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Ctrl+D 收藏本站

【释义】

这句俗语描述的是封建社会里,士人从读书到成为国家有用之才的艰难过 程,和成功后的欣慰心态。在封建的科举制度下,士人为考取功名,长期闭门 苦读而不为世人所知。一旦考上,皇帝封官赐爵,天下人就都知道了。

【评析】

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的,到清代灭亡后废除,在中国整整实行了1300 年的历史,对世界具有极大影响。

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 的办法,所以叫科举。这种制度比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显然更加公平和公 正。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气,起到相当大的推动。即使人们以对功 名的追求为目的,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对知识的普及、间接 维持中国文化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一般读书人从幼年开始,必须至少读十年书之后,才能考试。所以这十年 默默苦读的过程,是不为人所知、也很难为人所知的。而一旦考上功名,就 上是另外的一回事了。故称为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