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林 [德国]荷尔德林

Ctrl+D 收藏本站

我从园林走向你们,大儿子!

我来自园林,那里的大自然成了家居盆景

辛勤园丁乃栽培与被栽培的关系。

而你们,蔚为壮观的你们,像温良世界里的

巨人族,只属于自己和培育过

你们的天空生养你们的大地

你们谁也不参与世上的哪一派,

各自得力于壮实的根系,欢乐而又自在地

挤出身子,苍鹰扑食般地

用粗大的手臂夺取地盘,洒满阳光的树冠

欢快而又气派地直冲霄汉

你们中的每一位是一个世界,似满天星斗

个个都是神,自由而又互为一体地生活在一起。

要是我能容忍寄人篱下,便不会羡慕

这片林子,而是乐意混迹于那种社交生活。

要是我的心不再眷恋那种社交生活,

不是藕断丝连,我是多么乐意生活在你们中间

(顾正祥译)

【赏析】

橡树在中国文化中没有什么地位,但在西方非常重要,是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树种。尤其是在德国,碧绿的草地上长着一排高大的橡树,这是最常见的乡村景线。高大挺拔的橡树很好地阐释了脚踏实地、立场坚定、坚忍不拔的精神,从而被日耳曼民族视为民族、国家的象征。与此同时,它还是自由、力量的象征。因此,橡树在德国的民族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上至钱币、徽章,下至面包、饰物,橡树叶图案随处可见。理解了这一点,那我们也就初步明白了荷尔德林对橡树的感情基础。但在诗中,荷尔德林并没有从民族国家的角度来表现橡树,尽管对故乡及其风景热爱是其诗歌的一贯主题。在这首诗中,荷尔德林主要是通过比较人工园中的园林和自然界的橡树,阐释了一种自己向往理想生存状态和人格精神。诗人赞美橡树强大而健康生命力: 根系发达,树枝粗壮,生长旺盛。这种纯粹自然的生命力使橡树无需他人的栽培就能“蔚为壮观”、成为“温良世界里的巨人族”,同时也使它生长得“欢乐而又自在”、“欢快而又气派”。橡树的强壮健康固然让人羡慕,但诗人更向往的是橡树独立自足的精神品格。在诗人看来,每一棵橡树都是一个世界,不依赖于任何门派,而“只属于自己”和培养过自己的天空与大地。尽管“个个都是神”,个个都拥有出众的品质,但这并不妨碍橡树的彼此容纳接洽,“互为一体地生活在一起”。既独立自尊又尊重团结他人,这正是橡树所蕴含的人格启示

从一开始,诗人就毫不吝啬地表达了他对橡树的赞美和向往。在诗歌的第一句,诗人表白自己要从“园林”走向“橡树林”。这一方面是因为人工的环境具有强烈的功利目的性,已不复原始橡树林的那份自然自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始终与“辛勤的园丁”存在“栽培与被栽培的关系”。 在很多人看来,这反映了荷尔德林想摆脱对栽培自己的“园丁”——席勒的依赖,独立发展自己的艺术个性的心理。但事实上,这首诗主要表现的是诗人欲超越而难以超越世俗生活欲望,欲企及而始终不可企及橡树一般的生命和精神状态的矛盾心理。诗歌的结尾写道,自己并不甘心“寄人篱下”,并不“乐意混迹于”“社交生活”,但又不能在心理上完全远离社交,拒绝它的诱惑。因此,他终于只能“羡慕”而不能真正生活在“这片林子”里。长期以来,提起荷尔德林我们总是想起一些非常崇高的精神对象,如自然和神性,人类命运和诗使命,希腊与西方,神话与基督教等等。而这首诗则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人”的荷尔德林,他也和我们一样被物质生活、感官享受、地位名声、个人荣誉等世俗欲望所纠缠。

(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