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为恶不必谏

Ctrl+D 收藏本站

        人之出言举事,能思虑循省,而不幸有失,则在可谏可议之域。至于恣其性情,而妄言妄行,或明知其非而故为之者,是人必挟其凶暴强悍以排人之议己。善处乡曲者,如见似此之人,非惟不敢谏诲,亦不敢置于言议之间,所以远侮辱也。尝见人不忍平昔所厚之人有失,而私纳忠言,反为人所怒,曰:“我与汝至相厚,汝亦谤我耶!”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
        


         【注释】循:通“巡”,检查,省察。谏:规劝上司或朋友。恣:放纵。
         【译文】人在说话做事的时候,能够思虑再三并能检查反省自己,如果不幸有过失,也在能够规劝和交谈的范围之内。如果放纵自己不良的个性,胡乱说话和做事,或者明知不对却要故意这样做,这个人必定挟带着凶暴强悍之气来排拒他人议论自己。善于处理乡间事务的人,如果见到这种人,不但不敢对他进行规劝和教诲,而且也不敢对他们进行评论,目的是为了远离侮辱。曾经看见一些人不忍心看到平日交往深的朋友有过失,就私下里献纳忠言,结果反惹对方愤怒,说:“我与你交情深厚,你也诽谤我呀!”孟子说:“对于不仁之徒,哪能与他对话呢!”
         【评析】中国传统文化常把迁善改过精神视为一个人发展事业的增益之道。但这种增益之道只会在一批有教养有成就的人身上发挥作用。我们常常满含善意地对一些朋友或家人的缺点提出规劝和忠告,结果被对方视为对他们的责骂和嫌弃,让我们感到百口莫辩、自取其辱;只有听任他们被自己顽固的个性挟裹着向着一错再错的方向不断沉沦。这种情形足以让任何一个有着社会责任心的人痛苦万分,但是,现代教育居然又流行滥用“个性自由”的观念,这就进一步为被教育者拒绝有益的教诲提供了更加时尚的理由。朋友可以不再去多管闲事、自取其辱,但竞争激烈的商场和职场,乃至由二人世界组成的爱情生活,是不会给一个无限放纵个性的人留下任何一席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