以美景不过是情同虚设罢了春色愈美,愈能惹起生离死别的哀愁, 以乐景衬哀情,哀情更突出、更鲜明,故能起到倍增其哀的艺术效果。 杜甫的《哀江头》就运用了这种艺术手法。在安史之乱中,他看到曲江 江头,宫门尽锁,虽有细柳新蒲,也无人欣赏了,所以发出“江头宫殿 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的叹喟。
        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还比较好理解; 以哀景写乐,倍增其乐则比 较难以理解。难道用花好月圆来映衬乐情不更好吗?我国有句俗话,苦 尽甜来,身在福中不知福,没有苦就没有乐,事物总是充满矛盾的,不 比不行。试想一个从军出征的战士能够活着回来,而且已经踏上归途, 不久将和家人团聚,这岂不是天大的喜事。但在归途中偏偏又遇上“雨 雪霏霏”的天气,还要忍受途中的饥寒,真是好事多磨。以哀景写 乐,增强了哀乐的鲜明对比度,所以有倍增其乐的艺术效果。
        对于《采薇》的艺术造诣,我们重点分析的是第六章 (末章),这 首诗所以出名,与末章有很大的关系。正如清人方玉润所说:“此诗之佳
        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诗经原 始》) 方玉润的评价是中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