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进一步,他应该学会把心灵 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可珍贵,如 果遇见一个美的心灵,纵然他在形 体上不甚美观,也应该对他起爱 慕,凭他来孕育最适宜于使青年人 得益的道理。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 图文艺对话集·会饮篇 ——论爱美与哲学修 养》
文章的功能既然在感动心灵, 想做修辞家的人就必须知道心灵 有哪些种类,这些种类的数目既不 同,每种类的性质就不一致,因此, 人的性格也就随人而异。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 图文艺对话集·斐德若 篇》
那么,首先我要说,心灵,
那我们常常称之为智力的东 西,
那生命的指导和控制力量
所存在于其中的东西,
乃是人的一个部分,
正如同手、足和眼睛
乃是一个完整生物的部分。
————〔古罗马〕卢克莱修《物性论》
我说,心灵和灵魂是彼此结合 着的,
并且以它们自己形成一种单 一的自然,
但是整个躯体的首领和统治 者,
仍是那我们称为心灵或智力 的理性,
而它是牢牢地位于胸膛最中 心的地方。
在这里跳动着惊惶和恐惧;
环绕着这里有快乐的抚慰;
所以,这里乃是智力、心灵之 所在。
灵魂的其他部分则遍布全身 听候命令——
受心灵的示意和动作所推动。
心灵自己单独有自己的思想,
它单独有自己的欢乐,
当没有什么触动灵魂和身体 的时候。
————〔古罗马〕卢克莱修《物性论》
既然心灵的本性是如此容易 动,
构成它的种子必定就是格外 小,
格外光滑格外圆。
一旦认识了这事实,
————〔古罗马〕卢克莱修《物性论》
再者,一株树不能在天空中存 在,
深深的大海里也没有云块,
在田野里面也不能住着鱼,
也没有血能居住在木材里面,
在圆石子里面也没有液汁:
每样东西能在什么地方生长 和存在,
都有一定的安排。由此可见
心灵的本性不能没有肉体单 独生出来,
也不能远远离开血肉而存在。
————〔古罗马〕卢克莱修《物性论》
因此,既然即使在人的身体里 面,
心灵和灵魂也会受到这样的 大病的震动,
会这样悲惨地受骚扰受痛苦,
那么,怎能够相信当它们
缺乏躯体处在空旷的空气中 的时候
它们竟能活着不死,和大风搏 斗?
并且,既然我们看见心灵
也能像身体那样被治疗,
这也预告我们心灵是有死的。
————〔古罗马〕卢克莱修《物性论》
神创造心灵只能是为了让人 们认识神,爱慕神,神决不能给予 心灵任何不是为了认识神的知识, 也决不能在心灵中印下任何不是 向往神的爱;但是神当初却可以不 把那些现在与肉体结合在一起的 心灵结合到肉体上。所以说,心灵 与神的关系是自然的、必然的、绝 对不可缺少的; 而我们的心灵与我 们的肉体的关系,虽然对我们的心 灵来说是自然的,却并不是绝对必 然的,也不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法〕马勒伯朗士《真理的探索》
禽兽充分地向我们表明,心灵 的骚动不宁会给我们带来多少弱 点与疾病。有人告诉我们,巴西人 只是终老而死是由于他们生活在 平静安宁的气氛中,但我却把这归 因于他们心灵的平宁,他们摆脱激 情、思想或者继续乏味的工作,用 一种令人欣羡的简朴无知淡视生 命,无需学问,无需法律,无需国 王或任何宗教习俗。
人的心灵,从本性上说,可以 说介乎它的创造主和各种有形创 造物之间; 因为按照圣奥古斯丁的 说法,它以上只是神,它以下只有 形体。但是,它虽然大大地超乎一 切物质事物之上,这并不妨碍它与 物质事物相结合,甚至以某种方式 依附一部分物质; 同样,最高本体 与人的心灵之间的距离虽然无限 大,也并不妨碍两者直接结合,亲 密无间。后一结合使人的心灵高于 万物;就是凭着这一结合,它才得 到了它的生命,它的灵明,以及它 的全部幸福;在圣奥古斯丁的著作 里就有无数处谈到这一结合,认为 这是心灵最自然、最本质的结合。 与此相反,心灵与形体的结合则无 限地贬低了人;这就是今天人类一 切错误、一切苦难的主要原因。
————〔法〕马勒伯朗士《真理的探索》
皇帝的心灵和补鞋匠的心灵 是在同一模子里铸成的。我们自以 为君主的重大行为必是由于某些 重要而有意义的原因促成的,然而 我们弄错了,因为我们的对待微小 事务的动机同样会促使他们在思 维运动中的进展。使我们与邻人争 吵的同一原因,在君主之间就会引 起一场战争;使我们鞭打仆人的同 一理由到国王手中就导致整座省 城的毁灭。他们像我们一样轻率而 冲动行事,但却能够造成更多的灾 祸。在小昆虫与大象身上,也同样 存在这种激情。
————〔法〕蒙田《人生随笔· 伟人和我们一样是凡 人》
年龄对心灵有必然的影响。心 灵随着肉体的进展而进展,就像随 着教育程度而进展一样。在女性, 心灵还受体质柔弱的影响,因而产 生出这种柔顺,这种温情,和这种 感情甚于理智的多愁善感,以及各 种偏见和迷信,偏见和迷信在她们 生活上的强有力的影响几乎是不 可磨灭的。相反地,在男性,他们 的脑髓和神经生得比较坚固,具有 一切固体的坚实性,因此他们的心 灵和他们的面容一样,比较强壮; 而女性所受不到的教育,又使他们 的心灵更增加了新的力量。
————〔法〕拉美特里《人是机器》
心灵往往喜爱这些转瞬即逝 的感受:在那寂静、阴暗的斗室里, 它观赏那悦目而富饶的田野; 怒吼 的狂风使它全身冰凉; 烈日烤炙 它,暴风雨使它畏惧。它们给予心 灵一种无比珍贵的快感。心灵也不 遗余力地增添这种快感,它借助真 实的色彩和不可磨灭的线条,使它 那些作品,那些使它感动或欢娱的 幻影获得躯体。
心灵与神结合得越紧密,也就 越纯粹,越光辉,越强大,越恢宏, 因为正是这一结合造成了它的全 部完善。反过来,它与肉体结合得 越紧密牢固,也就越腐化,越盲目, 越软弱,越萎缩,因为那种结合造 成了它的全部不完善。所以,一个 人如果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一切, 事事顺从情欲的冲动,只看见自己 感觉到的东西,只喜爱使自己满意 的东西,那就处在极其可悲的精神 境界中了; 在这种状态中,他离开 真理、离开自己的幸福真是太远 了。可是,一个人如果只根据心灵 的纯粹观念判断一切,小心避开尘 世的杂乱喧嚣,返回自己的内心, 倾听最高主宰的声音,在感官与情 欲沉寂无声状态下,就不可能陷入 错误了。
————〔法〕马勒伯朗士《真理的探索》
我对于心灵活动的进展所作 的分析和对其派衍的解释是显而 易见的。首先,在心灵中只有一个 简单的知觉,这个知觉只不过是在 客体出现时心灵所接受的印象。从 这里依次产生了其他三种活动。这 种印象,如果把它看作是以其出现 来报知心灵的,就是我叫做意识的 那种活动。如果我们对它的认识是 这样的,即它好像是我们所意识到 的唯一的知觉,这就是注意。最后, 当它被人认为是已经触动过心灵 的,这就是回忆。意识好像是在对 心灵说:这就是一个知觉;注意说: 这就是你所具有的唯一的一个知 觉; 回忆说: 这就是你已经有了的 一个知觉。
————〔法〕孔狄亚克《人类知识起源论》
理性心灵具有一些比感觉心 灵广阔得多的机能,感觉心灵所得 到的,只限于它在禽兽身上所能获 得的认识,在禽兽身上,感觉心灵 归结起来只不过是各种感觉和感 性知觉,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机械 性的决定,亦即并没有通过思虑的 决定。理性心灵事实上是可以上升 到知觉或理智观念的,虽然它在大 部分人身上很少享受这种高贵的 特权。
————〔法〕拉美特里《心灵的自然史》
人类心灵还另有一个特点:人 对辽远的未知的事物,都根据已熟 悉的近在手边的事物去进行判断。
————〔意〕 维柯《新科学》
倘若没有一定的主意占据着 它,把它约束范围住,它必定无目 标地到处飘流,入于幻想的空泛境 域里。
————〔法〕蒙田 《论闲逸》
你失掉的东西越多,你就越富 有: 因为心灵会创造你所缺少的东 西。
————〔法〕罗曼·罗兰 《哥拉·布勒尼翁》
对心灵来说,没有微不足道的 小事。心灵能将一切放大。
————〔法〕巴尔扎克《十三人故事》
唯有人的心灵才是真实的。严 格说来,相貌不过是一种面具。真 正的人在人的内部。
————〔法〕雨果 《海上劳工》
少女的心灵像不透明的银子, 其中的一切充溢着青春的活力和 美。
————〔德〕艾米尔·路德维希 《歌德传》
在一切创造物中间,没有比人 的心灵更美、更好的东西了。
————〔德〕海涅 《波罗的海》
并非所有认识他们精神的人 都认识他们的心灵。
————〔法〕拉罗什弗科《道德箴言录》
一个人的心是只服从他自己 的,你想束缚它,结果却释放了它; 如果让它自由自在的话,你反而把 它束缚得紧紧的了。
————〔法〕卢梭《爱弥儿》
心灵以自己为发号施令的场 所。
————〔英〕弥尔顿《失乐园》
人的心灵忍受不了空的时间。
————〔英〕霍布斯 转引自 《时间与人生》
一个人自己的心灵,还有他的 朋友们的感情——这是生活中最 有魅力的东西。
————〔英〕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
心灵的眼睛恰似肉体眼睛那 样,能看到新的目标,对那些眼皮 底下的东西反而视而不见。
————〔英〕塞缪尔·约翰逊 《论未来》
幻想,或者说,心灵能预先幻 想出来的景象,那是人类本性的一 大特长; 人类心灵的每一寸进步, 不,应该说是人类心灵的一丝一毫 的转变,都是有赖于这一特长的。
————〔英〕雪莱《关于道德观念的思辨》
一个人只要他有纯洁的心灵, 无愁无恨,他的青春时期定可因此 而延长。
————〔法〕司汤达《红与黑》
有些心灵尽管属于较高层次, 却因缺乏公认标准而被人低估,就 像某些缺乏测试手段的贵金属一 样。
————〔法〕儒贝尔 《格言集》
心灵越是被强烈的不安和阴 沉的念头缠绕不休,看到优美高雅 的东西越快活。
————〔法〕泰纳《艺术哲学》
一个人最诚实最真挚地进行 思考和感觉的地方,就是他的心 灵。
————〔俄〕高尔基《抱怨》
多数人的心灵像浮云一样变 幻莫测,似假宝石一般光怪陆 离,——总是依照它所接触到的 色彩,恭顺地改变着自己的颜色。
————〔俄〕高尔基《流水》
人的心灵是不会随着肉体而 完全消灭的,总有一部分留下来永 生不灭。
————〔荷〕斯宾诺莎 《伦理学》
心灵却非武力所能征服,但可 被爱或德量所征服。
————〔荷〕斯宾诺莎 《伦理学》
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心灵之间 的壁垒是永远也没法破除的。
————〔印度〕泰戈尔《沉船》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 耳之 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 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 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战国)孟轲《孟子·告子章句上》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 念之本兴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 真心; 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 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明)李贽《焚书·童心说》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 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 然童 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 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 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 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 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 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 失; 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 以掩之而童心失。
————(明)李贽《焚书·童心说》
嗟乎!人心幽而烈,讂而充,诇 而谲,窖而缦,骈而鹜,俄顷而腾 九宵,极九野,上下千年,其旋无 休。寤,缘其所见而董以为奥;寐, 衍其所狎而魂传其所不习。阴贼乐 斗,汗漫善惊,厌常而喜新,循之 又懈。暱于所便,所至成所。不投 不入,投之即黏; 不激不出,一出 即横。直告之则不信,评属之则反 疲。日日造成生死,不特不忘待尽 为可悲也。其阳化,其阴不化,悲 何及乎?
是故单提之家,奇语、玄语、冷 语、毒语,颠倒语,棒之、喝之、刺 之、忤之、疑之、误之,不迷不悟, 不误不迷,绝乎蹊径,出其意表;短 其所长,犯其所怪,夺其所恃而阱 之以必不及,钓以所亲而顿之以所 不能禁。样入阻隘而伏起,引上高 峰而推之。孤者使平,平者使孤。是 度烧栈,线不通风。遮塞以使之穷, 剽忽以试其不及措。或徇其所偏而 折,或听其自穷而归。或已入也而 未坚,则故挫之以深其括; 或已合 也而未化,则故罪之以征其转。吹 毛涂毒,石激电拂,皆烧人尽心之 法也。
佛心,佛也; 佛法,魔也。魔 者,佛之先锋也; 及乎无魔,并无 佛矣。本无实法,非可执一法也。后 世相传,执其玄秘,以为市肆,安 得不叹私心横行、尊知火驰之弊 哉?
————(明)方以智《东西均·尽心》
第先生之论心性,颇与其论理 气自相矛盾。夫在天为气者,在人 为心; 在天为理者,在人为性。理 气如是,则心性亦如是,决无异同。 人受天之气以生,只有一心而已。 而一动一静,喜怒哀乐,循环无已, 当恻隐处自恻隐,当羞恶处自羞 恶,当恭敬处自恭敬,当是非处自 是非。千头万绪,感应纷纭,历然 不能昧者,是即所谓性也。初非别 有一物,立于心之先,附于心中也。
————(清) 黄宗羲《明儒学案·评罗钦顺》
心性之难明,不自先生始也。 夫心只有动静而已。寂然不动,感 而遂通,动静之谓也。情贯于动静, 故喜怒哀乐,不论已发未发皆情 也,其中和则性也。今以喜怒哀乐 未发之中为性,已发之和为情,势 不得不先性而后心矣。性先心后, 不得不有罅隙可寻矣。恻隐羞恶辞 让是非,心也;仁义礼智,指此心 之即性也。非先有仁义礼智之胜, 而后发之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 心也。观此知李见罗道性编亦一编 之论。
————(清) 黄宗羲 《明儒学案·评罗钦顺》
先生以为 “天性正于受生之 初,明觉发于既生之后,”明觉是心 而非性。信如斯言,则性体也,心 用也;性自人生以上,静也; 心是 感物而动,动也,性是天地万物之 理,公也;心是一己所有,私也。明 明先立一性以为此心之主,与理能 生气之说无异,与先生理气之论, 无乃大悖乎? 岂理气是理气,心性 是心性,二者分天人,遂不可相通 乎!
————(清) 黄宗羲《明儒学案·评罗钦顺》
心灵是个人行为的发号施令 者,夸大了个人,便夸大了心灵。
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 泉: 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 的。
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 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 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 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 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这就是“艺术境界”。
————宗白华《艺境·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