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庶见素冠兮?
棘人栾栾兮,
(鲁栾作脔。)
劳心
兮。
(冠、 栾、 , 寒部。)
庶见素衣兮?
我心伤悲兮,
聊与子同归兮。
(衣、悲、归,微部。)
庶见素��兮?
我心蕴结兮,
聊与子如一兮。
(��、结、一,脂部。)
[译文]
见到您头戴素冠,形容憔悴,瘦骨嶙峋,我心忧伤痛苦难熬!
见到您身穿素衣,我心痛苦悲 伤,恨不得与你同归黄泉。
见到您腿裹素��,肝肠欲断, 愿和您同赴黄泉。
[评介]
《素冠》三章,章三句。《诗 序》说:“刺不能三年也。”《笺》曰: “丧礼,子为父,父卒为母,皆三年。 时人恩薄礼废,不能行也。”认为这 首诗是讽刺世人不能行丧礼,作者 幸而遇见这位能终三年之丧的孝 子,便大加赞赏,以期引起世人的 效仿。后人多从此说。宋人朱熹也 持此说,他在《诗集传》中说:“三 年之丧,贤者之所轻,不肖者之所 勉。”清人姚际恒认为此说不可信, 并提出十条理由进行驳斥,他在 《诗经通论》中说:“古人多素冠、素 衣,不似今人以白为丧服而忌之 也。古人丧服唯以麻之升数为重 轻,不关于色也。”又说: “何必泥 ‘素’之一字,遂迂其说以为 ‘刺不 能三年’乎?”但姚先生也没明确指 出此诗的主旨,而是认为“或如诸 篇以为思君子可,以为妇人思男亦 可。”这就从新的角度提出本诗的 主旨。方玉润基本同意姚际恒的观 点,并进一步深化,明确了姚先生 的观点,他在 《诗经原始》 中说: “无论素冠之为丧服与非为丧服, 今仅凭一素色之冠,何以别其丧之 长短乎? 岂三年之丧乃素冠,短丧 之服不素冠乎?此必不可通之说 也。”又说: “窃以为棘人素服,必 其人以非罪而在缧绁之中,适所服者素服耳,而幸而见之,以至于伤 悲,愿与同归如一,非其所亲,即 素所爱敬之人,或桧君国破被执,拘于丛棘,其臣见之不胜悲痛,愿 与同归就戮,亦未可知。”今人或认 为这是一首悼亡诗,是妻殉夫丧之 作; 或认为是泛指对不幸者的同 情; 或认为是一首女欲奔男的情 诗。
将此诗理解为一首悼亡诗更 切题意。一位妻子在遗容憔悴,即 要入殓的丈夫面前,悲痛欲绝,在 这生死离别的时刻,她抚尸痛哭, 表达她对丈夫的深深爱恋和誓与 同生死的忠贞不渝的爱情,读之令 人心肠俱裂。至于她的丈夫是一位 何等样的人,又是因何而死,诗中 并没有从正面去写,但我们从他的 “素冠”、“素衣”、“素��”这些素色 服饰,看出他是身居下位的清寒之 士。诗中只用 “栾栾”来描述死者 的遗容,却并没写出他的直接死 因。“栾栾”是形容人的瘦肌之状和憔悴之形,这位丛棘中的即将入殓 的死者为何能这样瘦骨嶙峋,或为 长期的疾病所折磨,或者遭遇了人生的不幸,蒙受了不白之冤而被折 磨成如此模样。我们说它是一首悼 亡诗,是因为诗中用大量诗句抒发 了女主人公失去丈夫的悲痛欲绝 的苦痛和怀念亡者的情意悱恻凄婉的情怀。“劳心
兮”、“我心伤 悲兮”、“我心蕴结兮”,正是表达她 这种难以排遣的哀愁。而“聊与子 同归兮”、“聊与子如一兮”进一步 表达她对丈夫的矢志不渝的爱情 和誓死同归的炽烈感情。
本诗的最大艺术特点是纯用 赋体,抒发主人公浓烈而真挚的情 感,读起来震撼人心,具有强烈的 艺术感染力。旧评此诗“庶见”二 字最为传神,它将抒情主人公那种 深深的忧伤和希望能与心爱的人 永远在一起的复杂感情交织在一 起,表现抒情主人公对亲爱的人儿 的真挚的爱和与亲人生死离别的悲怆之情。体现在文字上,全诗每 一句的末尾都用了语气词“兮”字。 语气词“兮”字,包含着作者复杂 而浓烈的感情色彩,它既表达女主 人公对亡者的深深怀念,又抒发对 爱人的忠贞不渝的爱情,起到增强 语言的感染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