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林训》)
鉴 赏
此语出自《说林训》。它的意思是说,狡猾的兔子被抓到以后,抓兔子的猎狗就该被宰烹了;高飞的禽鸟被射杀光,强有力的弩也该被收藏不用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性的,这种条件性赋予了该事物以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当这种条件性发生变化或消失的时候,那么此种条件性规定下的该事物的存在意义和存在价值将会变得无意义。如同这里的猎犬,它是作为会抓兔子而具有其存在意义,但是当兔子已经被抓之后,它已经没有兔子可抓了,那么,它作为“会抓兔子的猎狗”的意义和价值将不复存在了。同样的,当高鸟已经都被射光后,强弩也失去了它作为射鸟工具的存在依据,那么,它也自然应该被收藏起来了。事物存在的条件性正是道家“相反者相成”的辩证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
在道家那里,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反相成的。这种相反相成的关系是普遍的、具体的、永恒的。《老子·二章》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在老子看来,“有”与“无”是相互生成的,“难”与“易”是相辅相成的,“长”与“短”是互相体现的,“高”与“下”是相互包含的,“音”与“声”是互相应和的,“前”与“后”是互相随顺的,彼此对立事物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是永恒的。在“相反者相成”这一命题中,老子不仅揭示了现实生活世界中的那些具有深刻现实内涵的相反相对关系,提炼出了一系列具有现实意蕴的相反相对概念,还进一步揭示了这些相反相对概念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也是具体而抽象的。说它是具体的,是因为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关系是以现实的生活世界为基础的;说它是抽象的,是因为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关系也不是完全停留在具体的、直观层面的讨论,而是进入了哲学思辨层面,在抽象的理论层面上探索着辩证法的原理与原则,深刻地揭示出事物之间的对立转化律。因此,在道家那里,这种相反相成的关系是鲜活的,具有深厚的实践意蕴。一般来说,猎狗并非兔子的天敌,乍看起来这二者之间并无太多关系。但是,当把二者放到狩猎活动这一背景之中,二者则呈现出这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样的,射鸟活动也为“高鸟”与“强弩”的相反相成关系提供了现实生活世界的依据。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除了关注道家这些相反相成的关系在逻辑上或理论上的意义之外,也需要格外注意它们在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实践意蕴。
另外,这句话还曾出现在《史记》的《越王勾践世家》和《淮阴侯列传》之中,但文字略有不同。《越王勾践世家》写作“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而《淮阴侯列传》写作“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但是这三处表达的意思都是相同的。后人多以这句话来说明当一个人失去利用价值之后被无情抛弃的悲惨下场和悲凉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