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高

蔡高 宋,仙游人,蔡襄弟,字君山,北宋景佑进士,为长溪尉,善柝狱,人称神明,迁太康簿,卒年二十八。北宋名臣蔡襄胞弟,比蔡襄小2岁。这对兄弟生在农家,自小聪明伶俐。宋天圣二年(1024),仙游县尉凌景阳因喜爱这对兄弟,便为他俩讲授经书,进行启蒙教育。凌县尉任满后,又把他俩送到塔斗山青螺草堂(后更名“会心书院”)继续读书,从此兄弟俩同进县学与郡学。 蔡高的诗文(1篇)

()

  蔡襄于天圣八年(1030)登进士第,次年任漳州军事判官,蔡高也于1034年登进士第,授任长溪(今霞浦)县尉。  长溪地处福建沿海,当地有许多百姓以打渔为生。有一天,一位老妇来到衙门告状,诉说她两个儿子出海捕鱼,失踪多日,怀疑是遭仇人所害,请求县吏为她捉拿凶手。由于没有证据,不能捉人,县吏感到为难,便问那老妇:“你没有见到儿子的尸体,如何能断定儿子被仇人杀害呢?再说海上大浪急,也有被掀翻船只葬身大海的可能。”这妇人听了揪胸顿足,号啕大哭,仍一口咬定儿子是被仇人所杀。蔡高察看了这妇人的神色,觉得她确有冤情,便决定受理此案。他安慰送回老妇后,就暗中到老妇所指控的那个仇人家微服私访,查到了此人作案的蛛丝迹。之后他又到海边巡查,却一连六天毫无收获,直至第七天早上,终于看到有两具尸体随潮水漂来。他忙叫人把尸体打捞上来,经检验确是他杀,即刻传唤差役拘捕那个嫌疑犯,进行升堂审问,凶手供认不讳,受到伏法。

  又有一天,有对夫妇来到衙门击鼓诉状,哭诉儿子在家被入室盗贼杀害,请求县尉为他们作主,缉拿凶犯。蔡高分析此案凶手必是同村人,对被害者住宅较为熟悉,便集中全体村民逐一排查。他通过观言察色,发现有一村民神色不对,言语不符,疑点很多,再经过深入调查,终于确定那人就是嫌疑犯,就传令拘捕审讯。那人只好供出杀人真相,蔡高又把他处决了。这两命案的侦破,使蔡高的声誉日隆,人们无不称赞他断案神明

  后来蔡高升任开封太康县主簿,府尹吴遵路为人耿直,却脾气暴躁,对所属部下常发怒喝斥,以致部下对他都十分畏惧,不敢接近,然而别看蔡高年纪小,他一点也不怕府尹,且从来也不屈从。他不但能很好完成任务,还能精辟论述其中道理,使府尹对他刮目相看,认为他是个人才。

  蔡高任太康主簿时,其兄蔡襄与欧阳修同为馆阁校勘。蔡高因不时去蔡襄寓所,有幸结识欧阳修。他和兄蔡襄一样,都十分敬佩欧阳修的人格文学才华。他有首《谒馆阁校勘欧阳公》诗写道:  此日登史阁,高风孰可追?学期明主佐,道许后生师。余岂能自信,公真不我欺。微躬诧所厚,惭愧异新知。

  此诗赞颂了欧阳修的高风亮节,又为自己能得到欧阳修的厚爱,成为知心朋友而感到三生有幸。

  宋康定二年(1041)六月七日,京师发生大疫,蔡高不幸染疾,卒于任上,年仅28岁。他英年早逝,留下一男二女,而妻子程氏才20岁,生活清苦乡亲亲友募捐200两白银欲为其夫办理丧事,程氏却哭道:“吾家素来廉洁,不可以此玷污吾夫。”蔡襄闻讯,亲作《祭弟文》悲悼亡弟,又整理蔡高的数万字遗稿,发现皆是记述朝廷的要点。后来这些遗稿为朝廷制定兴利除弊决策提供了依据。庆历三年(1043),蔡襄为其弟蔡高归葬请铭,欧阳修撰写了《蔡君墓志铭》,称赞蔡高“敏于为吏”,廉洁爱民,是“天下奇才”,并对蔡高的英年早逝深表哀悼。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欧阳修与蔡高的深情厚谊。

此日登史阁,高风孰可追。

学期明主佐,道许后生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