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丰

Ctrl+D 收藏本站

子之丰(豐)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衣,裳锦褧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丰”、“昌”:壮大也,言身材魁��。

“巷”:里中之巷

古代地广人稀,凡农民总聚居村中。村相当大,屋于巷两旁。到巷还没有到大门。——亲迎之礼,在何处等候,似乎古时不严格规定。可能在庭院中,亦可能于巷中。

“堂”:亦指近堂之院子中。自巷而堂,由远而近。前诗《著》亦写由远而近。古礼一定是新郎初在较远处等,再慢慢往里(近)走去,表催请意。

“悔予不送兮”、“悔予不将兮”:“送”,是新妇和新郎回去。新郎来,新妇同他走,就等于送他。“将”,陪伴也。“悔”,古代意思更广,通指“恨”。恨自己没有被人候于巷之机会。后边就说,得了,如你来,穿锦衣和你去。前面是:巴不得有这样一个机会。

“锦衣”、“锦裳”:古人结婚,穿讲究之衣裳。但普通人怕把衣裳弄脏,都在外面套上薄麻纱,以作保护。但锦衣锦裳套上纱,则不见锦绣。因此,外面的纱就得半透明,薄极,这就是“褧”。“褧”,读作“耿”。耿是发亮的,就是非常薄的,透明的。“锦衣锦裳”指女子服饰,衣裳既穿好,就要上出发。在家则不用加褧。

“叔”、“伯”:古代女子称其夫或未婚夫为“伯”或“叔”。比己小者曰“叔”;大者曰“伯”。即今“哥哥”、“弟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