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图国忘死,贞也。
注:“患”,患难,祸乱。“越官”,离开职守。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注:“秦弓”,秦地出产的弓。“惩”,悔恨之意。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中国)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投死为国,以义灭身。
————(中国)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中国)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中国)南朝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恐君犹不信,抚剑一扬眉。
注:“重气”,重义气。
————(中国)唐·徐彦伯《拟古三首》
注:“枯槁”,面容憔悴,无精打采的样子。意谓:为何一定要隐居于山林,没有滋味地虚度一生呢?
————(中国)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
注:“感时”,感忧时事。“蒿莱”,草野,喻指社会最底层。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中国)唐·崔颢《赠王威古》
注:“共然”,共同。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中国)唐·王维《老将行》
注:“文”,有“纹”。意谓:试将铠甲擦拭得雪亮,又挥舞七星宝剑连星纹也好像动了起来。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中国)唐·王维《少年行》
————(中国)唐·岑参《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
注:“天地”,指国家。“荷”,凭,靠。
————(中国)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中国)唐·李白《独漉篇》
————(中国)唐·杜甫《岁暮》
意谓:为了替国家扶危济困何惜付出自己的身家性命? 虽客居远方寂寞之中,壮心依然动魄。
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
————(中国)唐·杜甫《江上》
注:“衰谢”,衰老。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中国)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中国)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注:“肯”,怎肯。
————(中国)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注:“生”,活着。
意谓:我乐意满怀经世济国之方略有朝一日报效国家,决不移心隐居于烟霞迷人的地方。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中国)宋·岳飞《题青泥市寺壁》
注:“贯斗牛”,气贯长虹。“直节”,忠贞的品节。
————(中国)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中国)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中国)宋·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孤思一许国,家事岂复恤。
注:“孤思”,我所思。“恤”,忧虑。
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
————(中国)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中国)宋·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
注:“东山”,李清照是山东人,谓被金兵占领。
后句意谓:在国家危难的紧急关头,拼将此身又何足惜。
————(中国)金·元好问《四哀诗·李钦叔》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中国)明·于谦《题苏武忠节图》
注:“倘”,倘若。
圣贤耻独善,所贵匡时艰。
————(中国)清·屈大均《别王二丈予安》
注:“匡”,匡救。
————(中国)清·屈大均《过涿州作》
注:“白刃若春风”,利刃加身也只不过是如春风吹过。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中国)清·秋瑾《对酒》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
————(中国)吴玉章《留日途中诗》
山脉连着我们的骨骼,/江河连着我们的血管。
————(中国)白桦《相知》
我从不为自己的苦难疼痛、呻吟,/我却会为你的伤痕颤栗、痉挛,直到死。
————(中国)白桦《相知》
活着为祖国探路求春,/死了为祖国填沟补壑。
————(中国)王辽生《探求》
一如这波涛不可抗拒,/探求的权利不可剥夺;/让我们高举探求的宝剑,/教全球惊看中国!
————(中国)王辽生《探求》
为国捐躯,虽死犹荣。
————(古希腊)荷马《伊利亚特》
为了您——祖国,我愿将一腔热血抛洒。
————(美)斯普林·赖斯《向您宣誓,我的祖国》
苟延的生命怎能与为国捐躯而换来的幸福相比?
————(法)拿破仑《拿破仑言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