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赛娜!你占有了一颗忠贞的心,
求你可怜他,对他体贴、温存。
也曾有别的美女对我垂青,
半吞半吐,流露她的爱情。
我婉言相告:“布赛娜已占满了这颗心,
使我无法再考虑别人。
她若在我胸中留下丝毫的余地,
我一定会接受你的情意。”
布赛娜!我的心早已落在了你的情网中,
但我的罗网却未捕获你的爱情。
你使我对爱情一心憧憬,
却又迟迟不肯对我吐露衷情。
你看到我的痴情却故意忸怩作态,
这种忸怩使我感到你分外可爱。
你怕长舌妇们说三道四,离我而去,
我对她们却嗤之以鼻,绝不离开你。
她们竭力想让我们一刀两断,
但我绝对不会照办。
她们说:“你对她是想入非非,
你何苦将心机枉费?”
她们是想取你而代之,
但一片深情岂能抹去。
她们本想挑拨离间,
但只能败兴而归,满面羞惭。
她们对我恼恨得咬牙切齿,
但即使咬碎岩石又有何益,
她们责备你将我的心独占,
但我这颗心只能完整地献在你面前。
(仲跻昆译)
【赏析】
这首诗是阿拉伯伍麦叶时期著名诗人哲米勒·本·穆拉迈尔为其堂妹布赛娜所写的一首情诗。诗人以明白流畅的语言表达了他对于布赛娜一往情深、矢志不渝的爱情。
阿拉伯的伍麦叶时期,情诗比较繁荣,可分为贝杜因爱情诗和哈达拉调情诗两类。其中哈达拉调情诗即放荡色情诗,主要描写调情和肉欲之欢。而贝杜因爱情诗则歌颂柏拉图式的纯洁爱情。这首诗即属于后者。
哲米勒是欧日拉部落人。他从小和堂妹布赛娜相爱,因此被称为“布赛娜的哲米勒”。他写了很多诗赞美布赛娜,并因而受到了她的家人的强烈谴责。因为古阿拉伯人有一种传统习俗,即反对诗人赞美自家的闺女。如果诗人在诗中有相关的词语,就会引起其家人的愤怒,并要把诗人赶出当地。如果诗人还胆敢向他所爱的姑娘求婚,他们不仅会断然拒绝,而且还会很快将姑娘嫁给他人。哲米勒就是这种习俗的受害者之一。布赛娜的家人不仅拒绝了哲米勒的求婚,而且很快把她嫁给了另一个人。之后,由于痴情的哲米勒不断地来找布赛娜,他们还求得总督的允许,要杀死哲米勒。哲米勒因此被迫流亡也门。
爱情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主题,古今中外的爱情故事各种各样,风流多情的才子佳人也比比皆是,然而,像哲米勒这样用情专一,为了爱情可以不顾一切的人却不多见。他一生所有的情诗都是为布赛娜一人所写。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明白通俗的语言尽情地倾吐心曲,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那种强烈的、透明的、不顾一切的爱情。首先,这首诗开篇一句“布赛娜!你占有了一颗忠贞的心”就直接进入主题,表明了诗人这种情感的强烈与迫切。一提起布赛娜,诗人仿佛就不能自抑,情不自禁地要表达自己的向往:“求你可怜他,对他体贴、温存。”其次,在这首诗里,诗人用质朴的语言,一再表达自己对于布赛娜忠贞不渝、不顾一切的爱情。对于别的美女,他的心已没有丝毫的余地;尽管布赛娜迟迟不肯对他吐露衷情,他还是对布赛娜的爱情“一心憧憬”;他不怕别人说三道四,更不管别人咬牙切齿的恼恨,他要做的就是把他这颗心完整地献在布赛娜的面前。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颗对于爱情不顾一切、一路猛追的心,如沙漠中的胡杨般洋溢着蓬勃而顽强的生命力。最后,这首诗通篇读来,让人除了看到诗人对于布赛娜纯洁完满的爱情之外,再看不到别的,没有任何杂念,不受任何干扰。诗人的爱干净而透明,似乎带几分孩童般的纯真稚气,又仿佛不是发生在人世间。
这首诗语言简明流畅,纯朴自然,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仿佛是诗人心声的自然倾泻,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另外,这首诗两行为一节,简洁明了,易于传诵,我想,这也是它能够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
(慈丽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