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Ctrl+D 收藏本站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十九章》)

鉴 赏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句话出自《老子·十九章》,也体现出老子“无为”的思想。在老子看来,“道”是具体生活世界的基本原则,“道”不仅创生了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而且无时无刻不在作用和影响具体生活世界,“道不远人”,在《二十五章》中,老子也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应该遵循“道”的原则生活,按照自然的法则生活,保持清静素朴的心态,节制私欲,还淳返朴。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生活得更好,人类社会才能更好地和谐共处。可以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老子为人类社会开出的一剂救世良方。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这句话,一是从人生态度角度来看,一是从治国理念角度来看。

先秦大儒荀子曾经犀利地指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荀子·礼论》)。人生于斯世,总难免会有种种欲望,也难免会面对种种诱惑。就欲望本身而言,欲望本无所谓善恶、好之分,但是,当欲望肆无忌惮地扩张,超出了一定限度,“求而无度量分界”,那么,它就会有了善恶、好坏之分了,也就会给人自身和整个人类社会造成种种危害。因此,无论是儒家学者,还是道家学者,都主张需要对人的欲望有所节制,但是,两派学者采取了不同的节制办法: 儒家主张以“仁”、“礼”来教化世人,通过个人自身道德修养制度性规范来制衡人欲,诚如荀子所说,“先王……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而道家学者如老子则把眼光更多地投向了人自身,主张从“源头”做起,主张让人性“复归”到其最初的原始状态,让人们保持天性的质朴,节制私欲,清静无为,既不为过度的、外在性的欲望所诱惑,也不去追名逐利。《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较之儒家学者主张“正色”、“正音”、“正名”等,老子等则彻底否定了“色”、“音”、“味”等的社会作用,因为在他们看来,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去盲目地追逐“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难得之货”等的享受,而是在于人自身纯朴自然本性的涵养和安宁、祥和心境的培养;不是盲目地“为目”,而是更为重要地“为腹”。“为腹不为目”,与这里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相通的。值得注意的是,老子在这里不是否定人们享受“五色”等这些人类文明成果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否定一切人类文明,而是主张人们需要节制自己的私欲,主张个人的欲望需要在一定限度内合理地得到满足。“为腹不为目”不是说只要“为腹”而否定“为目”,而是说,在两者何者优先的选择中,我们应该首先选择“为腹”而非“为目”。“见素抱朴”,“素”原意是指没有染色的丝,“朴”原意是指没有经过雕琢的木材。“素”、“朴”在这里都有不加雕饰、保持质朴的原状态的意义。因此,“见素抱朴”不是说让人们都“回复”到茹毛饮血的野蛮状态,而是主张人们涵养自己天性中那份自然淳朴的本性,不要让过多的外在的私欲、诱惑污染了天性中的淳朴自然。“少私寡欲”并不是指“无欲”,而是主张将欲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要使过多的私心、私欲充斥着自己的整个心灵。在这个意义上,老子所主张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则不失为一剂调适人心的心灵鸡汤。当我们过多过急地追逐眼前利益的时候,当我们过多地羁绊于外在的种种诱惑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保持人性的一点真诚,一点质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和谐共处,人类社会才能更好地和谐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人生境界,还是趋向于这种人生境界的重要修养方式和途径。

以上我们是从人生观的角度来解读“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句话。但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不仅是种人生态度、人生境界,还是重要的治国理念和救世良方。在老子看来,人类社会之所以纷争不息、争乱不休,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统治者私欲的无休止地膨胀。在《七十五章》中,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人民之所以饥饿,是因为统治者吞食的税赋太多,因而遭受饥饿。人民之所以轻生冒死,是因为统治者喜欢妄为强作,因而难以治理。人民之所以轻生冒死,是因为统治者过分奉养奢厚,因而轻生冒死。在这里,老子看到了社会上出现所谓“饥民”、“刁民”等现象,他敏锐而清醒地认识到,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现象,其根源不在百姓身上,而是在于统治者身上。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和贪欲,不顾民生疾苦,横征暴敛。与这些受苦受难的百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统治者仍然“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五十三章》),过着养尊处优的腐朽生活。老子极为愤慨地称他们为强盗头子(“盗夸”),这种“盗夸”的行为不但无益国家的安顿与社会的和谐,而且会导致国家社会更加动荡与不安。因此,老子在这里提醒统治者: 如果你们想治理好国家,那就需要节制自己的私欲,清静无事,与民休息,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事为事,让百姓能够在自然的、和谐的社会气下安居乐业,幸福生活。诚如《五十七章》所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因此,在这里,老子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重要的治国理念和统治原则,提醒统治者要节制自己的欲望,也提醒统治者在治理国家的时候要奉行“清静无事”的原则。“圣”、“智”、“仁”、“义”、“巧”、“利”虽然看似有益于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发展,但是,如果以此为文治法度来治理天下,这又是不足以治理天下的(“此三者以为文,不足”)。因为如果一味地以这些元素来治理国家的话,那么,它们就会“无所属”,文须质相行,而这些元素无“质”以为基,则无法正确地发挥其作用,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一切用以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元素都需要以“质”为原则和基础,都需要“令有所属”(《十九章》),这个“质”就是指百姓纯朴自然的本性和社会淳朴清静的风气。所以,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抛弃聪明和智巧,人民才可以得到百倍的利益;抛弃仁和义,人民才可以回复孝慈的天性;抛弃技巧和私利,盗贼才不会肆虐。

因此,“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既是个人修养的重要方式,又是道家学者提倡的人生态度、人生境界;同时,它既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重要理念、重要原则,又是老子为统治者开具的救世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