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此诗,恰是此诗。

Ctrl+D 收藏本站

【注释】

选自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

恰:恰好,正好

【赏析】

袁枚论诗创作主张从构思到落笔要掌握好分寸火候。他说:“东坡云:‘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此言最妙。然须知作此诗而竟不是此诗,则尤非诗人矣。其妙处总在旁见侧出,吸取题神。不是此诗,恰是此诗。”

“不是此诗,恰是此诗。”

意思说:写诗要有题外意,不能泥执诗题,了无余韵,所以写出的诗不完全是此诗的题旨;同时,诗人不能离开本题太远,让人不知所云,而应既有言外之意,又牢牢把握题材特征,这样写出的诗就正是符合题旨的诗。

作者认为,写诗要有题外意,不能泥执诗题,了无余韵,如他所言:“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同时,诗人写诗,不能离开本题太远,令人不知所云,而应既有言外之意,又牢牢把握题材特征,写出的诗才符合题旨。所以说,诗歌贵有言外之意,象外之神,但是,诗歌中的“意”、“神”,必须通过切合诗题的形象、语言表达出来。如果诗人把握不住题材的特征,写的景物“今日可咏,明日亦可咏”,赠送人的诗歌,“此人可赠,他人亦可赠”,吟咏事物而“无寄托,如儿童猜谜”一般,这样写出的诗便是“空腔虚套,陈腐不堪”,而“非诗人矣”(以上引文见《随园诗话》)。

在“不是此诗,恰是此诗”这两方面,袁枚更重视前者“不是此诗”,强调写诗要向这个高标准看齐,要有言外之意,象外之神。但同时,又主张必须有后者“恰是此诗”作为基础和保证。他举例说:“古梅诗佳者多矣,冯钝吟云:‘羡他清绝西溪水,才得冰开便照君。’余《咏芦花》诗颇刻划点,列霞裳云:‘知否杨花翻羡汝,一生从不识春愁。’余不觉失色。金寿门画杏花一枝,题云:“香骢红上林街,墙内枝从墙外开。唯有杏花真得意,三年又见状元来。’咏梅而思至于冰,咏芦花而思至于杨花,咏杏花而思至于状元,皆从天外落想,焉得不佳?”袁枚认为,这样的诗句,既咏题内的事物,意思又不囿于题内,而是旁见侧出,另有深韵,不粘不脱,不即不离,因此,这些诗作都是符合“不是此诗,恰是此诗”要求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