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鸮

Ctrl+D 收藏本站

         [原文]
        鸱鸮鸱鸮,
        既取我子,
        无毁我室。
        恩斯勤斯, (鲁恩作殷。)
        鬻子之闵斯!
         (子、室,脂部。勤、闵,文部。)
        迨天之未阴,
        彻彼桑土, (韩土作杜。)
        绸缪牖户。
        今女下民,
        或敢侮予?
         (雨、土、户、予,鱼部。)
        予手拮据,
        予所捋荼,
        予所蓄租,
        予口卒瘏,
        曰予未有室家!
         (据、荼、租、瘏、家,鱼部。)
        予羽谯谯,
        予尾翛翛,
        予室翘翘,
        雨所漂摇, (三家摇作飖。
        予维音哓哓! 三家音下有之。)
         (谯、翛、翘、摇、哓,宵部。)
         [译文]
        猫头鹰,猫头鹰,你既捉去我 的孩子,不要再毁我的巢! 我爱孩 子勤修窝巢,为养育孩子把我病 倒。
        趁天未下雨的时候,我就去取 桑枝和泥土。好好修造门和窗户, 我的巢坚固了,你们这些人啊,我 就不怕你们侵侮!
        我的手爪累得僵硬了,因为筑巢衔茅草。我又把野草积蓄,我已 经唇焦舌烂,可我巢儿没修好。
        我的羽毛已经干焦,我的尾巴 已经枯凋。我的窝巢还很危险,在 风雨中飘飘摇摇,急得我喳喳乱 叫。
         [评介]
        《鸱鸮》四章,章五句。旧说认 为这首诗是周公所作。周公摄政, 其群弟造谣说周公要篡位。周公不 得不到洛阳去躲避。后来乱平,周 公写这首诗给成王,表明心志。《诗 序》:鸱鸮,周公救乱也。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名之 曰《鸱鸮》焉。”又《诗集传》也说: “成王之疑未释,则乱未弥也,故周 公作《鸱鸮》之诗从贻之,告之以王业艰难,不忍毁之意,所以为 救乱也。”最早的《尚书·金縢》篇 也这样说:“公乃为诗以贻王,名之 曰《鸱鸮》。”但近代研究者,认为 诗中无确证,其说不足信。从全诗的内容看,与周公讽成王之事并无 联系,都属附会之说。就诗论诗,应 该承认,该诗是一首民间创作的寓 言诗,诗中假托的口气,诉说其 处境的困难,并有所寄托。诗人运 用拟人化的手法,假托一只小鸟诉 说其遭受猫头鹰的欺凌迫害所带 来的种种痛苦,从而暗示了古代劳 动人民身受深重灾难而发出的嗟 叹。从而表现劳动人民对统治阶级 的愤恨
        全诗四章。一章母鸟对鸱鸮做 哀怨的控诉,不许它再毁坏自己的 巢室。钟惺云:“本是爱室,末语只 说爱子,盖动之以至情也。石人下 泪矣。”二章母鸟自言辛勤修筑巢室的情况。孙 云:“此章是诗骨。” 三章母鸟自言由于 “捋荼”、“蓄 租”,以垫巢室,结果手爪和嘴都过 于疲劳而病了。方玉润 《诗经原 始》: “如闻羁鸟悲鸣,恒有毁巢破 卵之惧。其自惊者深矣。”四章,写 自己已经筋疲力尽了,巢室虽初 成,但处境仍处于危险,故恐惧而 悲鸣。姚际恒云:“承上章予字,二 章逐句以之装首,奇文奇文!”“有 风雨飘摇句方不板。”
        《鸱鸮》这首诗是一篇初具规模寓言,它当推为先秦寓言诗的 第一篇。这首寓言诗,也称为禽言 诗。诗中的母鸟,既有禽类的特性, 又有人的思想感情。它有羽毛、有 尾巴、会鸣叫、会用树皮筑巢,这 是禽类的特性。可是它又有对小鸟 的爱恋,有疲劳的感觉,有对危险 的恐惧,有对鸱鸮愤恨的感情,这 是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诗人运用拟 人化的写作方法,把诗中的母鸟写 成既有禽性又有人性,而且通篇都 是鸟对鸟的讲话和鸟儿的自述,诗 人借此言志亦有寄托。这种寓言 体,对后世文学创作也产生很大的 影响,魏晋南北朝以后,由禽言诗 又发展为禽言赋,到唐代又有很多 著名诗人也都模拟此种手法作诗。 如杜甫《义鹘行》、韩愈《病鸱》、柳 宗元《跂鸟诗》、白居易《燕诗示刘 叟》等,由此可见这首《鸱鸮》寓 言诗对后代文学创作的影响及其 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