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

Ctrl+D 收藏本站

        示诸孺子曰:孩提知爱,稍长知敬,此性生之良也。知识开而习操其权,性失初也。古人重蒙养正,以慎所习,使不漓其性耳。今日孺子转盼便皆长成,此日蒙养不端,待习惯成性,始思补救,晚矣。家运盛衰,亦何尝之有?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元气固结,而家道隆昌,此不必卜之气数也。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人人凌竞,各怀所私,其家之败也,可立而待,亦不必卜之气数也。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为诸孺子父者,各勉之。
        


         【注释】孺:幼童。知识:见解,识事。习:习惯。漓:下渗、滴下。转盼:转眼间。端:端正。凌:侵犯,欺侮。
         【译文】对诸位幼小的子孙训示:孩提时代知道爱,稍长一点知道敬,这是天性中生出的良知。识事之后就被生活习惯决定了他们的品性走向,容易失去本性中最初的良知。古人注重启蒙以养育正气,非常注重孩子所形成的生活习惯,目的在于使他们不丧失最初的天性。今天的幼童转眼间就要长大成人,现在的启蒙和教育如果不端正,一旦让习惯形成禀性,再想来补救就晚了。家运兴衰,究竟有哪些规律呢?父是父、子是子、兄是兄、弟是弟,一家人坚固团结,从而达到家道昌隆,这是不必占卜气数就能知道的结果。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人人互相欺侮相争,各人都怀有私心,其家衰败之势,立刻就可以看到,也是不必通过占卜气数就能知道的结果。端正启蒙教育,是家庭中第一要事,各位孩子的父亲,都要在这件事上勉励自己。
         【评析】古人认为,教育孩子的黄金时间是在他们识事之前的蒙稚阶段;教育的内容暂时主要不是文化知识,而是要教孩子学会爱人敬人并形成优良的习惯;家长本人身体力行地肩负着充当施教者的社会责任,这就是中华文化在学校教育之外实施社会教育的最初的模式。这种模式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赖以薪火代传的全面的民间渠道。现代的家长虽然也很重视家教,但更多的是协助学校老师关心孩子的文化课成绩,但在教育孩子做人和形成良好习惯方面,显然不是今胜于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