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人要知圣人取狂狷之意,狂狷皆与世俗不相入,然可以入道。若憎恶此等人,便不是好消息。所与皆庸俗人,己未有不入于庸俗者。出而用世,便与小人相暱,与君子为仇,最是大利害处,不可轻看。吾见天下人坐此病甚多,以此知圣人是万世眼法。
【注释】 高攀龙:字存之,号景逸,无锡人,明代大儒,曾在东林书院讲学,后遭魏忠贤陷害。狂:放荡,不受拘束。狷:juàn,洁身自好。消息:音信,新闻。暱:nì,亲近。坐:犯。眼法:洞察力。
【译文】选择朋友,要懂得圣人所倡导的选择放达高洁之人的意图。放达高洁之人往往都与世俗中人不相投合,但却能够进入大道。如果憎恶这类人,就不是好兆头。如果相交的都是庸俗之辈,自己也没有不沦为庸俗之流的。出身社会经营世事,如果与小人亲好、与君子为仇,就是处在最大的利害相关的关口,决不可小看这件事。我看天下人犯这个毛病的很多,可见圣人的观点具有万世不移的洞察力。
【评析】人人生而平等,固然是具有普遍价值的真理,但这不等于人与人之间的品德和才识都是整齐划一的。中华传统文化根据人在才德方面的差异分辨出君子和小人两种类群,提倡在交友和用人方面采取重君子、轻小人的价值取向,这不是在人世间故意制造等级观念,而是针对人性的复杂结构对症下药,在社会机体内部激发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力量。君子是引领社会风气、促进社会进步的主体性力量,他们总是站在时代最前最先的位置,往往为世俗中人所不容,但却是值得人们予以高度重视和多加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