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祠堂一所,以奉先世神主,出入必告。正至朔望必参,俗节必荐时物,四时祭祀,其仪式必遵文公家礼,然各用仲月望日行事,事毕,更行会拜之礼。时祭之外,不得妄祀邀福。凡遇忌辰,孝子当用素衣致祭,不作佛事,象钱寓马,亦并绝之。是日不得炊酒食肉听乐,夜则出宿于外。祠堂所以报本,宗子当严洒扫扃钥之事。所用祭器服,不许他用。祭祀务在孝敬,以尽报本之诚。其或行礼不恭,离席自便,与夫跛倚、欠伸、哕噫、嚏喷,一切失容之事,督过议罚。督过不言,众则罚之。
【注释】 郑涛:字仲舒,元代浦江人,擅长诗文,官至太常博士,其家族自宋建炎初年到郑涛生活时代已十代同居。郑家以诗书礼义闻名于世,被称作“义门郑氏”,《宋史》、《元史》的孝义传中,都记录了郑氏家族的事迹。神主:神位。正至:春分、秋分和夏至、冬至等节气。宗子:嫡系长子。督过:古代家族中专事监督他人的过失的人。
【译文】建立一座祠堂,以供奉前代祖先的神位,出外和归来都要禀告。在二分二至的节气及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参拜神位。平常的节日要献上时鲜果品,四季祭祀的仪式要遵循文公制定的家礼办事,但要在仲月十五日举行,仪式完毕,还要再行会拜之礼。除了四时祭祀之外,不能随便祭祀而去祈福。凡是遇到亲人的忌日,孝子要身穿素衣进行祭奠,不作佛事,剪扎纸钱、纸马一类事也一并杜绝。这天不得喝酒、吃肉、听音乐,晚上要住宿在外。立祠堂的目的是为了回报祖先的根本,嫡系长子应认真管好洒扫及检查房门等事。祭祀用的祭器、祭服,不许另做他用。祭祀重在孝敬,以尽报答祖先的诚心。如有人行礼时不恭敬,出现随便离席,以及站立不直、伸懒腰、打哈欠、打嚏喷等一切失态的举动,督过就要提出来惩罚他,如果督过不说,大家就要一起来惩罚。
【评析】这是一段研究古代家族举行祭祀活动的宝贵史料。从这段文字我们知道:古代大家族建立祠堂的目的,是为了供奉祖先牌位,举行家族祭祀活动。祭祀活动分普通祭祀和亲人忌日祭祀两种。普通祭祀又分朔望祭祀和四时祭祀两种。朔望祭祀是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到祠堂摆上时鲜果品,祭礼祖先;四时祭祀是每年春分、秋分和夏至、冬至四个节气都要到祠堂去祭祀祖先的仪式,日期定在二月、四月、八月、十一月,举行完仪式后还要行拜会之礼。亲人忌日祭祀,一定要突出肃穆和安静,禁止一切奢华和喧闹,孝子甚至要夜宿在外。祠堂里备有专门的祭器、祭服,由嫡长子负责管理祠堂。祠堂祭祀有供奉的对象、固定的地点、时间和仪式,其实就是中国本来 所独有的一种最普遍的宗教文化。我们知道,郑涛所处的时代,正是蒙古族统治中国的元朝时期,这个十代同居的庞大家族并没有因外来文化的侵扰而改变自己的文化习俗,仍然顽强执著地保全和延伸着传统风俗文化;汉民族的悠久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在少数民族统治下受到改变和遭到灭绝。这表明:文化代表一个民族的积累起来的生存智慧,是不能随便改变和灭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