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湛露斯①,重重露水凝成珠,
匪阳不晞②。不出太阳它不干。
厌厌夜饮③,夜间安闲好饮酒,
不醉无归。不喝醉来不归返。
湛湛露斯,重重露水凝成珠,
在彼丰草。挂在茂密草丛中。
厌厌夜饮,夜间安静好饮酒,
在宗载考④。设席宗庙礼隆重。
湛湛露斯,重重露水凝成珠,
在彼杞棘。挂在枸杞与酸枣。
显允君子⑤,显赫诚实的君子,
莫不令德。莫不人人品德好。
其桐其椅,那个油桐和梧桐,
其实离离⑥。果实累累压枝重。
岂弟君子⑦,和蔼可亲的君子,
莫不令仪。莫不遵礼又谦恭。
[注释] ①湛(zhan)湛:露水浓重的样子。②阳:借作旸,日出。③厌厌:借作
,安闲的样子。 《韩诗》作“愔愔”。 ④考:成,指成礼。⑤君子:指与宴的诸侯。⑥离离:下垂的样子,指果实多而重,枝头低垂。⑦岂弟:同“恺悌(kai ti)”,平易近人。
[赏析] 按照《诗序》,本篇当是周天子宴请诸侯的诗。《左传·文公四年》载卫国宁武子的话:“昔诸侯朝正于王(按:正月向王朝贺),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这大概是《诗序》所本,三家诗无异说。
全诗四章,各章的头两句都是起兴,旧注多以为兴中有比义,陈奂说:“阳喻天子;露喻诸侯;丰草、杞、棘、桐、梓(奂释“椅”为“梓”)喻诸侯所在之国。首章不言露之所在;二章、三章不言阳;末章并不言露,皆互文见其义。”(《诗毛氏传疏》)这样解释恐非原诗义。首章是劝饮之词。意思是说夜间安闲,无事干扰,是饮酒取乐的好时光,希望所有来宾都放怀痛饮,一醉方休。从主人殷勤劝饮显出君臣关系之融洽,君恩之宽厚。由此可见,这里只是以露水不见阳光不干,兴不醉不休而已,并无别的深义。《仪礼·燕礼》记载国宴时主持的官员传达君命有“无不醉”的话,与宴者则答以“诺,敢不醉”。君命和臣的答辞与本诗相合,可参证。次章是说宴会隆重。姚际恒说:“宗,宗庙也。古朝、聘、享皆于庙,则燕亦在庙也。”(《诗经通论》)天子设宴宗庙,是最高规格的国宴,诗人特意点明夜饮的地点,无非还是为了显示君恩,说明天子对诸侯的爱护与倚重。以上两章是颂君恩,以下两章则是颂臣德。尽管天子发话“不醉无归”,但是诸侯们还是谨守君臣之礼,在欢乐的宴会上,个个显得尊贵、忠诚、和顺、平易,有着美好的品德和仪容。王质说:“君通情,务尽醉;臣守官,务遵礼。所以虽夜饮而不失令德、令仪也。”(《诗总闻》)这是很对的。非常明显,全诗褒美之中含有劝戒之意。有人认为本篇是西周盛世的作品,从内容看有一定道理。
这首诗写法与《小雅》另一首写朝廷宴会的《宾之初筵》不同:它没有写宴会的场面和与宴者的情态,只是以赞赏的口吻,叙述了君恩臣德,君宽臣谨而已,意在美化。而《宾之初筵》则是意在讽刺,第三、第四两章细致地描写了与宴者喝醉后乱糟糟的场面和呈现出的各种丑态(参见拙作《诗经选注》),具体生动,与《湛露》简略叙事相较,显然艺术性要高得多。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宾之初筵》通篇以赋直陈其事,而《湛露》则是每章头两句用兴。但是这种“兴”与《国风》中常见的触物起情的“兴”已有差别,兴句所咏并非诗人此时此地所见物,而只是偶尔联想借此言彼罢了。这四章诗的兴句用法颇有变化:头三章虽都有“湛湛露斯”一句,但首章的第二句与第二、第三章的第二句造句形式既不同,所含的意义也不一样。首章兴义前面已说过;第二章则是以露水在丰草,兴夜宴设在宗庙;第三章则是以露水在杞棘,兴诸侯贵在有德。末章的兴句又别为一格,造句形式与前三章都不同,兴义也有别,是借桐椅果实累累,兴诸侯礼数周备。可见本诗起兴在整齐中有错综变化之美。本诗的用韵也是如此,虽都是每章一韵,但前三章韵脚都在偶句,而末章除偶句外,首句也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