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无衣

Ctrl+D 收藏本站

        
        岂曰无衣?  谁说没有衣裳
        与子同袍。① 和你同穿一件战袍。
        王于兴师,② 国家要出兵打仗,
        修我戈矛。③ 赶快修好咱的戈矛。
        与子同仇!④ 和你一道把敌人干掉!
        
        岂曰无衣?  谁说没有衣裳?
        与子同泽。⑤ 和你同穿一件汗衣。
        王于兴师,  国家要出兵打仗,
        修我矛戟。⑥ 赶快修好咱的矛戟。
        与子偕作!⑦ 和你并肩战斗到底!
        
        岂曰无衣?  谁说没有衣裳?
        与子同裳。⑧ 和你同穿一条战裙。
        王于兴师,  国家要出兵打仗,
        修我甲兵。⑨ 赶快修好咱的甲兵。
        与子偕行!  和你一道相伴同行

        
        【注】 ①袍: 外面的长衣。闻一多说: “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 旧时军人相称曰 “同袍”,也称相互间的友谊为 “袍泽之谊” ,本此。③王: 指周王。代国家。于: 助词。③戈、矛: 皆古代长柄兵器。戈,平头横刃,用以横击、钩杀。矛,尖头侧刃,用以直刺。④同仇: 齐心合力,打击敌人。⑤泽: 贴身内衣。因易染汗垢,故名。⑥戟:古代长柄兵器,合戈矛为一体,既可横击又可直刺。⑦偕作: 同起,共同行动。⑧裳: 古称裙为裳。上衣下裳。⑨甲兵: 铠甲和兵器。
        
        《无衣》属秦。《诗序》云: “《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殊与诗意不符。一说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吴入郢,秦哀公同意楚臣申包胥的请求,决定派兵救楚时,曾“赋《无衣》”以示意;以为此诗为秦哀公所作。古时作诗叫赋,诵诗亦可叫赋,故“赋《无衣》”当是诵此诗。这段记载只说明此诗在春秋时就有很大影响,秦哀公引用得体,以满足申包胥的愿望,成为历史上的美谈。又据诗意明明战士口气,更可见非秦哀公所作。又,“王于兴师”之“王”,一说指秦王,疑非是。此处当指周天子。既然秦哀公曾引用过此诗,则此诗写作时间及背景当在哀公以前。一般说来,三代时唯最高统治者称王。虽诸侯在本国内亦自称王,但多在周衰之后。秦哀公以前约当春秋末期以前。其时,西戎经常侵扰边境,华夏族的反侵略斗争,一直伴随着西周王朝以及春秋时代的历史,周王朝及诸侯国都卷入到这场几百年的持久战中,而毗邻戎的秦国则更是首当其冲。据《史记·秦本纪》载秦与西戎之战事甚多,从 “西戎反王室”,“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为大夫,诛西戎。西戎杀秦仲”起,历经庄公、襄公、文公,直至秦穆公三十七年 “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为止。可见秦的这些斗争都与周朝的命运联系着,秦人伐戎必然以 “王命”为旗号,正如 《诗集传》说: “王于兴师,以天子之命而兴师也。”可见此诗是春秋前期秦人助周抵抗外族入侵的一首著名的军中歌谣
        全诗三章章五句,每句四言。每章前二句一层,中二句一层,末句一层。每章首句,从典型化的细节入手,以 “岂曰无衣”提出反问,本是毋庸回答的,因其意正与问句字面相反,即答在问中。但各章却分别以 “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答之。这就恰恰承认了“无衣”是真实的客观存在,并以豪迈的口气,自问自答的句式,写出了刚入伍的战士想法克服困难,解衣推食,以及兄弟般的互助友爱慷慨从军情景。由此可见,当时劳动人民生活,正处于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七月》) 的境地,然而一旦外族入侵,民族矛盾上升,便决心为保卫祖国而战。死且不惧,“无衣”又算得什么! 这种维护正义、团结战斗的民族精神,这种熔爱国主义、乐观主义、英雄主义为一炉的民族正气,是十分感人的。接下去各章写为此而 “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这些典型化的细节,则正是体现上述精神的具体行动。三个“修我”,见出战士们毫不犹豫地擐甲砺兵,积极备战的紧迫感和高昂的参战热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们对敌人的仇恨和对战斗的渴望。而各章的结语则是“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这就从因果关系上将前面所写的内容推进一层。即“与子同袍”是因为“与子同仇”,“王于兴师”也是因为“与子同仇” (虽然统治阶级是为了自身的统治利益) 。于是全国上下同仇敌忾,整齐步伐 “偕作”、“偕行”。读至此,战士们为了一个共同目的,结伴并肩、高唱战歌、所向无敌的形象历历在目。这种慷慨从军的热情,保家卫国的决心,团结必胜的信念,具有巨大的鼓舞力量。
        诗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三章诗的字数、结构都相同,只是在相对应的个别地方改换了少数不同的词汇,使用了不同的韵调,借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强调一种思想和愿望,并使之充实集中、逐层递进深化,来加强主题的感染力。看似造语寻常,细味含义深远。其次是章法变化,奇特有致。每章都是先用两个偶句作基础,接着紧加一个奇句推向高峰。这就突破了一般光用偶句的惯例,而又使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突出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