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你时,我也不会丧失我的理智,
可是当我久久地没有见到你,
我就感到我有缺陷,想见到一个人。
我在怀念中扪心自问:
当你从我的眼中消失之后,
我并不能立即想起你的容貌,
然而我却不只一次地感到,
你的容貌永远在我的记忆之中。
这时候,我又扪心自问:
这究竟是友谊,还是爱情?
可我在你面前却不能诉说衷肠,
我毫无目的地不知走向哪里,
但每次却又来到了你的门前,
这时候,我又扪心自问:
是什么把我引到这里?友谊,还是爱情?
为了你的幸福,我愿舍弃一切,
我的心不敢有别的奢望,
一切都是为了你的幸福和安康。
啊!这时我又自问:
这究竟是友谊,还是爱情?
每当你把纤手放在我的掌中,
一种爱的温馨便笼罩着我的身心,
像在飘浮的梦中结束了我的一生,
一次沉重的打击却又惊悟了我的心,
它大声地问我:
这究竟是友谊,还是爱情?
当我为你创作这一首歌,
我的嘴并未受到诗的神灵的指点,
我自己也不明白,多么奇怪,
最后,我记下了我的疑问:
是什么激动了我?友谊,还是爱情?
(张振辉译)
【赏析】
19世纪20年代初,沙皇统治集团联合波兰反动贵族,残酷镇压和迫害波兰人民的革命斗争、学生的爱国运动。1823年10月23日晚,密茨凯维奇不幸被捕入狱。1824年10月25日,他被迫踏上了流放之路,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在1825年2月17日至11月12日的近九个月时间里,密茨凯维奇都在俄国的敖德萨地区生活,一方面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赢得了真诚可贵的友谊,另一方面也认识了令他心驰神往的女子,萌生了细腻深沉的爱情。这首创作于敖德萨时期的《犹豫》,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彼时彼刻的心理感受,将男女之间由友谊逐渐升华为爱情的朦胧轨迹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由六节六行诗组成,每节诗歌的前面四行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诗人对女主人公的种种情怀和复杂心境,后面两行都以诗人的疑问结束——“这究竟是友谊,还是爱情”。虽然疑问的形式和内容大同小异,但我们明显感觉到疑问的情境和语气发生了变化,从“扪心自问”,到“大声地问”,再到怀着“激动”的心情“问”,这个问题纠结在诗人的内心,就仿佛一块石头掷入平静的湖面,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涟漪。
诗人首先描写自己长久不见她时的失落感。他不会因为见到她而丧失理智,也不会因为短暂的分别而悲伤难过,却会因为分别的时间太久远而觉得生活有了“缺陷”。随后,诗人描写了自己似有若无的思念。虽然她的倩影没有浮上他的心头,他却“不止一次地”回忆起她的音容笑貌,想起他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这究竟是友谊,还是爱情?”诗人的疑问同样盘亘在我们的心头。正如苏轼当年因为想念自己的弟弟而吟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样,朋友之间也会有相伴相知的愿望,有真挚纯洁的思念。这个时候,我们同诗人一样,没有办法轻易下结论。
紧接着,诗人述说了他的无限的痛苦和见面的冲动。他会茫然若失地走到街头,然后情不自禁地走到她的门口;他愿意为了她的幸福“舍弃一切”,更愿意为了她的安康“去地狱遭劫”。这种炽热的情感体验和宝贵的献身精神,恐怕就不再是友谊的范畴了。友谊就像一杯清新的茶,让人理智;爱情却是一杯醇厚的酒,让人沉醉。诗人若有所思地询问自己,我们则已经拨开了他的情感迷雾,看到了他的那颗为她跳动的心。
事实上,随着诗节的发展,我们发现诗人也意识到自己是在明知故问了。当她把纤手放进他的掌中,他感觉到“一种爱的温馨”笼罩了他的身心;当他为她创作诗篇,他觉得一种激动指引着他写下一个个音节。“这究竟是友谊,还是爱情?”诗人的一声声疑问,并不代表他对内心的情感流向毫无预见,反而揭示出他因为洞悉了自己的情愫变化而无所适从。
诗人爱得深沉,爱得炽烈,也爱得含蓄,爱得犹豫。他有气吞山河的豪气,有不畏险阻的勇气,原本不必爱得如此怯懦,如此压抑,但是在客观现实面前,他选择了将这份爱情深埋在心底。从理智的角度而言,他身在俄国,心系故土,自然在儿女情长和民仇国恨的天平上偏向了后者。从情感的角度而言,他身为流放者,沙皇统治集团的鹰犬或明或暗地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随时有继续打压他的可能,不自由的身躯如何自由地去爱呢?所以,这首《犹豫》,既写出了诗人的情感律动,也反映了诗人的价值取舍。他的心里装满了她,装满了人民,装满了国家,却唯独没有装下自己。
(蔡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