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为祭文王而作。写文王在天之灵;文王能布施,能用人;又写文王能恭敬,顺天命,使商朝的子孙来臣服;更写后王当修德以配天命,当以殷为鉴,善法文王,为万国所归向。旧说为周公戒成王诗,或亦可信。通篇用蝉联格。
文王在上,(一) 文王神灵在上方,
於昭于天。啊,显明于天上。
周虽旧邦,(二) 岐周虽然是旧邦,
其命维新。它的国运新气象。
有周不显,(三) 岐周的前途多光明,
帝命不时。(四) 上帝命它常兴旺。
文王陟降,(五) 文王举止多安详,
在帝左右。在上帝的左右两旁。
亹亹文王,(六) 勤勤恳恳的文王,
令闻不已。(七) 好的声誉真久长。
陈锡哉周,(八) 施恩布利培植周邦,
侯文王孙子。(九) 那文王的孙子都沾光。
文王孙子,文王的孙子都沾光,
本支百世。(十) 本宗旁枝百代长。
凡周之士,凡是周邦的人士,
不显亦世。(十一) 也都代代有荣光。
世之不显,代代呀,有荣光,
厥犹翼翼。(十二) 小心翼翼在商量。
思皇多士,(十三) 美啊,这么多人才,
生此王国。在这王国里生长。
王国克生,(十四) 王国把他们来培养,
维周之桢。(十五) 做那周家的栋梁。
济济多士,(十六) 一簇簇的人士们,
文王以宁。文王用他们来安邦。
穆穆文王,(十七) 恭敬小心的文王,
於缉熙敬止。(十八) 啊,持续光明、行为端庄。
假哉天命。(十九) 伟大呀,上帝的命令。
有商孙子。(二十) 臣服那商朝的孙子。
商之孙子,商朝的那些孙子,
其丽不亿。(二十一) 他们人数万呀亿。
上帝既命,上帝下了那命令,
侯于周服。(二十二) 要对周朝来臣服。
侯服于周,对周朝呀来称臣,
天命靡常。(二十三) 天命变化本无常。
殷士肤敏,(二十四) 殷朝的人士多勉强,
裸将于京。(二十五) 献酒在周京的庙堂。
厥作裸将,他们献酒的时光,
常服黼冔。(二十六) 戴着殷冠、穿着黼裳。
王之荩臣,(二十七) 殷王遗下的群臣啊,
无念尔祖。(二十八) 莫把你祖先记心上。
无念尔祖,莫把你祖先记心上,
聿修厥德。(二十九) 把品德呀来修养。
永言配命,(三十) 永远配合着天命,
自求多福。自然求得福百样。
殷之未丧师,(三十一) 殷朝呀,他没把大众丧,
克配上帝。能配合老天的意向。
宜鉴于殷,该看着殷朝做榜样,
骏命不易。(三十二) 保持大命不比寻常。
命之不易,大命呀不比寻常,
无遏尔躬。(三十三) 你不要自己取灭亡。
宣昭义问,(三十四) 宣扬美好的声望,
有虞殷自天。(三十五) 依靠天呀再仔细来度量。
上天之载,(三十六) 上天把万物来生长,
无声无臭。没音响、没臭香。
仪刑文王,(三十七) 好好效法周文王,
万邦作孚。(三十八) 万邦信服天下降。
注 释
(一)朱熹:“言文王既没,而其神在上,昭明于天。”
毛亨:“於,叹辞。”
阮元《揅经室集·〈
大雅·文王〉诗解》:“文王在上,乃宗祀
明堂。指文王在天上,故曰於昭于天。”
(二)陈奂:“周自
大王迁岐,故称旧邦。维,犹乃也。维新,乃新也。”
朱熹:“命,天命也。……是以周邦虽自后稷始封,千有
余年,而其受天命,则自今始也。”
(三)陈奂:“有周之有,为语词。不显之不,为语助。无实义。”
毛亨:“显,光也。”
(四)毛亨:“不时,时也。”
林义光:“时,持久也。……言有周之光明,帝命之持久。……时、持、
古并同音。”
(五)朱熹:“盖以文王之神在天,一升一降,无时不在上帝之左右,是以子孙蒙其福泽,而君有天下也。”
(六)毛亨:“亹亹,勉也。”
朱熹:“强勉之貌。”
(七)陈奂:“已,止也。令闻不已,言善声之悠久也。”
朱熹:“令闻,善誉。”
(八)戴震:“《传》:‘哉,载。’……盖陈,布也。古字载与栽通。栽,犹殖也。言文王能布大利于天下以丰殖周。”
(九)毛亨:“侯,维也。”
(十)毛亨:“本,本宗也。支,支子也。”
(十一)吴闿生:“汪
中云:武荣碑,亦世载德。亦世即奕世。”
朱熹:“使凡周之士,亦世世修德,与周匹休焉。”
(十二)郑玄:“犹,谋。”
毛亨:“翼翼,恭敬。”
朱熹:“而其谋犹皆能勉敬如此也。”
(十三)朱熹:“思,语辞。皇,美。……美哉此众多之贤士。而生于此文王之国也。”
(十四)严粲:“文王
教化作成之也。”
(十五)毛亨:“桢,干也。”
胡承珙:“案舍人注《
尔雅》云:桢,正也。筑墙所立两木也。干,当墙之两边障土者也。是桢与干为两物。《尔雅》、毛《传》盖以皆筑墙之木,故浑言之曰:桢,干也。木所立长曰干,因而人之立事亦曰干。”
(十六)严粲:“《诗记》曰:颜氏《
汉书》云:‘济济,盛貌。’”
朱熹:“文王之国能生此众多之士,则足以为国之干,而文王亦赖以为安矣。”
(十七)严粲:“《释训》云:‘穆穆,敬也。’郭璞注曰:容仪谨敬。”
(十八)戴震:“按缉熙者,言续其光明不已也。敬止者,言敬慎其止居不慢也。”
(十九)朱熹:“假,大。”
(二十)郑玄:“使臣有殷之孙子。”
(二十一)
马瑞辰:“按丽者,
之渻借。《
方言》、《说文》并曰:‘
,数也。’不为语辞。不亿,即亿。犹云:子孙千亿耳。”
(二十二)马瑞辰:“服,训为臣服之服。可言维于周服,亦可言维服于周。”
(二十三)陈奂:“靡,无也。靡常,无常也。商孙子服于周,则见天命之无常。”
(二十四)于省吾:“肤敏,乃黾勉的转语。肤与黾、敏与勉,并系
双声。……此诗是说殷士助祭于周,但
兴亡之感,不能无动于衷,只有俯首就范,黾勉从事而已。”
严粲:“殷士,总言商之孙子及其旧臣。”
(二十五)严粲:“裸谓以鬯酒献尸,尸受酒而灌于地以降神也。行裸之礼,谓之裸将。”
毛亨:“将,行也。”
朱熹:“京,周之
京师也。”
(二十六)朱熹:“黼,黼裳也。冔,殷冠也。”
严粲:“服殷之常服,黼裳而冔冠也。黼裳,商周所同,冔冠,则商之制也。”
王先谦:“蔡邕《独断》云:冕冠,殷曰冔。以三十升漆布,广八寸,长尺二寸,加爵冕其上,黑而微白,前大后小,有收以持笄。”
(二十七)何楷:“按《方言》:孑、荩,皆余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炊薪不尽曰荩。……王之荩臣,以目商孙子及殷士。”
俞樾:“王之荩臣,盖即指殷士也。……王,谓殷王也。《方言》:‘荩,余也。’王之荩臣,犹言王之余臣。以其从殷而来,故谓之王之余臣。……其人皆商之孙子,故以无念尔祖勖之。”
(二十八)于省吾:“无字的用法,在此是否定词,与勿字同义,决非发语词。此诗系殷士助祭于周京。……故周人劝其弃旧图新,以不要
怀念你们商人的先祖为言。”
(二十九)朱熹:“聿,发语辞。……在于自修其德。”
(三十)毛亨:“永,长。”
严粲:“苏氏《终
风》解曰:‘言,辞也。’……《诗记》曰:王者代
天理物,操典礼命讨之柄,以临天下,故曰配命,又曰配上帝。”
(三十一)郑玄:“师,众也。”
朱熹:“又言殷未失天下之时,其德足以配乎上帝矣。”
(三十二)戴震:“按篇中命字凡八见,皆谓受天命为天下君,能修德能常合于天心。天命在是,即天心在是。配命配上帝,皆德合天心之谓。”
毛亨:“骏,大也。”
方玉润:“不易,言难保也。”
朱熹:“宜以为鉴而
自省焉,则知天命之难保矣。”
(三十三)朱熹:“遏,绝。”
戴震:“言天心之难合也。不修德,则躬自绝于天矣。”
(三十四)马瑞辰:“按宣昭,犹言明昭。义问,犹言会问、嘉问。字通作闻。《说文》:‘闻,知声也。’引申之义为声闻。”
(三十五)郑玄:“有,又也。”
毛亨:“虞,度也。”
于省吾《诗义解结》:“殷者,依之借字。依与衣,古通用。《皇矣》篇的依其在京,王引之谓依之言殷也。详《经义述闻》。有虞殷自天,应读作又虞依自天。天乃天命的省语。承上命之不易,无遏尔躬为言。……这是说:天命之不易,
无害尔身,应宣昭义问(训令闻)而揆之以依于天。”
(三十六)毛亨:“载,事。”
陈奂:“奂谓毛训载为事,实包括生物之义。”
(三十七)朱熹:“仪,象。”
毛亨:“刑,法。”
郑玄:“仪法文王之事,则天下咸信而顺之。”
(三十八)毛亨:“孚,信也。”
吴闿生:“善法父王,乃为万邦所信也。”
注 音
於wu乌 陟zhi至 亹wei尾 裸guan贯 黼fu甫 冔xu许 荩jin尽 骏jun俊 遏e咢 孚fu扶