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名句

分类: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ang详),术有序,国有学。

古代的教育制度是,每二十五家的闾设立塾,每五百家的党设立庠,每二千五百家的术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

[!--writer--]朗读
()

教以慈睦,而民贵有亲。

用慈爱和睦来教育百姓,他们就会崇尚亲密友爱。...

[!--writer--]朗读
()

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

当国家富强时就要教育人们节俭,当国家贫穷时就要教育人们懂得礼仪。...

[!--writer--]朗读
()

有教无类。

对于受教育者不讲究贫富、地域等的区别。...

[!--writer--]朗读
()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 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writer--]朗读
()

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

孟子开设课程,对学生的态度是: 去的不加追问,来的也不加拒绝。只要他们是抱着学习的心愿来的,便收留下来。...

[!--writer--]朗读
()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假如得到培养,没有什么东西不会健康成长;假如失掉培养,则没有什么东西不会消亡。...

[!--writer--]朗读
()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仁是人心的本质,义是人所必由之路。放弃了这条正路而不走,丧失了人的善心而不知找回,是多么可悲呀! 一个人,有鸡和狗走失了,尚知道去寻找,有善良之心丧失了,却不知道去寻找。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回来罢了。...

[!--writer--]朗读
()

干越夷貊(mo末)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干国、越国和东方、北方外族的婴儿,刚出生时的哭叫声和一般人是一样的,等到长大以后在风俗和习惯上则变得不同了,这是教育使他们这样的。...

[!--writer--]朗读
()

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

上古之王教育人们,没有比孝更荣耀的了,没有比忠更显赫的了 。...

[!--writer--]朗读
()

民之本教曰孝,其行孝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 安可能也,卒为难。

对于百姓根本的教育是孝,他们行孝就是奉养父母。奉养父母能够做到,尊敬父母却不易做到; 尊敬父母能够做到,使父母安乐无忧却不易做到; 使父母安乐无忧能够做到,自始至终都孝顺却不易做到。...

[!--writer--]朗读
()

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覆二十日,而后为雏; 茧得缲(sao缫)以涫(guan惯)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

普通人的秉性,就像抽茧和孵卵一样。卵须孵化二十天才能孵出幼鸟; 茧须在沸水中缫丝,才能成为生丝; 秉性须得渐渐加以教诲,才能变得善良。...

[!--writer--]朗读
()

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培养人才最重要的地方,没有能比得上国学的了; 到国学读书是培养贤士必经的途径,是教育感化的本源。...

[!--writer--]朗读
()

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学则正,否则邪。

学习,是用来修养德性的。审视、倾听、言论、举止、思考,都归属于人的德性。只要学习,那么这些都很端正;如果不学,就会变得邪散。...

[!--writer--]朗读
()

舍舟航而济乎渎(du读)者,末矣;舍《五经》而济乎道者,末矣。

舍弃舟船却要渡过大河,是不会实现的; 舍弃 《五经》 却要掌握道义事理,同样是不会实现的。...

[!--writer--]朗读
()

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wu mei悟妹)焉,久而愈足。

学习就像是登山,越登就会越高; 又像是睡眠,时间越长睡得越充足。...

[!--writer--]朗读
()

粟未为米,米未成饭,气腥未熟,食之伤人。夫人之不学,犹谷未成粟,米未为饭也。知心乱少,犹食腥谷,气伤人也。学士简练于学,成熟于师,身之有益,犹谷成饭,

粟没有加工为米,生米没有做成饭,做饭时没有熟透、还有生气味,人吃了便会有伤身体。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就像谷子未成熟,生米没有做成饭一样。知识和思想混乱贫乏,就像吃了半生不熟的饭而伤了身体一样。学者应当在学习上多加磨练,在老师的指教下不断成熟,这样对...

[!--writer--]朗读
()

王法不废学校之官,不除狱理之吏,欲令凡众见礼义之教。学校勉其前,法禁防其后,使丹朱之志亦将可勉。

帝王的法令不废弃负责教育的官吏,不免除管理司法的官吏,这是要让大众接受礼义的教育。如果一个人在犯错误之前能得到学校的劝勉,犯了错误之后法令又能预防其再犯,那么即使像尧的儿子——丹朱这样有恶劣品行的人,在通过勉励教育后,也是可以有所改变的。...

[!--writer--]朗读
()

使人之性有善有恶,彼地有高有下,勉致其教令之善,则将善者同之矣。善以化渥,酿其教令,变更为善,善则且更宜反过于往善,犹下地增加钁(jue决)、锸 (cha叉),

假使人的秉性有善恶之分,就像土地有高低之别,那么努力以善良来教化他,他就会变得和性善的人相同了。由于善教会使人发生很大变化,因而以教化来培育他,使之变得更善,他的善良将会超过原来性善的人。就像在低洼的土地用钁 、锸来培土,它就会比高地还要高。...

[!--writer--]朗读
()

孔门弟子七十之徒,皆任卿相之用,被服圣教,文才雕琢,知能十倍,教训之功而渐渍(zi自)之力也。

孔子门下有七十二个得意弟子,都有能力担任卿相之官,这是因为他们蒙受圣人的教诲,文学才能不断提高,智慧和才能超过平常人的十倍。由此可见教育的功用和潜移默化的力量...

[!--writer--]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