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选自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中丞:指应天巡抚毛一鹭。中丞,官名,原是御史台的副长官。明初改置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职与御史中丞略同。他们常放到外省任巡抚,所以也称巡抚为中丞。
詈:骂。
以:连词。
【赏析】
明末天启年间(1621—1627),宦官魏忠贤集团掌握朝政,残害忠良,诛杀异己,欺压百姓,激起了正直知识分子——东林党人的指责和反对,由此遭到魏忠贤一党的残酷镇压。苏松巡抚周起元因触犯魏忠贤被撤职,当时在苏州的东林党人周顺昌写文章送他,斥责阉党;东林党人魏大中被捕,路过苏州时,周顺昌为他饯别,大骂魏忠贤。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魏忠贤派人到苏州逮捕周顺昌,激起了苏州市民大暴动,他们与捕差发生武力冲突,并冲入官衙,打死一名旗尉,巡抚毛一鹭躲进厕所得以幸免。
事件平息后,官府追查此事,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五人挺身投案,遂以“倡乱”罪名被杀。第二年,魏忠贤事败,苏州市民为了纪念五位死者,集资安葬了他们。作者怀着崇敬和激动的心情写了《五人墓碑记》,记叙这场斗争的经过,颂扬五人英勇不屈、大义凛然的品格:
“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意思说:五人临刑时,气概昂扬,喊着毛一鹭的名字大骂,谈笑自如,从容就义。
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五人是苏州百姓“民变”的领袖,他们虽然“素不闻诗书之训”,却能“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当周顺昌“被逮”的时候,毅然掀起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反阉党斗争,反映了市民暴动的正义性和民心所向。正因为如此,当这五人被阉党以“吴民之乱”的罪名诛杀时,能够一身正气,喊着中丞毛一鹭的名字大骂,昂然就戮,表现出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本句语言朴素,但却字字精神昂扬,笔力千钧,寥寥数语,便将五人临刑时的悲壮场面活画了出来。他们谈笑自如,从容就义的形象,仿佛生气满眼,如在眼前;他们大骂中丞的声音,仿佛穿过历史的尘埃,声声在耳。人们读到这一句跳动着生命的文字,立刻会想到五人“激于义而死”,令人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