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死了,这荣誉的俘虏!
他受尽流言蜚语的中伤,
垂下了高傲的头颅身亡!……
诗人的这颗心已无法忍受
那琐碎的凌辱带来的耻羞,
他挺身对抗上流社会的舆论了,
还是单枪匹马……被杀害了!
被杀害了!……而今谁要这嚎哭、
这空洞无用的恭维的合唱、
这嘟嘟囔囔的无力的剖白!
命运已作出了它的宣判!
难道不正是你们这伙人
先磨灭他才气横溢的锋芒,
然后为了让自己取乐解闷,
把他强压心头的怒火扇旺?
好啦,你们可以高兴了……
他已受了那最后的磨难:
熄灭了,这盏天才的明灯,
凶手漠然地瞄准他放枪……
此刻连搭救都没有希望:
那空虚的心平静地跳着,
他手中的枪竟没有抖颤。
有什么奇怪?……命运把他
从远方抛到我们的祖邦,
让他来猎取高官厚禄,
如同千百个逃亡者那样。
他常放肆地蔑视和嘲笑
他哪能珍惜我们的荣耀,
他怎知在这血腥的一瞬,
对准了谁举起手放枪……
他被杀害了——被坟墓夺走,
像那位经他用妙笔赞美过的
不为人知但很可爱的诗人,
就是那妒火难熄的牺牲品,
也像他在无情的手下殒命。
为什么抛却适情逸趣和纯朴友谊,
他要跨进这窒息幻想和激情的
妒贤忌能的上流社会的门坎?
既然他年轻时就已能洞悉人世,
为什么还同中伤他的小人握手言欢,
为什么听信虚情假意和巧语花言?
他们摘去他先前佩戴的花冠,
把满插月桂的荆冠给他戴上,
但一根根暗藏着的棘针,
把他好端端的前额刺伤;
那帮专好嘲笑的愚妄之徒,
他死了——空怀着雪耻的遗愿,
带着希望落空后的隐隐懊丧。
美妙的歌声从此沉寂了,
它再也不会到处传扬,
诗人的栖身之所阴森而狭小,
他的嘴角打上了封闭的印章。
你们这帮以卑鄙著称的
先人们不可一世的子孙,
把受命运奚落的残存的世族
用奴才的脚掌恣意蹂躏!
你们,蜂拥在皇座两侧的人,
扼杀自由、天才、荣耀的刽子手,
你们藏身在法律的荫庇下,
不准许法庭和真理开口……
但堕落的宠儿啊,还有一个神的法庭!
有一位严峻的法官等候着你们,
他听不进金钱叮当的响声,
他早就看穿了你们的勾当与祸心。
到那时你们想中伤也将是枉然,
恶意诽谤再也救不了你们,
你们即使倾尽全身的污血,
也洗不净诗人正义的血痕!
(顾蕴璞译)
【赏析】
1837年,伟大诗人普希金死于一场决斗,一个巨星陨落了。青年诗人莱蒙托夫写了《诗人之死》,直斥策划这场决斗的俄国沙皇政府为杀人凶手。有人把这篇诗寄给了沙皇尼古拉一世,并且加了“革命檄文”四字作为标题。莱蒙托夫因此被捕,被流放到高加索。但莱蒙托夫却因这首诗一鸣惊人,成为普希金的后继者——一个巨星诞生了。
与一般的哀悼诗不同,这首诗不是以哀婉的情绪缅怀死者的过去,而是始终激扬着两种情绪: 痛惜和激愤。
诗人深刻认识到普希金的价值,痛惜“这盏天才的明灯”的熄灭,“这顶绚丽的花冠”的凋零,而凶手“哪能珍惜我们的荣耀,/他怎知在这血腥的一瞬,/对准了谁举起手放枪”。诗人也深深惋惜普希金自己未能明智地与上流社会划清界限,跨进“上流社会的门坎”,“听信虚情假意和巧语花言”。这里一连用了三个“为什么”,以提问的修辞格表示遗憾。诗人悲伤地叹息亡者死得不值,也死得寂寥,“诗人的栖身之所阴森而狭小,/他的嘴角打上了封闭的印章。”
这首诗一开始就以激烈的语言表达诗人对悲剧制造者的愤慨,毫无掩饰地宣称,是上流社会的流言蜚语杀害了普希金;接下来的诗句戳穿了杀人者的辩白,揭露了杀人者的阴险手段,仿佛凶手们就在眼前,而诗人带着讽刺的语气当面痛斥:“好啦,你们可以高兴了……”如此不加掩饰的愤慨和毫不留情的批判贯穿全诗。
第二段更想象凶手在决斗中开枪前冷血的一幕,刻画了他的无耻嘴脸。其后的段落直指上流社会妒贤忌能,用心险恶。原诗到“诗人的栖身之所阴森而狭小,他的嘴角打上了封闭的印章”结束,但后来莱蒙托夫发现宫廷和上流社会不仅不为诗人之死而悲痛,反而站到凶手丹特士一边,非议普希金。他怒不可遏,又加写了最后十六行,语言更加强烈,批判更加无情,预言一个“神的法庭”将对他们进行审判,正义将还亡者清白,给杀人者定罪。
《诗人之死》产生于俄罗斯政治黑暗的19世纪30年代。经过十二月党人起义的事件,沙皇政府大肆监视和迫害进步人士,普希金就曾被多次流放,并最终被阴谋杀害。莱蒙托夫以大无畏的精神,在诗中直言,沙皇政府、宫廷和上流社会是杀害普希金的真正罪魁祸首,预言正义的法庭要为诗人报仇雪恨,这是一个诗人对另一个诗人的哀悼,也是一个英雄为了另一个英雄对敌人发出的战斗宣言。它在当时引起的震撼从俄国艺术家斯塔索夫的回忆中可见一斑: 这首诗的手抄稿在他所在的贵族学校流传,“莱蒙托夫诗歌的力量就这样把我们鼓动起来,贯穿全诗的强烈义愤是那么有感染力,可以说在俄国任何时候诗歌从未有过如此巨大和广泛的影响力”。
莱蒙托夫因此诗被流放,正像普希金曾经历的那样;他也因此诗成名,奠定了作为普希金继承者的地位,甚至他也像普希金那样最终在一场决斗中死去。《诗人之死》仿佛成了诗人命运轮回的预言。
(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