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

Ctrl+D 收藏本站

         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爱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睆黄, 载好其音。 有了七人, 莫慰母心。

        这是一首儿女悼念亡母,颂母并自责的诗。三家诗认为写的是事继 母,可作参考。
        从有人类始,深挚的母爱,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她的儿女们。因 此,这种普通伟大的人性美——母爱,便一直成为诗人们亲切而真淳 吟颂的题材,从而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和对母亲景仰之情。《凯风》 中首章以南风作为母爱的象征,歌颂母亲对幼儿的抚育。凯风,是指夏 日长养万物之风。诗人当是夏日见到乡村风物,即兴而作,感慨万物造 化的终端。诗人唱道:“和风从南方吹来,吹透了酸枣树的红心。那酸枣 树的红心嫩又壮,母亲养育我们太辛劳!”第二章是兄弟们自责辜负了母 亲的教养。他们说:“和风从南方吹来,吹拂着酸枣树成长好当柴。母亲 具有通达事理的美德,我们兄弟却不成材。”第三章诗人哀悼母亲去世和 她生前的劳苦;“在浚邑的地下,那里可有阴凉的寒泉? 抚育儿子七人, 母亲真是太劳苦!”第四章诗作者痛心地追悔在母亲生前没有尽到自己的 孝心:“清和宛转呜叫的黄莺,歌声美妙好听。虽然有儿子七人,却不能 够安慰母亲的心!”��睆, 清和宛转的呜声。 一说是形容黄莺颜色的美 丽,亦通。朱熹 《诗集传》云:“言黄鸟犹能好其音以悦人,而我七子, 独不能慰悦母心哉。”全诗哀伤悲切,似在哭诉,表现了儿女对母亲挚朴 的感情。从诗中所用的“凯风”,“棘心”、“棘薪”等词作喻,孤儿七人,追 悼寡母之事,应当是贫苦的下层劳动人民之家。王质《诗总闻》,中 云:“孤子事寡母者也。当是贱者之家。其子以为妇当代姑,不欲其母太 劳也。令人,贤妇也。七妇未必皆不贤,而其子怜其母,故责其妇也。” 也可作为一种解释。总之,诗作者痛惜母亲辛辛苦苦地养育了他们,而 他们却不能报恩德于万一。
        这首诗旧说由于受到孟轲“亲之过小”的影响,一直被歪曲。本来 《诗序》说:“《凯风》,美孝子也”,是不太错的,可是后来的经学家为 了附合孟轲,竟把这首诗当作儿子谏劝母亲淫邪的诗,完全同诗的本意 不符。但是古人中具慧眼者,也有一些正确说法,如六朝以前的人替妇 女作的挽词、谏文,甚至皇帝下的诏书中,都常用“凯风”、“寒泉”这个 典故来代表母爱,直到宋代苏轼在《为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 中还有 “凯风吹尽棘成薪”的句子,可见这首诗影响的深远。从诗的本身分析, 《凯风》的主题是“悼亡母”,而不是什么“谏母亲淫邪”。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独具匠心,全诗各章都巧妙地运用了比兴: 有发 端之兴——“凯风”,有譬喻之兴——“棘心”、“棘薪”,有设想之兴——“寒 泉”,有实义之兴——“黄鸟”。以善物喻善事,应用得恰到好处。除了 比喻、起兴的运用之外,作者还注意运用了对比的艺术表现手法。诗中 一方面是表达儿女对母亲辛劳的咏叹,一方面是表达因不能奉养她、安 慰她的自愧。每章的后两句,都是一句赞颂母亲,一句自责,形成对 比。“母氏劬劳”才可能“棘心夭夭”;“母氏圣善”而“我无令人”;“有子七 人”却“母氏劳苦”;“有子七人”也“莫慰母心”。诗中对母亲这位劳动妇女 的典型形象刻划,没有一句实写其如何辛勤劳作,而是通过子女们沉痛 悼念的自责来衬托对比,这种写法,不着痕迹,形象自见,可说是鬼斧 神工。作者被怀念母亲的真挚感情缠绕着,使他惶恐不安,这些心理活 动的描写,突出了母亲这位劳动妇女的伟大母爱,真实生动,别具一 格。另外,此诗的语言是朴实的,生动的,准确的。作者能精确地选用 恰当的字词来作诗,表情达意,表示出事物的性质和面貌以及其间的关 系。比如用南来的能长养万物的“凯风”喻宽仁之母,以难以长养的“棘” 喻己,那么从“棘心”长成“棘薪”,则要慈母付出多少辛劳啊! 可见首章 中的“棘心”到次章中的“棘薪”,仅一字之差却十分精当,锱铢之间,也 有权衡。《诗经》的诗,大多数是抒情诗,而且不少是触景生情,因物 及情。《凯风》便是这样。诗人因夏日所见南风,触发了对母亲的思念 之情,便如实写出来,所用比喻。皆眼底所见之物。这种触景生情的表 现手法,使抒情十分生动、自然诗歌更形象而富于兴味。这首民间歌 谣体的抒情诗,就非常优美高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