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选自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北15里。
拥火:拿着火把。
深:洞的深处。
难:困难。
奇:奇特。
【赏析】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文集中唯一一篇游记,虽说是游记,却不像大多数游记那样,以记游取胜,而是因事立论,借游山水胜境的体会,隐喻古今治学的规律,同时也阐发了自己的见解和感想: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意思说:我和朋友四人拿着火把进入洞中,越往深处走,越困难,所见到的景象也越奇妙。
治学犹如探洞。山洞愈深入,前进愈难,而景观愈奇丽。学习也是这样,愈深入,碰到的困难愈大,收获也就愈多,认识亦愈深高。求取知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刻苦钻研,才能穿堂入室,掌握知识的精髓和真谛。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形容学习的艰苦性和复杂性。人们常将学习比作登山,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攀登顶峰,学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一般人对待学问,往往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不肯做深入的探究。这就同大多数登山的人一样,喜欢在平坦开阔的地方观赏题诗,一旦面临深幽险峻的地方,便鲜有人肯冒险前行,穷尽始终,窥其底蕴,所以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所以,作者进一步指出,“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表达对学无止境的认识。洞深不可穷尽,须要持续不懈地努力前行,人生为学也是这样,必须深入持久地钻研探索,百折不回,才有可能达到光辉的顶点。反之,只要自己尽了最大努力,即使最终未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愧无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