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芟载柞,① 开始斩草除木,
其耕泽泽。② 接着耕田松土。
千耦其耘,③ 千对农夫锄草,
徂隰徂畛。④ 走向低田小路。
侯主侯伯,⑤ 家主带领长男,
侯亚侯旅,⑥ 跟着其他子弟,
侯强侯以。⑦ 个个强壮得力。
有嗿其馌,⑧ 田头饭声嘈杂,
思媚其妇,⑨ 妇人柔美可爱,
有依其士。⑩ 男子身壮力足。
有略其耜,(11) 犁锹锋利轻快,
俶载南亩, 开始耕种南亩,
播厥百谷。 播下各类禾谷。
实函斯活,(12) 种子内含生机,
驿驿其达。(13) 幼苗纷纷出土,
有厌其杰,(14) 上等苗特茂美,
厌厌其苗。(15) 一般苗整整齐。
绵绵其麃。(16) 耘草频繁细密。
载获济济, 果实收获济济,
有实其积, 众多粮食堆积,
万亿及秭。(17) 多达千亿万亿。
为酒为醴, 用来酿制酒醴,
烝畀祖妣,(18) 奉祭先祖先妣,
以洽百礼。 合乎各种祭礼。
有飶其香,(19) 酒食四溢芳香,
邦家之光。 邦家光大盛昌。
有椒其馨,(20) 酒香伴着椒香,
胡考之宁。(21) 老人长寿安康。
匪且有且,(22) 丰收喜出望外,
匪今斯今, 今日不曾料想,
振古如兹。(22) 自古就是这样。
(据余冠英译文有改动)
【注】 ①芟: 除草。柞 (ze) : 砍木。②泽 (shi) 泽: 通“释”,土 解之貌。③耦: 二人并耕。④隰: 低湿之地。畛 (zhen):田间小路。⑤侯: 语助词。主: 家长。伯: 长子。⑥亚: 次,指长男以下诸子。旅: 众,指晚辈。⑦强: 强壮有力。以: 用,指有用。 高亨《诗经今注》释“强” 为男奴;以, 当作㚢, 古奴字,指女奴。⑧嗿(tan) : 众食之声。⑨思: 发语词; 媚,美好。⑩依: 即殷,盛壮貌。一说为依倚相悦之貌。(11)略: 古作㗉, 锋利。(12)函:内含。 活: 生机,活力。(13)驿(yi) 驿:连续不断。 达: 生。(14)厌: 通 “屡”,美好。(15)厌厌: 为 “䅧䅧”之假借, 苗齐等貌。(16)麃(biao) : 耘的别称。 一说借为䅺, 指禾穗(17)秭 (zhi) : 万亿。(18)烝: 进献。 畀: 给予。(19)(bi) : 食物的香气。 (20)椒: 香木。 一说应作 “馥”,香气浓郁。(21)胡: 寿。考: 老。(22)匪: 通 “非”,且: 此。(23)振: 起。振古: 自古。
这是一首祭祀用的乐歌。所祭者何?有两种说法:一般认为,这是周王祭祀社稷的乐歌。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周代的社稷之祀,一年主要有两次: 春天耕作之前,祭社稷以祈谷,秋天收获之后,祭社稷以报恩。这首是春祭之歌。另外,也有人认为是秋天收获之后,用新谷祭祀宗庙的乐歌(见高亨《诗经今注》)。持此说者虽少,但从诗的内容看,也不失为有理有据的观点。
全诗按内容可分为层次清晰的三个部分,先叙耕种收获,次写酿酒设祭,三谢神灵保佑。主要篇幅和内容集中在第一部分。而整篇上下、劳动伴随着欢乐,祝福寄寓着追求,在乐观、愉快的氛围中,表达出对祖宗神明的赞颂和敬仰,也生动展现了周民族早期的生产、生活风貌,史料价值和认识价值都很高。
从开端到“万亿及秭”是第一部分。按顺序分别由三幅各自独立而又紧密承接的三幅画图组成。第一幅,千夫并耕图,共七句。“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开篇直写劳动情景,运用重句叠字,音节短促,渲染出劳动节奏的明快,也顺次展现出劳动的背景: 在杂草丛木中开拓,在新垦土地上耕耘。接下去,写劳动者,写劳动场面,“千耦其耘”,既写了劳者之众,也启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把人带入一个很壮观的劳动场面: 在那平原旷野之上,在沃土新田之中,一对一对的农夫,并拉犁具,辛勤耕耘。着笔不多,却造境壮阔,生意盎然,给人以动的画面感。“侯主侯伯”以下三句,则紧接上句,补说劳动者身份,也解释出田野劳动者为何如此之多: 家主、长男、次男及其他子弟都出动了,岂不多哉?这就丰富充实了第一幅图。
第二幅,野田就餐图,共三句。虽然用笔简洁,三涂两抹,但却给人以想象迴环的余地。农妇送饭来到田间,人们纷纷涌向地头吃饭。“有嗿其馌”,反映了人多声嘈; “思媚其妇”,抽笔闲写送饭少妇的娇艳美好。“有依其士”则描写了身强力壮的男子饱餐饭菜之后更加气盛劲足的情态。画面清晰,有声有色,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
第三幅,苗旺丰收图,这是一幅流动的画面,共十一句。“实函斯活,驿驿其达”,写种子萌发,很有活力,具有动感。“厌厌其苗,绵绵其麃”,既写出青苗的齐整,绿油油一片,也写出农夫除草的细密,写禾苗,也写劳动,还为下面写丰收作好了铺垫。直写丰收情景,用笔简单,也只三句,但极尽渲染夸张的能事。说“载获济济”,说粮食堆积多到“万亿及秭”。在这种较为抽象的渲染中,透发出人们对丰收的想往和对“富裕”的追求,喜悦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第二、三部分共十句。前七句,写酿酒设祭,祈求神灵赐福; 后三句,感谢神的福佑。特别应注重的是,“为酒为醴,烝畀祖妣”,和“有椒其馨,胡考之宁”,所光扬和颂赞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尊老敬祖的传统。“匪且有且”二句,表达出对神灵降福的欢欣和喜出望外,形象生动。
总观全诗,反映了周代早期大集体劳动和生活的场景,铺叙了一年之中,除草、斫木、翻土、耕耘、播种、收获的全过程。劳动,在这里不是作为被迫参加和惩罚的对象来描写,而是处处洋溢着对劳动的热爱和赞颂之情,写劳动的欢乐和无限情趣,写劳动者之间的友善、和谐和美好。充分体现了《颂》诗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的庙堂文学的特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诗描述的劳动情形如何理解?历来意见不一。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两种: 一是范文澜说的,“每家出一人到公田上耕作,其中有户主、户主的长子,户主的次子,年幼的子弟……以及受雇来代耕的人” (见 《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69页),指阶级社会中,被压迫者的劳动。二是杨公骥说的: 诗中描写不是阶级形成后的生产关系,而是 “周族在原始时代的祭歌,它可能是在西周被用文字记录下来,到 《诗经》辑录成书时,便被载于 《周颂》中” (《中国文学》第一分册)。笔者抄录于此,供读者辨析参考。
在艺术手法上,本诗主要采用白描手法,刻画场景,铺叙情节; 又善于渲染、夸张,借以表达愿望,抒发感情。语言亦较通畅、和谐,这在呆板、典重的 《周颂》中,是别具一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