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以:依。
物:事物。
迁:变化。
发:抒发。
【赏析】
这是南朝梁刘勰关于诗文创作中物、情、文三者关系的见解。他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
“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意思说:不同的岁时,有不同的景物,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面貌;诗人的感情随着景物的不同而变化,语言根据感情的变化而运用。
刘勰认为,在情与物的关系中,物是第一位的,他在《诠赋》篇中说:“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客观事物的激发,使人产生了喜、怒、哀、乐等各种感情。这里,“物”,既指自然景物,也包括社会生活。刘勰进一步指出,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的不同变化,必定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情感变化,即“情以物迁”。如《时序》篇中所言:“幽、厉昏而《板》《荡》怒,平王微而《黍离》哀。”意思说,西周末年幽王、历王时期,政治黑暗,因此,《诗经》中反映这一社会现实的《板》《荡》等篇表达出的是愤怒的情感。到周平王东迁,国势衰微,反映这一社会现实的《黍离》等诗篇表达出来的则是悲哀的情调。所以,诗人心中有了喜怒哀乐之情,产生了创作冲动,并借助文辞来抒发,便产生了诗歌。 刘勰还认为,在情、辞的关系上,一定是情在辞先,作品的内容决定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