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选自《论语·子路》第六章。
令:下命令。
行:推行教化。
【赏析】
孔子谈论统治者的为政之道,强调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意思是:自身端正,不下命令也能施行;自身不正,下了命令也不能施行。
孔子指出,统治者在伦理道德上的表率作用是治理国家的关键因素,因此,他们应该主要依靠道德楷模的作用来引导百姓,而不是靠权势地位来压服百姓。
孔子反对用严刑峻法,尤其杀人的办法来打击罪恶、威吓百姓,迫使他们服从统治者的意图。他劝导季氏:“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焉。”即是说,统治者为善,百姓就善,而百姓的“不善”,则是由统治者的不善造成的。
孔子认为,统治者在道德上以身作则,其教化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具有权势和暴力所没有的说服力和感化力。所以,它的影响力像风吹草低那样,成效直接而明显。
统治者在道德上的教化示范作用,还要求当政者能主动承担治国失措的责任。孔子赞赏商汤“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的勇气,推崇周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的品行,就是其“其身正,不令而行”政治理念的另一种反映形式。
后世帝王受孔子道德教化理念的影响,常有“罪己诏”的做法。一代明君唐太宗吸取隋炀帝失败的教训,虚怀纳谏,敢于承担政事举措不当的责任,有错能改,才最终形成了大唐帝国繁荣昌盛、国富民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