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

Ctrl+D 收藏本站

         〔原文〕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
        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
        示我周行。
         (鸣、苹、宾、笙,耕部。簧、将、 行,阳部。)
        呦呦鹿鸣,
        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
        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 (三家视作示。
        君子是则是效。 鲁恌作偷。
        我有旨酒, 韩作佻。)
        嘉宾式燕以敖。
         (蒿、昭、恌、效、敖,宵部。)
        呦呦鹿鸣,
        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
        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
        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
        以燕乐嘉宾之心。
         (芩、琴、湛、心,侵部。)
         〔译文〕
        野鹿呦呦地鸣叫,正在野地里吃着青苹。我招待这些美好的客 人,弹起瑟吹起笙。吹起笙,鼓动 着簧,表示对宾客欢迎;捧出筐,拿出币帛,作为送给客人的礼品。 诸位贵宾如果肯关照我,请指教我 治国的大道理
        野鹿呦呦地鸣叫,正在野地里吃着青蒿。我招待这些美好的客 人,都具备着正直高尚的德行。你 们在广大人民面前显示出正派严 肃,以正人君子为学习的模范和榜 样。我为客人们准备了美酒,请大 家尽兴地喝,尽情地乐。
        野鹿呦呦地鸣叫,正在野地里吃着芩草。我招待这些美好的客 人,弹起瑟奏起琴。弹瑟奏琴是表 示欢迎,让我们宾主一起,和谐欢 乐,尽情尽兴。我为客人们准备好 了美酒,希望客人喝好吃好,同醉 同乐,高高兴兴。
         〔评介〕
        《鹿鸣》是《诗经》中保存的最 早的一篇祝酒辞,也是一首祝酒 歌。它是周王用以宴请群臣宾客 的,通篇以周王的口吻抒写。《毛 序》说:“《鹿鸣》,宴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 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 此说是符合诗意的。《齐》、《韩》二家与此同,后世说《诗》多宗之,今 人亦无异议。只有《鲁诗》说此诗 是一首刺诗 (见王先谦《诗三家义 集疏》)。对此,今人陈子展先生说: “《诗序》说的要使群臣尽心,《毛 传》说的要使嘉宾竭力,想是作诗 的本谊。就是说,《鹿鸣》一诗当作 于盛周。大约到了衰周,守成之主, 不知创业的艰难,也不知宾礼群臣 的重要,就有大臣或乐官用这首诗 来陈古,以刺今罢,所以《鹿鸣》就 被认为是刺诗了。”(《雅颂选译》) 陈说应该是合理的。
        全诗三章,章八句。三章开头, 均以: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蒿、 芩)”起兴。实际上是兴中有比。 《毛传》说: “鹿得苹,呦呦然鸣而 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 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这里 的比兴之义,就是表示周王,也就 是主人招待群臣嘉宾是情发乎中, 也就是表示其诚恳和热情。此诗三 章,虽然也采用了 《诗经》常用的 回环复沓、重章迭唱的形式,但是整个来看,则是变化多于重复,尽 管在开头起兴与后面的某些句式 上如“我有嘉宾”“我有旨酒”(后 者只出现于两章)存在重复,但大 部分则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变化。第 一章先写音乐和币帛: 鼓瑟吹笙,赏赐丰厚,是通过音乐和物质的形 式来表现主人即周王的热情招待, 并在宴会一开始即造成了一种极 其和乐的、热烈的气氛。后写主人 对嘉宾的要求和希望,“示我周 行”,即以治国的大道来指教我。第 二章先写主人以对嘉宾的赞颂提 出道德品行方面的要求,“视民不 恌,君子是则是效”,即对下民表现 要正派严肃,要以有道德修养的君子为榜样。后提出要在宴饮过程中 “式燕以敖”,即吃饱喝足,娱乐尽 兴,不要受任何拘束。第三章先写 音乐,“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既是 对第一章“鼓瑟吹笙”的照应,而 “和乐且湛”,又是程度上的加深。 是由前面的热烈欢迎到宾主感情 的高度融和。后写 “燕乐嘉宾之 心”,是第二章后一层意思的继续, 以吃饱喝足,娱乐尽兴来收束全 篇。全诗第一章是从主人的角度出 发,重在写主人的招待热情、态度 诚恳; 第二章从宾客的角度出发, 既是赞扬他们,又提出了对他们的严格要求。第三章宾主合写,重在 表现主客情感的融为一体。章与章 之间,既用鹿鸣起兴和重复一些有 关句子形式紧密相连,取得回环往复的效果,又能各有不同侧重,有 发展,有进程,有起有收,有前呼 后应,形成一个完整而有机的结构 整体。应该看到,本诗在结构上的 构思和安排上是完美而巧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